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驅采出液穩(wěn)定性分析與污水處理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石油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X741
【圖文】:
東北石油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2.2 油水乳狀液粒徑分布檢測浮油和高粒度分散油上浮和聚并較快,其粒徑很難檢測出穩(wěn)定的數值,因此實驗要檢測低粒度分散油、乳化油的粒徑。溶解油在本實驗樣品中未檢測到,根據文獻涉及表活劑驅的二元驅或三元驅采出液中才可以檢測到[23]。油水乳狀液粒徑分布主要采用“電阻率法顆粒計數”分析,主要考慮懸浮物導電油不導電,因此,可以去除懸浮物對粒徑分析的干擾[24]。設備見圖 2.1。
圖 2.1 電阻法顆粒計數器粘度測定0247-2008《粘度測試方法》[25]以及《HAAKE RS6000 流,測定不同取樣點聚驅采出液的粘度,為分析聚合物與粘性的影響機理提供理論依據[26]。
圖 2.3TAS 原子吸收儀淀圖 2.5 雙指示劑滴定過程含油量測定方法及原理T5329-2012《碎屑巖油藏注水水質推薦指標及分析方法》[2油量。其原理是石油醚等有機溶劑能夠萃取污水中的油質,量濃度呈線性關系。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宏;謝姝;林莉莉;張蕾蕾;焦思明;王鑫;高迎新;;二元驅采出水乳化穩(wěn)定性的影響因素研究[J];油田化學;2015年03期
2 陳忠喜;舒志明;;大慶油田采出水處理工藝及技術[J];工業(yè)用水與廢水;2014年01期
3 高文祥;繆建成;毛榮軍;;聚驅采出液中聚丙烯酰胺含量的檢測研究及應用[J];內江科技;2012年04期
4 蘇欲波;彭曉英;岑瑗瑗;;含油污水中懸浮固體含量分析方法探討[J];石油工業(yè)技術監(jiān)督;2011年07期
5 李強;盧祥國;徐典平;劉新倉;;聚合物表面活性劑分子聚集態(tài)結構及其對滲流特性影響研究[J];油田化學;2010年04期
6 劉義剛;唐洪明;陳華興;李玉光;王珊;高建崇;;含聚污水水質變化規(guī)律及儲層傷害機理研究[J];海洋石油;2010年04期
7 梁偉;趙修太;韓有祥;邱廣敏;;油田含聚污水處理與利用方法技術探討[J];工業(yè)水處理;2010年10期
8 國勝娟;馮英明;;高濃度聚合物驅采出水水質特性及處理技術研究[J];遼寧化工;2010年06期
9 嚴忠;陳玉萍;張茂勝;黃連華;;新疆油田含聚污水處理技術應用研究[J];油氣田環(huán)境保護;2009年02期
10 趙修太;信艷永;邱廣敏;王增寶;王方;;驅油聚合物水溶液黏度穩(wěn)定性研究[J];應用化工;2008年1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呂志鳳;聚合物驅含油污水乳狀液穩(wěn)定性及破乳絮凝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8年
2 盧磊;油田聚合物驅采油污水處理藥劑及工藝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志浩;聚合物/表面活性劑混合體系對水包油乳液形成和穩(wěn)定性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7年
2 閔敬麗;聚丙烯酰胺類耐溫抗鹽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山東大學;2017年
3 陳云霞;渤海某油田聚合物驅采出液穩(wěn)定性及脫水技術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4年
4 鄒軍華;錦州油田注聚采出液處理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3年
5 韓帥;大慶油田高濃度聚驅采出水特征及處理技術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2年
6 王曉燕;驅油劑中聚合物分子構型及其滲流特性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10年
7 郭明日;高濃度聚合物驅油技術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08年
8 張云寶;高溫高礦化度油藏聚合物驅油技術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08年
9 馬寶東;注聚區(qū)污水處理劑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10 朱珂;ASBR-SBR處理低溫低濃度有機廢水的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7459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45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