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離催化接枝淀粉絮凝劑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3-04 19:00
通過研究淀粉接枝共聚物作為牛仔廢水的水處理劑,降低牛仔生產廠家的運營成本,減少或杜絕廢水排放污染環(huán)境。傳統(tǒng)淀粉接枝共聚物所使用的方法為濕法制備,用化學藥劑催化反應,這種方法不適用工業(yè)化生產,沒有實用價值。尋找一種能夠大批量生產的制備工藝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通過研究輻照后淀粉性質與結構的變化,判斷輻照劑量的大小對接枝共聚反應的影響;通過計算接枝率等參數(shù),優(yōu)化淀粉接枝共聚物生產的工藝;通過絮凝實驗,評價淀粉接枝共聚物實際效果。本文使用預輻照法,首先用電離輻射對淀粉進行預處理,使得淀粉內產生一定量的自由基,然后將丙烯酰胺和淀粉均勻混合,通過微波加熱提供初始能量,使接枝共聚反應持續(xù)進行,最后得到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通過分離提純,將反應后的產物進行分離,去除未反應的淀粉和丙烯酰胺,并除掉均聚物,得到的純接枝共聚物進行紅外光譜測試,根據(jù)分離提純的結果,結合公式計算接枝共聚物的各項參數(shù)。這種制備方法簡單快速,能夠適用于產業(yè)化大批量生產,具有實用價值。實驗結果表明,輻照后淀粉的分子量隨著輻照劑量逐漸減小,自由基含量逐漸增加,支鏈含量先減少后增加,直鏈含量先增加后減少。根據(jù)紅外光譜結果,證明了丙烯...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的背景及絮凝劑簡介
1.2 天然高分子絮凝劑發(fā)展概況
1.3 淀粉及改性淀粉的研究現(xiàn)狀
1.3.1 淀粉的基本結構與性質
1.3.2 改性淀粉概況
1.3.3 淀粉的接枝共聚改性概況
1.4 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1.4.1 自由基引發(fā)法
1.4.2 其它方法
1.5 玉米淀粉與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及其應用
1.6 研究的意義及內容
1.7 采取的技術路線
2 輻照玉米淀粉的制備與分析
2.1 輻照機理
2.2 實驗藥品
2.3 實驗儀器
2.4 淀粉的輻照處理
2.5 輻照玉米淀粉的分析測試
2.5.1 GPC測試
2.5.2 ESR測試
2.5.3 UV測試
2.6 本章小結
3 輻照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的研究
3.1 接枝反應的機理
3.2 實驗藥品
3.3 實驗儀器
3.4 接枝共聚物的制備過程
3.5 粗產品的分離提純
3.5.1 接枝聚合生成的粗產物的分離提純
3.5.2 均聚物的分離
3.5.3 未接枝淀粉的分離
3.6 產物的參數(shù)測定
3.6.1 產物單體轉化率
3.6.2 產物的接枝效率
3.6.3 產物的接枝率
3.6.4 產物的溶解度
3.7 影響接枝反應及產物的因素
3.7.1 玉米淀粉的輻照劑量的影響
3.7.2 淀粉與丙烯酰胺的質量比的影響
3.7.3 微波功率的影響
3.7.4 微波時間(次數(shù))的影響
3.8 淀粉共聚物的接枝證明
3.8.1 紅外光譜簡介
3.8.2 實驗步驟
3.8.3 結果分析
3.9 本章小結
4 接枝共聚物的絮凝性能研究
4.1 絮凝劑的絮凝機理
4.2 實驗藥品
4.3 實驗儀器
4.4 實驗方法
4.5 實驗步驟
4.6 結果與討論
5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本文編號:3754823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的背景及絮凝劑簡介
1.2 天然高分子絮凝劑發(fā)展概況
1.3 淀粉及改性淀粉的研究現(xiàn)狀
1.3.1 淀粉的基本結構與性質
1.3.2 改性淀粉概況
1.3.3 淀粉的接枝共聚改性概況
1.4 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1.4.1 自由基引發(fā)法
1.4.2 其它方法
1.5 玉米淀粉與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及其應用
1.6 研究的意義及內容
1.7 采取的技術路線
2 輻照玉米淀粉的制備與分析
2.1 輻照機理
2.2 實驗藥品
2.3 實驗儀器
2.4 淀粉的輻照處理
2.5 輻照玉米淀粉的分析測試
2.5.1 GPC測試
2.5.2 ESR測試
2.5.3 UV測試
2.6 本章小結
3 輻照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的研究
3.1 接枝反應的機理
3.2 實驗藥品
3.3 實驗儀器
3.4 接枝共聚物的制備過程
3.5 粗產品的分離提純
3.5.1 接枝聚合生成的粗產物的分離提純
3.5.2 均聚物的分離
3.5.3 未接枝淀粉的分離
3.6 產物的參數(shù)測定
3.6.1 產物單體轉化率
3.6.2 產物的接枝效率
3.6.3 產物的接枝率
3.6.4 產物的溶解度
3.7 影響接枝反應及產物的因素
3.7.1 玉米淀粉的輻照劑量的影響
3.7.2 淀粉與丙烯酰胺的質量比的影響
3.7.3 微波功率的影響
3.7.4 微波時間(次數(shù))的影響
3.8 淀粉共聚物的接枝證明
3.8.1 紅外光譜簡介
3.8.2 實驗步驟
3.8.3 結果分析
3.9 本章小結
4 接枝共聚物的絮凝性能研究
4.1 絮凝劑的絮凝機理
4.2 實驗藥品
4.3 實驗儀器
4.4 實驗方法
4.5 實驗步驟
4.6 結果與討論
5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本文編號:37548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75482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