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磷酸酯阻燃劑在岷江流域水體多介質(zhì)間的分配
發(fā)布時間:2021-07-20 14:52
本文建立了表層水、懸浮顆粒物和沉積物中痕量有機磷酸酯阻燃劑(OPEs)的實驗室分析方法,對磷酸三丁酯(TnBP)、磷酸三氯乙酯(TCEP)、磷酸三氯丙酯(TCPP)、磷酸三(2,3-二氯丙基)酯(TDCPP)、磷酸三苯酯(TPhP)、磷酸三丁氧乙酯(TBEP)和磷酸三異辛酯(TEHP)這7種OPEs進行定量檢測分析。采集并分析了岷江流域、成都市府南河以及成都市景觀水體的表層水、懸浮顆粒物和沉積物樣品中OPEs的濃度水平、分布特征及其分配,為水體環(huán)境中OPEs的污染狀況和來源分析提供基礎(chǔ)數(shù)據(jù)。(1)建立了GC/MS定量分析水體中表層水、懸浮顆粒物和沉積物中痕量OPEs的實驗室分析方法,并進行優(yōu)化,質(zhì)控良好。表層水樣品中OPEs的預處理方法為:抽濾,固相萃取C18小柱分離,濃縮;懸浮顆粒物樣品中OPEs的預處理方法為:冷凍干燥后,加入乙酸乙酯:丙酮(3:2)浸泡超聲萃取,初次濃縮后層析柱凈化分離,再濃縮;沉積物樣品中OPEs的預處理方法為:冷凍干燥后過篩,加入乙酸乙酯:丙酮(3:2)浸泡超聲萃取,初次濃縮后層析柱凈化分離,再濃縮。各定量分析方法的校準曲線擬合度(r)均...
【文章來源】: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四川省
【文章頁數(shù)】: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OPEs分子結(jié)構(gòu)
圖 2-1 OPEs 總離子流出譜圖2.4 QA/QC以濃度為 0.05 mg/L、0.10 mg/L、0.50 mg/L、1.00 mg/L、2.00 mg/L 的混液作為濃度梯度,并在 GC-MS 中進行檢測,以混標溶液濃度為橫坐標,對應(yīng)積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其線性相關(guān)系數(shù)(r)均為 0.99 以上,儀器檢出3 倍信噪比(S/N)計算得出各 OPEs 的范圍為 0.07 ng-0.41 ng,儀器的精密5.80%~7.28%,空白實驗中均檢測出 TnBP 和 TBEP,但其豐度均小于樣品的 可忽略實驗過程中帶入的污染。本實驗中水樣預處理采用 C18小柱作為 SPE 小柱,以乙酸乙酯:丙酮(4作為洗脫劑,TnBP、TCEP、TCPP、TDCPP、TPhP、TBEP 和 TEHP 加標回分別為 94.07±14.81%、96.95±12.34%、86.37±4.99%、104.57±13.58%、98.07±5.9101.21±10.39%和 88.93±6.96%。懸浮顆粒物預處理采用超聲輔助萃取-層柱析凈以乙酸乙酯:丙酮(3:2)為洗脫劑,TnBP、TCEP、TCPP、TDCPP、TPhP、T和 TEHP 加 標 回 收 率 分 別 為 90.50±23.95% 、 83.58±8.75% 、 78.16±6.08%
017年11月岷江采樣布點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成都市典型有機磷酸酯阻燃劑的多介質(zhì)歸趨模擬[J]. 印紅玲,李磊,李世平,鄧旭,劉琴.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7(09)
[2]有機磷阻燃劑生產(chǎn)使用及我國相關(guān)環(huán)境污染研究現(xiàn)況[J]. 季麟,高宇,田英. 環(huán)境與職業(yè)醫(yī)學. 2017(03)
[3]鹵系阻燃劑在東江工業(yè)水體中的質(zhì)量濃度及其分配特征[J]. 何明靖,李琦,趙佳淵,王登祥. 環(huán)境科學. 2016(07)
[4]珠江主干和東江河流表層沉積物中有機磷酸酯阻燃劑/增塑劑分布[J]. 劉靜,何麗雄,曾祥英,于志強,冉勇,盛國英,傅家謨. 生態(tài)毒理學報. 2016(02)
[5]成都市大氣PM2.5中有機磷阻燃劑的污染水平及來源[J]. 印紅玲,李世平,葉芝祥,楊迎春,梁金鳳,游俊杰. 環(huán)境科學. 2015(10)
[6]成都市土壤中有機磷阻燃劑的污染特征及來源分析[J]. 印紅玲,李世平,葉芝祥,梁金鳳,游俊杰.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6(02)
[7]有機磷酸酯阻燃劑的環(huán)境暴露與遷移轉(zhuǎn)化研究進展[J]. 高小中,許宜平,王子健. 生態(tài)毒理學報. 2015(02)
[8]有機磷酸酯阻燃劑分析方法及其污染現(xiàn)狀研究進展[J]. 高立紅,厲文輝,史亞利,劉杰民,蔡亞岐. 環(huán)境化學. 2014(10)
[9]東江表層沉積物中的有機磷系阻燃劑[J]. 阮偉,譚曉欣,羅孝俊,麥碧嫻. 中國環(huán)境科學. 2014(09)
[10]固相萃取-氣相色譜/質(zhì)譜法測定水中6種有機磷酸酯類阻燃劑和增塑劑[J]. 秦宏兵,范苓,顧海東. 分析科學學報. 2014(02)
碩士論文
[1]污水處理廠中磷系阻燃劑濃度分布及歸趨研究[D]. 齊跡.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5
[2]上海市沉積物中多溴二苯醚和有機磷酸酯的污染特征研究[D]. 陳蕾.上海大學 2015
