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dāng)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環(huán)境工程論文 >

九龍江流域及河口有機δ 13 C和C/N特征及其對POM物源與運移過程的指示意義

發(fā)布時間:2025-01-14 02:53
  河口作為陸地生物圈和和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交匯處,是陸源有機碳向海洋輸出的主要通道。由于其水動力條件復(fù)雜、鹽度梯度大、生物地球化學(xué)過程復(fù)雜而劇烈,河口有機碳的來源、轉(zhuǎn)換、埋藏和運移過程極為復(fù)雜,但又是研究全球碳循環(huán)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因此,河口有機碳的行為一直是海洋碳循環(huán)研究的熱點和難點之一。本論文以福建省東南部的九龍江為研究對象,利用δ13C和C/N為示蹤劑,在2015年至2017年對九龍江流域內(nèi)植被、土壤、POM以及河口 POM、沉積物進行了多次觀測采樣,并在ETM內(nèi)進行潮周期定點觀測采樣,利用端元混合模型,從水平運輸、沉降、沉積及再懸浮過程對九龍江河口顆粒有機質(zhì)的分布、來源、運移和沉積過程進行長周期、多航次、高分辨率的系統(tǒng)研究,并著重對九龍江口最大渾濁帶內(nèi)顆粒有機質(zhì)運移規(guī)律的進行分析,從而全面認(rèn)識九龍江河口顆粒有機質(zhì)分布、來源和運移過程。通過對九龍江陸源植物、土壤、河流POM、河口 POM以及河口沉積物的分析發(fā)現(xiàn):九龍江口不同來源有機質(zhì)的δ13C和C/N有明顯的區(qū)別,故δ13C和C/N能夠有效地示蹤九龍江流域及河口 POM的來...

【文章頁數(shù)】:93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縮略語表
第一章 緒論
    1.1 河口POM的研究意義
    1.2 河口POM示蹤研究的挑戰(zhàn)及其主要方法
        1.2.1 河口POM的組成與來源
        1.2.2 影響河口POM組成和來源的因素
        1.2.3 常見的河口POM示蹤方法
    1.3 有機δ13C及C/N在河口POM示蹤研究中的運用
        1.3.1 不同類型有機質(zhì)δ13C及C/N特征
        1.3.2 有機δ13C和C/N示蹤河口POM的研究現(xiàn)狀
    1.4 選題依據(jù)及研究目標(biāo)
第二章 研究區(qū)概況與研究方法
    2.1 九龍江流域與河口概況
    2.2 研究原理與方法
        2.2.1 河口POM來源分析的端元模型
        2.2.2 河口ETM的POM輸運模型
    2.3 現(xiàn)場觀測與樣品采集
        2.3.1 陸源和河源樣品采集
        2.3.2 河口走航觀測及樣品采集
        2.3.3 河口ETM定點觀測及樣品采集
    2.4 實驗室分析
        2.4.1 有機碳同位素分析
        2.4.2 TSM、POC濃度以及沉降通量計算
        2.4.3 粒度分析
    2.5 數(shù)據(jù)分析及圖表繪制
第三章 九龍江流域及河口有機質(zhì)的δ13C和C/N特征
    3.1 九龍江流域有機質(zhì)的δ13C和C/N特征
        3.1.1 植物與土壤有機質(zhì)的δ13C和C/N特征
        3.1.2 河流POC濃度及其δ13C與C/N特征
    3.2 九龍江口POC濃度及其δ13C與C/N的時空分布
        3.2.1 河口走航信息
        3.2.2 河口TSM和POC濃度的特征
        3.2.3 河口POM的δ13C與C/N特征
    3.3 九龍江口表層沉積物的粒度與和有機δ13C與C/N特征
    3.4 九龍江口ETM內(nèi)POC濃度及其δ13C與C/N特征
        3.4.1 河口水文參數(shù)特征
        3.4.2 ETM內(nèi)TSM與POC濃度隨潮汐的變化特征
        3.4.3 ETM內(nèi)POM的δ13C、C/N隨潮汐的變化特征
        3.4.4 ETM中心區(qū)沉降顆粒物特征
        3.4.5 ETM內(nèi)特征潮時懸浮顆粒與沉降顆粒的粒徑組成
        3.4.6 ETM內(nèi)特征潮時不同粒級POM的δ13C與C/N特征
第四章 有機δ13C與C/N對九龍江口顆粒有機碳的物源和運移過程的指示作用
    4.1 北溪和西溪POM的物源組成
    4.2 九龍江口POM的物源組成
    4.3 九龍江口沉積物中有機質(zhì)的來源及其沉積過程
    4.4 九龍江ETM內(nèi)POM的運移過程
        4.4.1 ETM內(nèi)POM的輸運模型
        4.4.2 九龍江ETM的形成機制
        4.4.3 九龍江ETM的過濾效應(yīng)
    4.5 九龍江口POM的特征與我國大型河口的比較
第五章 結(jié)論
    5.1 主要結(jié)論
    5.2 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402629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402629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f3a8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