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含油污泥生物修復復合菌劑的開發(f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8-10 10:34
【摘要】:含油污泥中含有很多對人類健康有威脅的有毒有害物質,其組成成分也很復雜,已被相關部門列為危險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迫在眉睫。本文從含油污泥中分離篩選出高效石油烴降解菌,根據單個菌株的GC-MS的降解效果的分析,合理科學地構建復合菌群;通過單因素試驗對原油降解菌的最佳降解條件進行探索;利用吸附法進行固定化復合菌劑的制備,并對制備的最佳條件進行探索,并將其應用于含油土壤的修復;利用包埋法制備了固定化微球,并將其進行擴展應用,對含油廢水的去除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結果如下:(1)從長慶油田隴東油泥處理站的含油污泥樣品中共篩選純化出了五株具有石油烴降解能力的菌株,分別命名為LD3、LD5、LD7、W6、XB。經形態(tài)觀察和生理生化鑒定初步確定XB屬于動性球菌屬(Planococcus migula sp.),W6屬于微球菌屬(Micrococcus cohn sp.),LD3屬于鏈球菌屬(Streptococcus sp.),LD5和LD7屬于葡萄球菌屬(Staphylococcus sp.)。對五株菌進行原油搖瓶降解實驗測定,它們對原油的降解率均較好,LD3降解率在其中最高,達到了78.28%,其次較好的是LD7和W6,降解率也達到了71.28%,60.46%,XB和LD5的降解率較低分別為:59.58%和59.80%。(2)通過單因素試驗對五株石油烴降解菌的最佳降解條件進行探索,五株菌降解過程中的培養(yǎng)液初始pH最優(yōu)為7;LD3、LD7、XB的最佳接種量為6%,LD5的最佳接種量為4%,W6的最佳接種量為1%;五株菌的最佳降解溫度為30℃;五株菌達到最大降解率時的石油烴濃度為8g/L,五株菌達到最佳降解效率時的降解天數為7d;旌吓囵B(yǎng)結果表明:LD3和LD5之間存在拮抗作用,結合各菌種的降解優(yōu)勢特點最終選取LD3、LD7、W6構建復合菌群。利用GC-MS進行的降解殘油組分分析結果表明,復合菌群能降解原油中所含C13~C35之間的大部分烷烴,并較大程度提高了降解能力。(3)通過對三株菌的不同接種量水平的正交實驗結果分析可知,當接種比例LD3為6%,LD7為2%,W6為6%時,具有最好的降解效果。吸附法固定化菌劑的制備過程的最佳條件為:秸稈和草炭固定化菌劑的最佳固定化時間均為36h,木炭的最佳固定化時間為30h;秸稈固定化菌劑和草炭固定化菌劑的最優(yōu)載體加入量為3.0g/100mL;木炭固定化菌劑的最優(yōu)載體加入量為2.0g/100mL;秸稈固定化菌劑降解的最佳pH為7.0,木炭固定化菌劑和草炭固定化菌劑的降解的最佳pH為7.5;三種載體固定化菌劑的最佳固定化溫度均為35℃。(4)對含油土壤進行40d的室內原位模擬修復,在未滅菌的含油土壤的修復過程中,各固定化菌劑對石油烴的降解率大小依次為:草炭固定化菌劑74.12%木炭固定化菌劑70.25%秸稈固定化菌劑60.74%游離混合菌35.48%不加菌對照11.98%。在滅菌的含油土壤的修復過程中,幾種處理方式對石油烴的降解率大小依次為:木炭固定化菌劑70.75%草炭固定化菌劑69.90%秸稈固定化菌劑68.28%游離混合菌44.30%不加菌對照2.21%。(5)以秸稈和木炭兩種天然載體作為吸附劑,海藻酸鈉溶液作為包埋劑,氯化鈣溶液作為交聯(lián)劑,制備了海藻酸鈉-秸稈/木炭包埋固定化微球,經過載體包埋固定化后復合菌劑對石油烴的降解率比包埋固定化的空白載體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木炭固定化菌劑的石油烴降解率最高,達到了92.45%,秸稈固定化菌劑也達到了87.65%;兩種載體固定化的空白小球的降解率較低,木炭和秸稈固定化的空白小球降解率分別為40.57%和32.64%。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工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X172;X705
【圖文】:

采樣點,含油污泥,隴東油田


2.含油污泥的理化性質研究2 含油污泥的理化性質研究2.1 引言隴東油田作為長慶油田的主要產油區(qū),每年產生的含油污泥的量十分龐大,且成分相當復雜。含油污泥與一般含油土壤相比更加難以進行處理,為了對隴東油田含油污泥進行有效治理,首先需要對其理化性質進行的研究。本章對隴東油田含油污泥的含油率、含水率、pH 值、有機質、電導率、N、P 等營養(yǎng)物質含量等理化指標進行了測定。為下階段微生物篩選以及修復奠定基礎。2.2 采樣場地概況本研究的場地位于甘肅省慶城縣馬嶺鎮(zhèn)隴東油泥處理站,是長慶油田投資建設的第一座含油污泥處理站。其市區(qū)地理坐標:東經 107°16′32″—108°05′49″,北緯 35°42′29″—36°17′22″。具體位置如下圖 2-1 所示:

標準曲線,分離流程,石油,石油醚


(2) 標準曲線的確定:準確稱取 0.1000g 原油加入至 100mL 容量瓶中,先用石油醚溶解后,再將其定容,從中分別移取 0mL、1.00mL、2.00mL、3.00mL、4.00mL和5.00mL加入至25mL容量瓶中,用石油醚定容,則其濃度分別為0mg/L、10mg/L、20mg/L、30mg/L、40mg/L 和 50mg/L。以石油醚作為空白參比于最大吸收波長處測吸光度值,以測得的吸光度為縱坐標,石油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計算標準曲線方程[55]。(3) 準確稱取含油污泥試樣 0.10g 置于 50mL 比色管中,加入 20mL 石油醚,將比色管放入超聲清洗儀中超聲 15min,靜置沉降后過濾,將提取液收集至 50mL干燥的燒杯中。再加入 20mL 石油醚進行超聲波提取,直至污泥中的油分完全被提取出來,合并提取液,將其過濾至 100mL 容量瓶中,用石油醚定容至刻度線,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最佳波長處測定吸光度值,根據標準曲線計算含油率。2.4.8 含油污泥中原油族組分的分析原油族組分的測定依據參照 SY /T5119 -1995 相關分析方法進行測定,具體流程見圖 2-2:

土壤樣品,含油污泥,理化性質,土樣


土樣 1 土樣 2圖 2-3 兩種土壤樣品經過對含油污泥不同理化性質的檢測,結果如表 2-3 所示:表 2-3 不同油污土壤基本理化性質表含油污泥樣品 模擬土壤樣品含水率(%) 33.98 9.08有機質(%) 6.28 2.57pH 8.01 7.85總氮(g.kg-1) 0.241 0.358總磷(mg.kg-1) 23.60 65.62細菌總數(104cfu/g) 1568 688含油率(%) 3.99 0外觀 黑色 黃褐色土壤類型 - 黃綿土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文英;唐景春;王斐;林大明;;油田含油污泥污染與國內外處理、處置技術[J];石油化工應用;2012年08期

2 王志勇;;含油污泥無害化技術試驗研究[J];石油規(guī)劃設計;2012年03期

3 楊麗芹;蔣繼輝;;微生物對石油烴類的降解機理[J];油氣田環(huán)境保護;2011年02期

4 何麗媛;黨志;唐霞;盧桂寧;郭楚玲;吳平霄;劉從強;;混合菌對原油的降解及其降解性能的研究[J];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10年06期

5 夏冰;趙全升;曲洋;;固定化微生物技術及其載體在污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J];科技信息;2010年01期

6 汪洋;史典義;聶春雨;張楠楠;;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復技術[J];生物技術;2009年02期

7 曹娟;徐志輝;李凌之;沈標;;產生物表面活性劑的石油降解菌Acinetobacter BHSN的研究[J];生態(tài)與農村環(huán)境學報;2009年01期

8 許修強;王紅巖;申志兵;鄭德溫;葛稚新;曹祖賓;;油砂油泥含油率測定方法研究[J];化工科技;2008年04期

9 于凱;;淺談焚燒法處理遼河油田含油污泥工藝技術選擇及經濟效益分析[J];中國工程咨詢;2008年06期

10 李春榮;王文科;曹玉清;段磊;;石油污染土壤的生態(tài)效應[J];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07年05期



本文編號:278797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8797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a59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