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氧化亞鐵硫桿菌菌株的誘變與培育
發(fā)布時間:2022-01-01 01:45
對生物煙氣脫硫技術中的脫硫微生物氧化亞鐵硫桿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簡稱T.f菌)進行培育,為解決其耐溫性低,脫硫效率低等問題,采用低溫等離子的誘變手段對其進行改良,主要研究內容及結論如下:(1)從某煤礦酸性水樣中分離出四株T.f菌,選取生長周期最短的M1作為后續(xù)研究對象,通過測定其Fe2+氧化率確定菌株最適pH為2,溫度為30℃,接種量為10%,且Fe2+氧化率在一定程度反應菌體的生物活性與生長量。(2)低溫等離子體誘變M1結果顯示:致死率隨誘變時間增長、誘變功率增大而升高,突變率與功率和時間的變化并不具有明顯的線性關系,M1最佳誘變時間為60s,誘變功率為50W。在最佳條件下誘變M1,通過測定Fe2+平均氧化率篩選出高性能正突變菌Y-2,Y-2菌株在細菌生長周期內Fe2+平均氧化率為74%,繼代培養(yǎng)6代后Fe2+平均氧化率僅下降10%,遺傳性能較其他組更為穩(wěn)定。(3)在35℃、38℃、42℃條件下對Y-2進行高溫培養(yǎng),實驗結果顯示誘變菌與對照...
【文章來源】:西安工程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1分離菌株的系統(tǒng)進化樹
圖 2-1 分離菌株的系統(tǒng)進化樹2.3.2 細菌細胞形態(tài)觀察(1)隨培養(yǎng)時間的增長 M1 菌體在適應生存環(huán)境之后,9K 液體培養(yǎng)基的顏色發(fā)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如圖 2-2 所示,①號瓶是未接種細菌時培養(yǎng)基溶液的顏色,略微有淡綠色。②號瓶為剛接種細菌培養(yǎng)基溶液的顏色,菌液呈乳白色。細菌在適應新環(huán)境后,培養(yǎng)基顏色迅速由乳白色變成黃褐色(見③號瓶)。在培養(yǎng)后期變?yōu)榧t棕色(見④號瓶),這是細菌大量繁殖,F(xiàn)e2+逐漸被細菌分解氧化為Fe3+的結果。
西安工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在 9K ISP 固體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 30 天左右如圖 2-3(左)所示,該菌落呈圓形,略濕潤,中心突出,邊緣整齊,有淡淡的黃色。用生理鹽水稀釋氧化亞鐵硫桿菌數(shù)倍,將稀釋后的菌液涂布在載玻片上,靜置兩分鐘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細胞形態(tài),如圖 2-3(右)所示,氧化亞鐵硫桿菌單個或多個聚集的狀態(tài),細菌個體很小,不透明,呈紅色,為革蘭氏陰性菌,短桿狀。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普魯蘭酶產生菌的誘變選育及其發(fā)酵工藝的優(yōu)化[J]. 盧佳琦,李市場,劉永康,馮騰柱,王大紅. 核農學報. 2019(04)
[2]維生素B12生產菌的化學誘變和抗生素抗性篩選[J]. 韓龍,阮國祥,馬杰希,劉偉. 精細與專用化學品. 2019(01)
[3]常壓室溫等離子體誘變選育他克莫司高產菌株及發(fā)酵條件優(yōu)化[J]. 王會會,秦麗娜,劉雨,趙建輝,張雪霞. 中國抗生素雜志. 2018(12)
[4]60Co-γ射線誘變大豆“桂夏7號”突變體篩選[J]. 孫孟園,白云,李振宇,黎艷,蔣亨珂,孫歆,余靚,劉春燕,杜俊波,楊文鈺. 四川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8(06)
[5]紫外-化學誘變篩選高產莫納可林K或色素的紅曲菌株[J]. 吳雙雙,劉文龍,鄧雪菲,石鶴,馮艷麗. 中國釀造. 2018(11)
[6]高效溶磷木霉菌株復合誘變選育及促生作用[J]. 薛應鈺,葉巍,楊樹,謝玉琴,徐秉良. 核農學報. 2018(12)
[7]一種焦爐煙道氣脫硫脫硝技術的研究與應用[J]. 陳成龍,宋雪梅. 資源節(jié)約與環(huán)保. 2018(09)
[8]甜椒新品種“宇椒6號”的選育[J]. 謝立波,王雪,陳立新,劉錄祥,胡少新,郭亞華. 北方園藝. 2018(17)
[9]重離子束輻照誘變及高通量篩選金霉素高產菌株[J]. 韓鵬軍,李冰,李書至,劉娟. 中國抗生素雜志. 2018(08)
[10]北京市霧霾污染健康損失評估:歷史變化與現(xiàn)狀[J]. 陳素梅. 城市與環(huán)境研究. 2018(02)
博士論文
[1]海水法燃煤煙氣脫硫中S(IV)的氧化規(guī)律與吸收—催化氧化一體化技術研究[D]. 蘭天.浙江大學 2013
[2]雙堿法煙氣脫硫工藝的可靠性研究及工業(yè)應用[D]. 莫建松.浙江大學 2006
[3]生物滴濾法脫除煙氣中SO2的研究[D]. 王英剛.東北大學 2006
[4]半干法煙氣脫硫的實驗及機理研究[D]. 滕斌.浙江大學 2004
