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污染與干旱脅迫對楊樹生理生化及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積累和分配的影響
【學位單位】:山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X515;S792.11
【部分圖文】:
圖 1.1 植物中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功能示意圖(參考 Hartmann and Trumbore, 2016)Fig.1.1 The function of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 (TNC) in plant metabolic activity.楊樹(Populus nigra)被廣泛種植,它不僅可以用于生態(tài)防護還可作為工業(yè)用材。它在北方廣泛栽培,是主要的防護林和用材林。它在環(huán)境治理、防風固沙以及
臭氧污染與干旱脅迫對楊樹生理生化及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積累和分配的影響OTCs 氣室主體由透明鋼化玻璃構成,底面為正八邊形,底部面積 12.5 m2,高3 m。整個裝置呈正八面體,它的頂部呈 45°角,由幾塊玻璃圍成一個圓形的開口(如圖 2.1),這是為防止外部氣體對室內氣體產(chǎn)生影響。實驗期間使用紫外吸收臭氧分析儀(49i 型,美國 ThermoScientific 公司),在氣室內植物冠層上方約 10cm處對 O3濃度進行實時的監(jiān)測并記錄。
29圖 4.1 7 月份 O3濃度增加和干旱對葉片中葡萄糖、果糖、蔗糖、多糖、總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影響Fig. 4.1 Effect of elevated O3and drought on glucose, fructose, sucrose, polysaccharide, total solublesugar and starch in leaves of Poplar saplings at July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米面除蟲妙方[J];安徽水利財會;2013年04期
2 張翠平;黃帥;胡福良;;蜂膠與楊樹膠鑒別[J];中國蜂業(yè);2018年03期
3 楊明麗;;楊樹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J];花卉;2018年14期
4 李玲;;沒做賊為何也心虛[J];今日中學生;2016年34期
5 占涵;;那個秋天[J];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2017年Z1期
6 薛雅涵;;咕嚕街口有梧桐[J];牡丹;2016年21期
7 陳佳楊;;你拔過老根兒嗎?[J];全國優(yōu)秀作文選(初中);2017年04期
8 陳佳楊;;你拔過老根兒嗎?[J];作文通訊;2017年07期
9 郭宗忠;;留給故鄉(xiāng)的腳印(四章)[J];海燕;2017年05期
10 后雨晴;;為何風吹白楊“嘩嘩”響[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小學生);2017年Z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陳祖靜;楊樹與松-楊柵銹菌互作寄主表達序列標簽(ESTs)及其防衛(wèi)相關基因分析[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5年
2 江成;楊樹鈣離子依賴核酸酶在木質部分化中的作用機制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8年
3 陳敏;受松—楊柵銹菌侵染的楊樹miRNA表達特征及其調控作用[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7年
4 格根圖;非常規(guī)粗飼料檸條、豬毛菜、楊樹葉的飼用研究[D];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5 趙樹堂;PtIAA1和PtABP1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楊樹中的表達[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06年
6 程強;楊樹抗病防御相關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6年
7 袁坤;楊盤二孢菌侵染后楊樹葉片差異表達蛋白質的鑒定[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7年
8 王意錕;不同楊樹—農(nóng)作物復合經(jīng)營模式下凋落物分解的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飛;毛竹葉和楊樹葉的營養(yǎng)價值及奶牛瘤胃降解特性的研究[D];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19年
2 周慧敏;臭氧污染與干旱脅迫對楊樹生理生化及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積累和分配的影響[D];山西大學;2019年
3 王瑩瑩;楊樹型蜂膠的兩種標志性成分[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7年
4 成艷霞;miRNA319調控楊樹葉片發(fā)育機制解析[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9年
5 黃昱;楊樹植物管理過程中低磷鈣質土壤上重金屬環(huán)境行為的變化[D];蘭州大學;2019年
6 潘雪玉;沿海防護林樹種促生、耐鹽根系真菌篩選及機制初探[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8年
7 孫振玫;轉IbLEA14和codA基因增強楊樹耐旱性的生理機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7年
8 高卓;重金屬重度污染鈣質土壤上楊樹的修復機制研究[D];蘭州大學;2018年
9 劉紅青;楊樹葉綠體APX功能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7年
10 張金萍;楊樹葉紋斑病病原菌及發(fā)生規(guī)律的研究[D];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8369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36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