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O 2 /殼聚糖/氧化石墨烯復合微粒的制備及吸附砷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16 19:36
砷污染特是一個嚴重的全球環(huán)境問題,直接影響人類的身體健康,在常見的處理方法中,吸附法被證明是去除水中砷的最常見方法。二氧化鈦對砷的吸附效果好,穩(wěn)定性強,但其顆粒小,機械強度差,難以實現固液分離,如果將其改性為復合材料是一種理想的解決辦法。在本文中,采用化學混合法將采用Hummer方法制備的氧化石墨烯加載到了二氧化鈦/殼聚糖基復合微粒中,并用于水中As(Ⅲ)和As(V)的去除,并研究了復合微粒對砷的吸附特性。實驗研究了氧化石墨投料比、微粒粒徑等制備條件對去除As(Ⅲ)的影響,并確定了催化劑最佳制備條件。運用環(huán)境電鏡掃描(SEM)、Zeta電位計和BET比表面積分析儀對材料微觀面貌進行了觀察和分析。開展了吸附動力學,吸附等溫線的實驗,考察紫外光、p H值、干擾離子等因素對砷在復合微粒上吸附性能的影響,此外還考察了復合微粒的再生利用效果。結果表明,在氧化石墨投料比為2.07%,微粒直徑1mm,采用2.5%的醋酸溶為液分散液的條件下制備吸附劑除砷效果最佳;SEM、BET等分析手段表明氧化石墨烯的加載使微粒表面二氧化鈦更為明顯,且提升了材料的比表面積和孔隙率;當p H<7.2時,吸附劑表面...
【文章來源】:湖南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二氧化鈦的用途
見圖 1.3。石墨烯是以碳原子形成的六元常溫下其電子遷移率高達 15000cm2/(V·s);石墨表面積,可達到 2600 (m2/g),遠高于其他炭家族染的治理上。利用石墨稀較高的比表面積,使其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圖 1.3 石墨烯作為二維材料構筑其他碳材料的制備方法烯表現出的性能,尋找合適的石墨烯合成方法也成為研究幾年來,科研工作者們在石墨烯的制備方面取得了較大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TiO2-石墨烯光催化劑:制備及引入石墨烯的方法對光催化性能的影響[J]. 耿靜漪,朱新生,杜玉扣. 無機化學學報. 2012(02)
[2]Adsorption of graphene oxide/chitosan porous materials for metal ions[J]. Yong Qiang He~(a,b),Na Na Zhang~b,Xiao Dong Wang~(b,*) a Department of Applied Chemistry,Yuncheng University,Yuncheng 044000,China b School of Science,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11(07)
[3]飲用水除砷技術研究進展[J]. 蔣偉琴. 科技資訊. 2010(11)
[4]改性磁性殼聚糖微球對Cu2+、Cd2+和Ni2+的吸附性能[J]. 周利民,王一平,黃群武,劉峙嶸. 物理化學學報. 2007(12)
[5]低溫水熱法制備硅膠負載型二氧化鈦催化劑[J]. 楊駿,游卓亞,唐渝,張淵明. 化學研究與應用. 2007(09)
[6]地下水砷污染分析[J]. 丁愛中,楊雙喜,張宏達.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2007(02)
[7]羧甲基化殼聚糖-Fe3O4納米粒子的制備及對Zn2+的吸附行為[J]. 周利民,王一平,劉峙嶸,黃群武. 物理化學學報. 2006(11)
[8]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對水中As(Ⅲ)吸附行為的研究[J]. 鄭鳳英,李順興,韓愛琴,汪春燕,錢沙華. 分析科學學報. 2006(04)
[9]氫氧化鐵對砷的吸附研究[J]. 梁美娜,朱義年,劉海玲,劉輝利. 水處理技術. 2006(07)
[10]納米TiO2復合材料的研究進展[J]. 鞠劍峰,李澄俊,徐銘. 功能材料. 2005(05)
本文編號:3142044
【文章來源】:湖南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二氧化鈦的用途
見圖 1.3。石墨烯是以碳原子形成的六元常溫下其電子遷移率高達 15000cm2/(V·s);石墨表面積,可達到 2600 (m2/g),遠高于其他炭家族染的治理上。利用石墨稀較高的比表面積,使其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圖 1.3 石墨烯作為二維材料構筑其他碳材料的制備方法烯表現出的性能,尋找合適的石墨烯合成方法也成為研究幾年來,科研工作者們在石墨烯的制備方面取得了較大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TiO2-石墨烯光催化劑:制備及引入石墨烯的方法對光催化性能的影響[J]. 耿靜漪,朱新生,杜玉扣. 無機化學學報. 2012(02)
[2]Adsorption of graphene oxide/chitosan porous materials for metal ions[J]. Yong Qiang He~(a,b),Na Na Zhang~b,Xiao Dong Wang~(b,*) a Department of Applied Chemistry,Yuncheng University,Yuncheng 044000,China b School of Science,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11(07)
[3]飲用水除砷技術研究進展[J]. 蔣偉琴. 科技資訊. 2010(11)
[4]改性磁性殼聚糖微球對Cu2+、Cd2+和Ni2+的吸附性能[J]. 周利民,王一平,黃群武,劉峙嶸. 物理化學學報. 2007(12)
[5]低溫水熱法制備硅膠負載型二氧化鈦催化劑[J]. 楊駿,游卓亞,唐渝,張淵明. 化學研究與應用. 2007(09)
[6]地下水砷污染分析[J]. 丁愛中,楊雙喜,張宏達.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2007(02)
[7]羧甲基化殼聚糖-Fe3O4納米粒子的制備及對Zn2+的吸附行為[J]. 周利民,王一平,劉峙嶸,黃群武. 物理化學學報. 2006(11)
[8]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對水中As(Ⅲ)吸附行為的研究[J]. 鄭鳳英,李順興,韓愛琴,汪春燕,錢沙華. 分析科學學報. 2006(04)
[9]氫氧化鐵對砷的吸附研究[J]. 梁美娜,朱義年,劉海玲,劉輝利. 水處理技術. 2006(07)
[10]納米TiO2復合材料的研究進展[J]. 鞠劍峰,李澄俊,徐銘. 功能材料. 2005(05)
本文編號:31420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14204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