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孢原毛平革菌促進硫化鎘量子點的生物合成及其機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1-29 20:30
量子點,即一種特殊的準零維的納米晶粒,外觀上看是一個極小的點狀物,常見的量子點有CdS、CdSe、CdTe等,納米金和納米銀等也屬于量子點的范疇,尺寸一般在1-10nm之間。由于量子限域效應,量子點具有非常獨特的光學和電學性質(zhì)。近些年,量子點越來越受到關(guān)注,關(guān)于量子點研究和報道也越來越多。目前量子點的合成方法,主要為物理法和化學法,而對于量子點的生物合成研究得較少。本文探索了一種量子點生物合成的新方法,并對其合成機理進行了研究分析。 本論文開展的工作和得出的結(jié)論如下: 1.研究了黃孢原毛平革菌對鎘的吸附,探索了不同鎘源、硫源和穩(wěn)定劑下的合成效果,最終確定了以四水硝酸鎘為鎘源、硫代乙酰胺為硫源、巰基乙酸為穩(wěn)定劑,并確定了三者的最佳添加量,分別為137.5mg、6.68mg和1mL。 2.對合成的量子點的結(jié)構(gòu)和性質(zhì)做了如下表征:通過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和熒光光譜儀的分析,研究了硫化鎘量子點的生長情況和具有的光學性質(zhì),結(jié)果表明,量子點的粒徑,隨著pH的增長而變大;在特定波長的光的激發(fā)下,量子點具有藍色熒光。采用粉末衍射分析儀、掃描電鏡和高分辨率透射電鏡對量子點的粒徑和微觀結(jié)構(gòu)進行了分析,結(jié)果表...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本文編號:3888790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圖2.1黃抱原毛平革菌的外觀形貌
圖2.2黃抱原毛平革菌菌絲球掃描電鏡圖
圖2.3硫化錫量子點生成前后對比圖
圖3.1不同pH條件下硫化錫量子點的紫外可見光譜圖
本文編號:38887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88879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