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蔗渣炭/氧化鐵復合吸附劑的制備及其吸附As(V)的機理

發(fā)布時間:2021-01-20 08:13
  以甘蔗渣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備蔗渣炭/氧化鐵復合吸附劑(BCIA)。通過靜態(tài)吸附實驗研究了其對As(Ⅴ)的吸附特性,用紅外光譜和X射線光電子能譜對吸附前后的BCIA進行表征分析,探討其對As(Ⅴ)的吸附機理。結果表明,BCIA的比表面積為81.94 m2/g,零點電荷pHPZC=6.2。pH值為3.07.0時,BCIA對As(Ⅴ)的吸附效果最佳。紅外光譜分析表明,BCIA對As(Ⅴ)的吸附反應遵循準二級動力學模型,Langmuir等溫吸附模型適合擬合BCIA對As(V)的等溫吸附。BCIA上具有的=C=O、—OH、—COOH等含氧官能團,可為化學吸附提供充足的吸附位點和提高BCIA的吸附能力。XPS分析表明:BCIA表面的含氧官能團如羧基(—O—C=O,533.4 eV)、羰基(=C=O,530.6 eV)參與了吸附反應,氧化鐵在BCIA吸附As(Ⅴ)的過程中起了關鍵作用,被吸附到BCIA表面上的砷主要以HAsO2-4形態(tài)存在。 

【文章來源】:桂林理工大學學報. 2016,36(04)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實驗部分
    1.1 試劑與儀器
    1.2 BCIA的制備
    1.3 BCIA的表征
    1.4 吸附實驗方法
2 結果與討論
    2.1 BCIA的表征
        2.1.1 掃描電鏡、比表面積和元素分析
        2.1.2 X射線衍射分析
        2.1.3 FTIR分析
        2.1.4 BCIA零點電荷(p HPZC)
    2.2 BCIA對As(V)的吸附特性
        2.2.1 p H的影響
        2.2.2 吸附時間的影響
        2.2.3 吸附動力學模型
            (1)準一級動力學模型[26]
            (2)修正準一級動力學模型[27]
            (3)準二級動力學模型方程[28]
            (4)顆粒內膜擴散動力學模型方程
        2.2.4 等溫吸附線
        2.2.5 吸附機理
        2.2.6 BCIA的解吸再生和循環(huán)使用
3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物化和生物法組合工藝處理農藥車間廢水[J]. 唐婧艷,韓衛(wèi)清,衷從強,孫云龍,孫秀云,李健生,沈錦優(yōu),王連軍.  工業(yè)水處理. 2015(12)
[2]鐵錳氧化物/碳基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對水中砷的去除[J]. 朱瑾,樓子墨,王卓行,徐新華.  化學進展. 2014(09)
[3]氫氧化鋁對砷(Ⅴ)的吸附作用[J]. 梁美娜,朱義年,劉海玲,王丹,梁延鵬.  桂林工學院學報. 2006(04)



本文編號:298870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98870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ac8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