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信息分析的SCR脫硝系統動態(tài)建模方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02 07:33
燃煤發(fā)電在電力工業(yè)中起著主導作用,電站燃煤產生的氮氧化物(NO_x)對環(huán)境造成了嚴重污染。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脫硝是目前普遍采用的脫除電站NO_x的有效手段,建立精確的SCR脫硝系統模型是SCR脫硝控制的基礎。近年來電站信息化的發(fā)展使得過程數據的獲取變得愈發(fā)容易,但高維數據間存在復雜關系且包含大量不必要的信息,未經處理可能會導致維數災難并增加建模的復雜性。因此,本文針對SCR脫硝系統,通過互信息方法確定影響SCR反應器出口NO_x濃度的相關變量,并將篩選出的變量作為輸入用于SCR脫硝系統的建模,最終達到提高模型動態(tài)預估性能的目的。本文的主要內容包括:(1)論述了脫硝系統的研究背景和意義,介紹了建模的方法和研究現狀,并對SCR脫硝系統的結構、工藝流程、反應原理進行了詳細分析。(2)SCR脫硝系統是個復雜的非線性系統,反應器出口NO_x濃度的影響因素眾多,且存在著冗余變量的干擾。本文在互信息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分步式權重互信息的變量選擇方法,首先通過互信息對各輸入變量的時間序列進行分析,確定出各輸入變量的純遲延時間,然后通過引入互信息權重系數,提高了輸入變量選擇的準確度。(3)利用分步式權重互信息選出模型的輸入變量,采用極限學習機建立了SCR脫硝系統模型,并進一步利用遺傳算法對模型參數進行了優(yōu)化。仿真結果表明,優(yōu)化后的模型具有良好的預測精度和泛化能力。
【學位單位】:華北電力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X773
【部分圖文】:
華北電力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析(CCA)[8];變量選擇則相反,僅從其中選出所需的子集,是一種包含的,沒有更改原始的變量空間。與變量提取相比,變量選擇具有以下優(yōu)勢:(1)變量提取后的新變量是原來變量的一個映射,不再具有原先的物理,而變量選擇僅選出原先變量集合的子集,不但保留了變量本身的特點,方定特定變量的重要程度,對模型也有了更好的解釋。(2)與變量選擇相比,變量提取多了將所有變量映射的步驟,算法復雜對較高,特別是針對高維數據,變量選擇更為合適。(3)在預測方面,變量提取仍需對所有變量進行映射,而變量選擇一旦了特定的變量,我們只需對選定的變量進行計算,建模消耗的時間和空間更變量選擇的基本步驟如圖 1-1 所示[9]。依據評估標準的不同,變量選擇算分為以下三類[10]:包裝(Wrapper)[11]、嵌入(Embedded)[12]和過濾(Fil]方法。
研究內容結構
華北電力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第2章 SCR 脫硝系統簡介SCR 脫硝技術最初興起于歐美,以其結構簡單,運行可靠,效率高,等優(yōu)點得以廣泛應用,我國于 21 世紀初將其引入并應用于燃煤電站的。SCR 脫硝系統主要由氨的儲備與供應系統、SCR 控制系統、脫硝反構成[36]。 SCR 脫硝系統工藝流程SCR 脫硝工藝流程如圖 2-1 所示。氣化的氨氣與稀釋空氣在混合器中充混合后進入脫硝反應器,在催化劑的作用下,氨氣與煙氣中大部分的還原形成 N2和 H2O,最后通過空氣預熱器等進入后續(xù)環(huán)節(jié)。
本文編號:2832109
【學位單位】:華北電力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X773
【部分圖文】:
華北電力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析(CCA)[8];變量選擇則相反,僅從其中選出所需的子集,是一種包含的,沒有更改原始的變量空間。與變量提取相比,變量選擇具有以下優(yōu)勢:(1)變量提取后的新變量是原來變量的一個映射,不再具有原先的物理,而變量選擇僅選出原先變量集合的子集,不但保留了變量本身的特點,方定特定變量的重要程度,對模型也有了更好的解釋。(2)與變量選擇相比,變量提取多了將所有變量映射的步驟,算法復雜對較高,特別是針對高維數據,變量選擇更為合適。(3)在預測方面,變量提取仍需對所有變量進行映射,而變量選擇一旦了特定的變量,我們只需對選定的變量進行計算,建模消耗的時間和空間更變量選擇的基本步驟如圖 1-1 所示[9]。依據評估標準的不同,變量選擇算分為以下三類[10]:包裝(Wrapper)[11]、嵌入(Embedded)[12]和過濾(Fil]方法。
研究內容結構
華北電力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第2章 SCR 脫硝系統簡介SCR 脫硝技術最初興起于歐美,以其結構簡單,運行可靠,效率高,等優(yōu)點得以廣泛應用,我國于 21 世紀初將其引入并應用于燃煤電站的。SCR 脫硝系統主要由氨的儲備與供應系統、SCR 控制系統、脫硝反構成[36]。 SCR 脫硝系統工藝流程SCR 脫硝工藝流程如圖 2-1 所示。氣化的氨氣與稀釋空氣在混合器中充混合后進入脫硝反應器,在催化劑的作用下,氨氣與煙氣中大部分的還原形成 N2和 H2O,最后通過空氣預熱器等進入后續(xù)環(huán)節(jié)。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崔超;楊婷婷;劉吉臻;呂游;劉濤;;基于BP網絡變量選擇與LSSVM結合的鍋爐脫硝經濟性建模[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5年24期
2 劉吉臻;秦天牧;楊婷婷;呂游;;基于自適應多尺度核偏最小二乘的SCR煙氣脫硝系統建模[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5年23期
3 陳學功;申干成;雷本喜;;玻璃窯爐SCR脫硝吹灰器的選擇[J];江蘇建材;2015年05期
4 趙海峰;陸明;卜令斌;孫登第;羅斌;;基于特征點Rényi互信息的醫(yī)學圖像配準[J];計算機學報;2015年06期
5 王柏森;黎耘;;燃煤鍋爐SCR脫硝系統調試介紹[J];發(fā)電設備;2015年01期
6 黃波;李慶;李前宇;邵建林;;SCR煙氣脫硝技術在國華三河發(fā)電廠的應用[J];華北電力技術;2009年02期
7 蘇航;SCR系統中板式和蜂巢式催化劑的選取[J];電力環(huán)境保護;2005年02期
本文編號:28321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3210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