碩士論文
[1]氧化亞鐵硫桿菌脫除二氧化硫的應用研究[D]. 張赫.蘭州大學 2012
[2]高效脫硫菌的分離、鑒定及其特性研究[D]. 高超.安徽大學 2010
[3]生物脫硫中氧化亞鐵硫桿菌的固定化及培養(yǎng)基優(yōu)化研究[D]. 徐紹霞.四川大學 2007
[4]生物催化氧化煙氣二氧化硫的研究[D]. 童小雙.四川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561408
【文章來源】:西安工程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1分離菌株的系統(tǒng)進化樹
圖 2-1 分離菌株的系統(tǒng)進化樹2.3.2 細菌細胞形態(tài)觀察(1)隨培養(yǎng)時間的增長 M1 菌體在適應生存環(huán)境之后,9K 液體培養(yǎng)基的顏色發(fā)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如圖 2-2 所示,①號瓶是未接種細菌時培養(yǎng)基溶液的顏色,略微有淡綠色。②號瓶為剛接種細菌培養(yǎng)基溶液的顏色,菌液呈乳白色。細菌在適應新環(huán)境后,培養(yǎng)基顏色迅速由乳白色變成黃褐色(見③號瓶)。在培養(yǎng)后期變?yōu)榧t棕色(見④號瓶),這是細菌大量繁殖,F(xiàn)e2+逐漸被細菌分解氧化為Fe3+的結果。
西安工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在 9K ISP 固體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 30 天左右如圖 2-3(左)所示,該菌落呈圓形,略濕潤,中心突出,邊緣整齊,有淡淡的黃色。用生理鹽水稀釋氧化亞鐵硫桿菌數(shù)倍,將稀釋后的菌液涂布在載玻片上,靜置兩分鐘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細胞形態(tài),如圖 2-3(右)所示,氧化亞鐵硫桿菌單個或多個聚集的狀態(tài),細菌個體很小,不透明,呈紅色,為革蘭氏陰性菌,短桿狀。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普魯蘭酶產生菌的誘變選育及其發(fā)酵工藝的優(yōu)化[J]. 盧佳琦,李市場,劉永康,馮騰柱,王大紅. 核農學報. 2019(04)
[2]維生素B12生產菌的化學誘變和抗生素抗性篩選[J]. 韓龍,阮國祥,馬杰希,劉偉. 精細與專用化學品. 2019(01)
[3]常壓室溫等離子體誘變選育他克莫司高產菌株及發(fā)酵條件優(yōu)化[J]. 王會會,秦麗娜,劉雨,趙建輝,張雪霞. 中國抗生素雜志. 2018(12)
[4]60Co-γ射線誘變大豆“桂夏7號”突變體篩選[J]. 孫孟園,白云,李振宇,黎艷,蔣亨珂,孫歆,余靚,劉春燕,杜俊波,楊文鈺. 四川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8(06)
[5]紫外-化學誘變篩選高產莫納可林K或色素的紅曲菌株[J]. 吳雙雙,劉文龍,鄧雪菲,石鶴,馮艷麗. 中國釀造. 2018(11)
[6]高效溶磷木霉菌株復合誘變選育及促生作用[J]. 薛應鈺,葉巍,楊樹,謝玉琴,徐秉良. 核農學報. 2018(12)
[7]一種焦爐煙道氣脫硫脫硝技術的研究與應用[J]. 陳成龍,宋雪梅. 資源節(jié)約與環(huán)保. 2018(09)
[8]甜椒新品種“宇椒6號”的選育[J]. 謝立波,王雪,陳立新,劉錄祥,胡少新,郭亞華. 北方園藝. 2018(17)
[9]重離子束輻照誘變及高通量篩選金霉素高產菌株[J]. 韓鵬軍,李冰,李書至,劉娟. 中國抗生素雜志. 2018(08)
[10]北京市霧霾污染健康損失評估:歷史變化與現(xiàn)狀[J]. 陳素梅. 城市與環(huán)境研究. 2018(02)
博士論文
[1]海水法燃煤煙氣脫硫中S(IV)的氧化規(guī)律與吸收—催化氧化一體化技術研究[D]. 蘭天.浙江大學 2013
[2]雙堿法煙氣脫硫工藝的可靠性研究及工業(yè)應用[D]. 莫建松.浙江大學 2006
[3]生物滴濾法脫除煙氣中SO2的研究[D]. 王英剛.東北大學 2006
[4]半干法煙氣脫硫的實驗及機理研究[D]. 滕斌.浙江大學 2004
碩士論文
[1]氧化亞鐵硫桿菌脫除二氧化硫的應用研究[D]. 張赫.蘭州大學 2012
[2]高效脫硫菌的分離、鑒定及其特性研究[D]. 高超.安徽大學 2010
[3]生物脫硫中氧化亞鐵硫桿菌的固定化及培養(yǎng)基優(yōu)化研究[D]. 徐紹霞.四川大學 2007
[4]生物催化氧化煙氣二氧化硫的研究[D]. 童小雙.四川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5614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56140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