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低共熔溶劑對二氧化硫的捕集性能研究
【學位單位】:河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X701
【部分圖文】:
的[Na(TX-10)][Im]離子液體,其質量捕集量僅為 0.567 g SO2/g IL。所色溶劑替代離子液體已成為了目前的發(fā)展趨勢。熔溶劑捕集二氧化硫熔溶劑的簡介溶劑源于低共熔的概念,雖然該概念很早就存在,但低共熔溶劑的發(fā) 2003 年 Abbott 等人[75]發(fā)現(xiàn)氯化膽堿(熔點 595K)和尿素(熔點 4成室溫下呈液體的低共熔混合物,并得出其具有較好的溶劑性質之后更多的學者所重視和研究。自 2003 年以來,以低共熔溶劑為主題的下圖 1-1 所示,由圖可知,目前對于低共熔溶劑的研究熱度還處于不
子液體相似的性質,低共熔溶劑又被稱為離子液體類似物[77-79]。2007 年 Abbott 等人[80]根據(jù)組成類型不同將低共熔溶劑分為了四大類,其分類結果如下:類型Ⅰ:低共熔溶劑由季銨鹽和金屬氯化物組成,其中金屬氯化物可以是 ZnCl2、SnCl2以及 CuCl2等,如氯化膽堿:SnCl2(1:2),熔點 310.15K[81];類型Ⅱ:低共熔溶劑由季銨鹽和金屬氯化物的水合物組成,其中的金屬種類同類型Ⅰ,如氯化膽堿:MgCl2·6H2O(1:1),熔點 289.15K[82];類型Ⅲ:低共熔溶劑由季銨鹽和氫鍵供體組成,其中季銨鹽常用氯化膽堿等,氫鍵供體常為醇、胺以及羧酸,如氯化膽堿:丙二酸(1:1),熔點 283.15K[83];類型Ⅳ:低共熔溶劑由金屬氯化物和醇、羧酸等組成,其中金屬氯化物種類同類型Ⅰ,如 ZnCl2:尿素,熔點 282.15K[80]。其中類型Ⅲ為目前研究較多的一類低共熔溶劑,其常用的氫鍵供體與氫鍵受體的結構式見下圖 1-2 所示。
而紅外和核磁結果表明低共熔溶劑捕集二氧化硫的過程為物理吸收的過程。2016 年,吳偉澤課題組[115]以乙二醇為氫鍵供體、含有-COO-的甜菜堿(Bet)和肉堿(L-car)分別為氫鍵受體制備并研究了甜菜堿:乙二醇和肉堿:乙二醇兩類功能化的低共熔溶劑在低二氧化硫濃度下的捕集情況,測定了 333.15K,不同二氧化硫分壓下低共熔溶劑的捕集量,并考察了摩爾比以及溫度對于捕集量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兩種低共熔溶劑對于低濃度的二氧化硫具有很好的捕集能力,其中摩爾比為 1:3 時,兩種低共熔溶劑的捕集量在333.15K、0.02 bar下分別為0.366 g SO2/ g DES 和 0.365 g SO2/ g DES此外,循環(huán)實驗表明兩種低共熔溶劑具有很好的循環(huán)性能。紅外和核磁結果表明,上述兩種低共熔溶劑通過二氧化硫與-COO-之間較強的酸堿反應進行化學捕集二氧化硫。本文是首次通過設計氫鍵受體來研究功能化低共熔溶劑對于二氧化硫的捕集情況。其吸收機理如圖 1-3 所示。隨后,2017 年該課題組[116]針對這兩種低共熔溶劑又進行了不同溫度下的比熱容的測定。其研究結果表明:這兩種低共熔溶劑的比熱容小于水,有利于脫硫過程。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丁勇,姜中宏;偽共熔區(qū)與玻璃形成區(qū)關系的探討[J];玻璃與搪瓷;1988年06期
2 張堅強;董春旺;葉陽;朱宏凱;劉飛;;綠茶共晶點、共熔點及其變化規(guī)律研究[J];中國食品學報;2015年01期
3 柴本忠,胡永紅,何毅,歐陽平凱,沈樹寶;低共熔酶促反應技術[J];南京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2期
4 黃克文,胡永紅,沈樹寶,歐陽平凱;擬低共熔體系中酶促拆分反應的研究進展[J];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6期
5 胡麗華;陳礪;方泳華;嚴宗誠;;低共熔溶劑的分子結構及物性估算的研究進展[J];化學試劑;2017年09期
6 程遠霞,陳素芝,謝秀英;食品共晶點和共熔點試驗研究[J];食品工業(yè);2004年01期
7 白芳;華超;李靜;熊帥;;低共熔溶劑在萃取/萃取蒸餾分離中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化工;2017年02期
8 陳玲;舒遠杰;徐瑞娟;徐濤;王新鋒;;含能低共熔物研究進展[J];含能材料;2013年01期
9 夏業(yè)鮑;陸寧;王宏娟;曾海彬;;凍干蔬菜的共晶點、共熔點電阻法測定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10年01期
10 劉歡;李瑩;劉知音;王成港;王春龍;;美愈偽麻的低共熔現(xiàn)象與制備工藝考察[J];現(xiàn)代藥物與臨床;2010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徐凱佳;低共熔溶劑應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離分析研究[D];湖南大學;2018年
2 黃雪;三元低共熔脂肪酸復合相變材料的制備及熱性能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曾朝喜;天然低共熔溶劑理化性質及其在脂肪酶催化轉化應用中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4 周鵬飛;酯酶/脂肪酶在天然低共熔溶劑中催化環(huán)氧化反應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7年
5 汝娟堅;低共熔溶劑電解還原氧化鉛制備鉛粉及泡沫鉛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萬雯瑞;CO_2和溫度對低共熔溶劑-H_2O體系相行為的調(diào)控[D];河南師范大學;2018年
2 劉闖;基于疏水性低共熔溶劑渦旋輔助液液微萃取方法性能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8年
3 杜亭如;新型低共熔溶劑對二氧化硫的捕集性能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8年
4 李煜惠;低共熔溶劑分離含氮化合物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8年
5 姜祖林;低共熔溶劑中TiO_2及其復合材料的制備與光催化性能研究[D];大連工業(yè)大學;2017年
6 蘇云;基于低共熔溶劑對金屬銅腐蝕行為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年
7 雷震;低共熔溶劑處理含鋅煙塵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7年
8 李輝;Na_3AlF_6-Al_2O_3系統(tǒng)低共熔過程觀測分析[D];陜西科技大學;2015年
9 劉鵬;低共熔溶劑參與的多組分反應[D];河北師范大學;2017年
10 肖清艷;低共熔溶劑在硫化氫捕集分離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8397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39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