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離子印跡納米復合膜的制備及其對鋰離子吸附性能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11 05:05
隨著鋰電池的快速發(fā)展,廢舊鋰電池中Li+的回收問題成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但是由于鋰自身獨特的化學和物理特性,使得溶液中Li+的分離回收較為困難。膜分離技術(shù)是一種新型的分離技術(shù),它具有選擇性高、滲透性好、能耗低等優(yōu)點,這些優(yōu)點使得其成為現(xiàn)代分離化學的關(guān)鍵技術(shù)。本論文基于膜分離技術(shù),通過耦合離子印跡技術(shù)和仿生多巴胺自聚-復合改性技術(shù),得到仿生離子印跡納米復合膜用于Li+的富集與分離,主要研究內(nèi)容及結(jié)果如下:(1)仿生離子印跡復合膜的制備及其選擇性吸附分離鋰離子的性能研究以多孔聚偏氟乙烯(PVDF)為基膜,Li+為模板,利用仿生多巴胺和KH-570修飾改性PVDF膜表面,然后通過沉淀聚合合成對Li+有選擇性分離能力的離子印跡膜(IIMs)。IIMs的最大吸附量為22.57 mg g-1。滲透選擇性實驗表明,IIMs對Li+的滲透率遠高于NIMs,IIMs的選擇性分離因數(shù)β值均大于7.0,相對選擇性系數(shù)K’值均大于15,說明印跡膜對Li
【文章來源】:江蘇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8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膜分離技術(shù)[34]
定、選擇性好等優(yōu)點,在金屬污染治理方面具有極大合方法將模板離子、功能單體、交聯(lián)劑、引發(fā)劑以適當?shù)谋,是離子印跡聚合的主要方法之一。Dakova 等以 H為功能單體,三羥甲基丙烷為交聯(lián)劑,偶氮二異丁跡聚合物(Hg-IIP),聚合機理如圖 1.2,實驗探究通過選擇性吸附試驗證明,所制備的 Hg2+-印跡聚合選擇性[64]。本體聚合具有操作簡單、產(chǎn)品純凈率高反應過程中熱效應較大,浪費原料,且后期處理步驟
江蘇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沉淀聚合法是在制備離子印跡過程中,將模板離子、功能單體,交聯(lián)劑及引等溶于溶劑中聚合,而聚合生成的聚合物不溶于溶劑,沉淀在底部,形成固合物。Kang 等以載體 Fe3O4@SiO2為載體,乙烯基咪唑為功能單體,二甲基酸乙二醇酯為交聯(lián)劑,引發(fā)聚合制備出不溶于溶劑的 Co-IIP,實驗考察了IP 的吸附行為、選擇性、親水性、穩(wěn)定性等,并與未印跡的聚合物進行比較印跡后的 Co-IIP 性能優(yōu)異,對 Co2+具有較好的選擇吸附性,可以實現(xiàn)從廢富集分離 Co2+[65]。沉淀聚合法制備出的 IIP 顆粒均勻,粘度較低,然而其存合產(chǎn)率較低,且溶劑毒性較大等缺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具有高離子識別能力的鎘離子表面印跡材料的制備及其離子識別機理的研究[J]. 房曉琳,高保嬌,黃小衛(wèi),張永奇,顧來沅. 化學學報. 2013(03)
[2]液膜分離技術(shù)進展[J]. 顧忠茂. 膜科學與技術(shù). 2003(04)
[3]膜分離技術(shù)及其應用研究進展[J]. 孫福強,崔英德,劉永,楊少華,陳循軍. 化工科技. 2002(04)
[4]納濾膜分離機理及其應用研究進展[J]. 王曉琳. 化學通報. 2001(02)
博士論文
[1]仿生分子印跡納米復合膜的構(gòu)建及其對環(huán)境與生物樣品的選擇性分離富集行為和機理研究[D]. 吳易霖.江蘇大學 2017
[2]多巴胺聚合機理及基于多巴胺衍生物功能化表面的研究[D]. 康曉民.西南交通大學 2017
[3]超濾膜集成工藝處理灤河水的中試研究[D]. 李誠.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離子印跡聚合物的制備及其廢水中選擇性去除Pb(Ⅱ)和回收Li(Ⅰ)的研究[D]. 郭斌.南昌航空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223871
【文章來源】:江蘇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8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膜分離技術(shù)[34]
定、選擇性好等優(yōu)點,在金屬污染治理方面具有極大合方法將模板離子、功能單體、交聯(lián)劑、引發(fā)劑以適當?shù)谋,是離子印跡聚合的主要方法之一。Dakova 等以 H為功能單體,三羥甲基丙烷為交聯(lián)劑,偶氮二異丁跡聚合物(Hg-IIP),聚合機理如圖 1.2,實驗探究通過選擇性吸附試驗證明,所制備的 Hg2+-印跡聚合選擇性[64]。本體聚合具有操作簡單、產(chǎn)品純凈率高反應過程中熱效應較大,浪費原料,且后期處理步驟
江蘇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沉淀聚合法是在制備離子印跡過程中,將模板離子、功能單體,交聯(lián)劑及引等溶于溶劑中聚合,而聚合生成的聚合物不溶于溶劑,沉淀在底部,形成固合物。Kang 等以載體 Fe3O4@SiO2為載體,乙烯基咪唑為功能單體,二甲基酸乙二醇酯為交聯(lián)劑,引發(fā)聚合制備出不溶于溶劑的 Co-IIP,實驗考察了IP 的吸附行為、選擇性、親水性、穩(wěn)定性等,并與未印跡的聚合物進行比較印跡后的 Co-IIP 性能優(yōu)異,對 Co2+具有較好的選擇吸附性,可以實現(xiàn)從廢富集分離 Co2+[65]。沉淀聚合法制備出的 IIP 顆粒均勻,粘度較低,然而其存合產(chǎn)率較低,且溶劑毒性較大等缺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具有高離子識別能力的鎘離子表面印跡材料的制備及其離子識別機理的研究[J]. 房曉琳,高保嬌,黃小衛(wèi),張永奇,顧來沅. 化學學報. 2013(03)
[2]液膜分離技術(shù)進展[J]. 顧忠茂. 膜科學與技術(shù). 2003(04)
[3]膜分離技術(shù)及其應用研究進展[J]. 孫福強,崔英德,劉永,楊少華,陳循軍. 化工科技. 2002(04)
[4]納濾膜分離機理及其應用研究進展[J]. 王曉琳. 化學通報. 2001(02)
博士論文
[1]仿生分子印跡納米復合膜的構(gòu)建及其對環(huán)境與生物樣品的選擇性分離富集行為和機理研究[D]. 吳易霖.江蘇大學 2017
[2]多巴胺聚合機理及基于多巴胺衍生物功能化表面的研究[D]. 康曉民.西南交通大學 2017
[3]超濾膜集成工藝處理灤河水的中試研究[D]. 李誠.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離子印跡聚合物的制備及其廢水中選擇性去除Pb(Ⅱ)和回收Li(Ⅰ)的研究[D]. 郭斌.南昌航空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2238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2238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