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泥(水)熱處理固體產(chǎn)物中磷的遷移轉化及釋放回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6 02:29
磷是自然界中難以再生的營養(yǎng)元素,在人類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污泥接收了廢水中的大部分磷,被認為是目前最大的含磷二次資源。因此,為了應對磷資源的日益匱乏,從污泥中回收利用磷的研究成為熱點。本課題針對城市污水處理廠剩余污泥中的磷元素,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內(nèi)容。首先探討了水熱碳化(HTC)不同pH環(huán)境下污泥中磷的遷移與轉化規(guī)律。實驗設置了3個水熱溫度,分別為200℃、230℃和260℃,并在3個水熱溫度下設置了5個原水pH值,分別為3,5,7,9和11。通過SMT(standards,measurements,and testing protocol)方法測定了污泥及產(chǎn)生的水熱炭中磷的形態(tài)與含量,并且通過掃描電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即SEM)、能譜(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即EDS)以及X射線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等表征手段驗證并完善了不同形態(tài)磷之間的轉化機制。污泥水熱碳化實驗結果表明:水熱碳化過程會將污泥大部分磷富集于水熱炭中。經(jīng)過水熱碳化處理,污泥中有機磷(OP)基本轉化為無...
【文章來源】:湖南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011-2015年均污泥產(chǎn)量統(tǒng)計
研究技術路線圖
圖 2.1 水熱炭化反應裝置圖熱碳化反應粉末和 180mL 調(diào)節(jié)好的(pH =3,5,7,9 和 11)的合均勻。然后以 5℃ min-1的加熱速率分別加熱反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市政污泥資源化利用的新進展及前景[J]. 易龍生,康路良,王三海,馮澤平. 環(huán)境工程. 2014(S1)
[2]水熱碳化法的研究進展[J]. 黃維,范同祥. 材料導報. 2014(S1)
[3]餐廚垃圾制生物煤試驗初探[J]. 金桃,顏炯,Michael Bottlinger,Moritz Mildenberger,曹霞,盧紅雁. 可再生能源. 2014(04)
[4]污泥好氧堆肥處理技術探討[J]. 何李健,尹軍,王爭.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 2014(03)
[5]熱堿處理破解污泥效果研究[J]. 盛廣宏,陳蓓蓓,劉金鳳. 環(huán)境科技. 2013(02)
[6]酸-堿處理對剩余污泥水解酸化的影響[J]. 袁光環(huán),周興求,伍健東. 環(huán)境工程學報. 2013(03)
[7]污泥焚燒大氣污染物排放及其控制研究進展[J]. 方平,岑超平,唐子君,唐志雄. 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 2012(10)
[8]熱解技術資源化處理城市污泥的研究進展[J]. 金正宇,張國臣,王凱軍. 化工進展. 2012(01)
[9]城市污泥的性質與資源化利用[J]. 丁園,魏立安,袁賢斌,涂燕紅,程禹. 江西科學. 2011(06)
[10]中國城市污泥的有機質和養(yǎng)分含量及其變化趨勢[J]. 郭廣慧,楊軍,陳同斌,鄭國砥,高定,宋波,杜偉. 中國給水排水. 2009(13)
博士論文
[1]剩余污泥減量化處理中細胞物質的釋放特性與磷回收研究[D]. 王曉霞.華東理工大學 2010
[2]城市污泥熱解特性及資源化利用新方法試驗研究[D]. 甘義群.中國地質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生物質廢棄物的水熱碳化試驗研究[D]. 劉娟.浙江大學 2016
[2]城市污泥熱處理過程中磷的遷移轉化特性研究[D]. 尹晶.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2014
[3]環(huán)境因素對滇池外海中心沉積物磷釋放的影響[D]. 鄧莎.昆明理工大學 2013
[4]磷酸鹽沉淀法回收污泥中的磷[D]. 衛(wèi)志強.大連理工大學 2010
[5]污水污泥熱化學特性分析及低溫熱解產(chǎn)物研究[D]. 劉強.湖南大學 2008
本文編號:2938855
【文章來源】:湖南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011-2015年均污泥產(chǎn)量統(tǒng)計
研究技術路線圖
圖 2.1 水熱炭化反應裝置圖熱碳化反應粉末和 180mL 調(diào)節(jié)好的(pH =3,5,7,9 和 11)的合均勻。然后以 5℃ min-1的加熱速率分別加熱反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市政污泥資源化利用的新進展及前景[J]. 易龍生,康路良,王三海,馮澤平. 環(huán)境工程. 2014(S1)
[2]水熱碳化法的研究進展[J]. 黃維,范同祥. 材料導報. 2014(S1)
[3]餐廚垃圾制生物煤試驗初探[J]. 金桃,顏炯,Michael Bottlinger,Moritz Mildenberger,曹霞,盧紅雁. 可再生能源. 2014(04)
[4]污泥好氧堆肥處理技術探討[J]. 何李健,尹軍,王爭.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 2014(03)
[5]熱堿處理破解污泥效果研究[J]. 盛廣宏,陳蓓蓓,劉金鳳. 環(huán)境科技. 2013(02)
[6]酸-堿處理對剩余污泥水解酸化的影響[J]. 袁光環(huán),周興求,伍健東. 環(huán)境工程學報. 2013(03)
[7]污泥焚燒大氣污染物排放及其控制研究進展[J]. 方平,岑超平,唐子君,唐志雄. 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 2012(10)
[8]熱解技術資源化處理城市污泥的研究進展[J]. 金正宇,張國臣,王凱軍. 化工進展. 2012(01)
[9]城市污泥的性質與資源化利用[J]. 丁園,魏立安,袁賢斌,涂燕紅,程禹. 江西科學. 2011(06)
[10]中國城市污泥的有機質和養(yǎng)分含量及其變化趨勢[J]. 郭廣慧,楊軍,陳同斌,鄭國砥,高定,宋波,杜偉. 中國給水排水. 2009(13)
博士論文
[1]剩余污泥減量化處理中細胞物質的釋放特性與磷回收研究[D]. 王曉霞.華東理工大學 2010
[2]城市污泥熱解特性及資源化利用新方法試驗研究[D]. 甘義群.中國地質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生物質廢棄物的水熱碳化試驗研究[D]. 劉娟.浙江大學 2016
[2]城市污泥熱處理過程中磷的遷移轉化特性研究[D]. 尹晶.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2014
[3]環(huán)境因素對滇池外海中心沉積物磷釋放的影響[D]. 鄧莎.昆明理工大學 2013
[4]磷酸鹽沉淀法回收污泥中的磷[D]. 衛(wèi)志強.大連理工大學 2010
[5]污水污泥熱化學特性分析及低溫熱解產(chǎn)物研究[D]. 劉強.湖南大學 2008
本文編號:29388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93885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