[3]環(huán)渤海主要入海河流有機磷酸酯阻燃劑的初步研究[D]. 王潤梅.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2015
[4]有機磷酸酯阻燃劑在飲用水及大氣中的分布特征及健康風險評價[D]. 李俊.南京大學 2014
[5]典型有機磷酸酯阻燃劑在太湖水體和底泥中存在水平和分布特征[D]. 嚴小菊.南京大學 2013
[6]有機磷酸酯阻燃劑的分離分析技術(shù)及其應(yīng)用研究[D]. 溫家欣.中山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293034
【文章來源】: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四川省
【文章頁數(shù)】: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OPEs分子結(jié)構(gòu)
圖 2-1 OPEs 總離子流出譜圖2.4 QA/QC以濃度為 0.05 mg/L、0.10 mg/L、0.50 mg/L、1.00 mg/L、2.00 mg/L 的混液作為濃度梯度,并在 GC-MS 中進行檢測,以混標溶液濃度為橫坐標,對應(yīng)積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其線性相關(guān)系數(shù)(r)均為 0.99 以上,儀器檢出3 倍信噪比(S/N)計算得出各 OPEs 的范圍為 0.07 ng-0.41 ng,儀器的精密5.80%~7.28%,空白實驗中均檢測出 TnBP 和 TBEP,但其豐度均小于樣品的 可忽略實驗過程中帶入的污染。本實驗中水樣預處理采用 C18小柱作為 SPE 小柱,以乙酸乙酯:丙酮(4作為洗脫劑,TnBP、TCEP、TCPP、TDCPP、TPhP、TBEP 和 TEHP 加標回分別為 94.07±14.81%、96.95±12.34%、86.37±4.99%、104.57±13.58%、98.07±5.9101.21±10.39%和 88.93±6.96%。懸浮顆粒物預處理采用超聲輔助萃取-層柱析凈以乙酸乙酯:丙酮(3:2)為洗脫劑,TnBP、TCEP、TCPP、TDCPP、TPhP、T和 TEHP 加 標 回 收 率 分 別 為 90.50±23.95% 、 83.58±8.75% 、 78.16±6.08%
017年11月岷江采樣布點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成都市典型有機磷酸酯阻燃劑的多介質(zhì)歸趨模擬[J]. 印紅玲,李磊,李世平,鄧旭,劉琴.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7(09)
[2]有機磷阻燃劑生產(chǎn)使用及我國相關(guān)環(huán)境污染研究現(xiàn)況[J]. 季麟,高宇,田英. 環(huán)境與職業(yè)醫(yī)學. 2017(03)
[3]鹵系阻燃劑在東江工業(yè)水體中的質(zhì)量濃度及其分配特征[J]. 何明靖,李琦,趙佳淵,王登祥. 環(huán)境科學. 2016(07)
[4]珠江主干和東江河流表層沉積物中有機磷酸酯阻燃劑/增塑劑分布[J]. 劉靜,何麗雄,曾祥英,于志強,冉勇,盛國英,傅家謨. 生態(tài)毒理學報. 2016(02)
[5]成都市大氣PM2.5中有機磷阻燃劑的污染水平及來源[J]. 印紅玲,李世平,葉芝祥,楊迎春,梁金鳳,游俊杰. 環(huán)境科學. 2015(10)
[6]成都市土壤中有機磷阻燃劑的污染特征及來源分析[J]. 印紅玲,李世平,葉芝祥,梁金鳳,游俊杰.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6(02)
[7]有機磷酸酯阻燃劑的環(huán)境暴露與遷移轉(zhuǎn)化研究進展[J]. 高小中,許宜平,王子健. 生態(tài)毒理學報. 2015(02)
[8]有機磷酸酯阻燃劑分析方法及其污染現(xiàn)狀研究進展[J]. 高立紅,厲文輝,史亞利,劉杰民,蔡亞岐. 環(huán)境化學. 2014(10)
[9]東江表層沉積物中的有機磷系阻燃劑[J]. 阮偉,譚曉欣,羅孝俊,麥碧嫻. 中國環(huán)境科學. 2014(09)
[10]固相萃取-氣相色譜/質(zhì)譜法測定水中6種有機磷酸酯類阻燃劑和增塑劑[J]. 秦宏兵,范苓,顧海東. 分析科學學報. 2014(02)
碩士論文
[1]污水處理廠中磷系阻燃劑濃度分布及歸趨研究[D]. 齊跡.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5
[2]上海市沉積物中多溴二苯醚和有機磷酸酯的污染特征研究[D]. 陳蕾.上海大學 2015
[3]環(huán)渤海主要入海河流有機磷酸酯阻燃劑的初步研究[D]. 王潤梅.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2015
[4]有機磷酸酯阻燃劑在飲用水及大氣中的分布特征及健康風險評價[D]. 李俊.南京大學 2014
[5]典型有機磷酸酯阻燃劑在太湖水體和底泥中存在水平和分布特征[D]. 嚴小菊.南京大學 2013
[6]有機磷酸酯阻燃劑的分離分析技術(shù)及其應(yīng)用研究[D]. 溫家欣.中山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2930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29303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