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復合表面活性劑對石油烴污染土壤增溶修復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13 20:58
【摘要】:近年來我國土壤石油烴(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s,TPHs)污染程度日趨嚴重,該類污染具有危害大、治理難等特點,已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表面活性劑增溶法是一種快速而有效的石油烴污染土壤修復方法,通過表面活性劑親水親油性能可以有效地增大污染物的溶解度,從而達到去除石油烴的目的。陰-非離子型復合表面活性劑對有機污染物的增溶效果顯著,但其效果不僅受到表面活性劑自身特性的影響,還受到土壤粒徑分布以及石油烴特性的影響。因此,本文采用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十二烷基硫酸鈉(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與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失水山梨醇單油酸酯(Tween80)進行復配,首先研究了表面活性劑配比、濃度和增溶助劑對石油烴增溶效果的影響;接著探究了石油烴在土壤中的分布規(guī)律,然后進一步分析了各粒級土粒中石油烴的增溶效果,進而探究TPHs容易被增溶去除的土壤粒徑范圍。研究結論如下:1)表面活性劑SDS對TPHs污染土壤的增溶效果優(yōu)于Tween80,兩者的增溶率都在24h趨于穩(wěn)定。對于污染濃度較低的土壤(TPHs=3970 mg/kg),宜采用1:1配比的復合表面活性劑SDS/Tween80增溶處理;對污染濃度較高的土壤(TPHs=25835 mg/kg),則選用單一表面活性劑SDS增溶處理。表面活性劑對污染土壤的最佳處理濃度為5 g/L。助劑Na_2SiO_3促進了表面活性劑對石油烴污染土壤的增溶作用,NaCl無促進作用,反而抑制了其增溶作用。2)TPHs濃度隨土壤粒徑的增大呈現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其中75μm以下的土粒中TPHs的濃度較高。75-2000μm的土粒對TPHs貢獻率為77%,其主要含有C16-C28組分,而75μm以下土粒中主要含有C16-C28和C28-C35組分,因此很難直接通過土壤篩分分離出大量毒性較小的土壤;各粒級土粒中TPHs濃度受總有機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和比表面積(Specific surface area,SSA)共同影響,但主要由TOC主導;各土粒的礦物隨粒徑的減小逐漸從原生礦物向2:1型的次生礦物轉化,75μm以下土粒所含礦物可能促進了TPHs的吸附。3)從TPHs總量來看,污染濃度較低的土壤經SDS/Tween80增溶處理后,75-2000μm土粒中TPHs濃度已降至標準限值以下,污染濃度較高的土壤經SDS增溶處理后,75-2000μm土粒的增溶率達到87%以上;從TPHs組分來看,各石油烴組分在75μm以下土粒中的殘留量最高,其中碳鏈較長的C21-C28以及C28-C35組分更易被復合表面活性劑SDS/Tween80去除。所以該石油烴污染土壤適合增溶的粒徑范圍為75-2000μm,可將75-2000μm土粒采用表面活性劑增溶法處理,75μm以下的土粒采用其他方法處理,土壤的增溶處理量可減少19%。
【圖文】:

分子結構式,活性劑,失水山梨醇單油酸酯


學碩士學位論文 2 材料表 2.3 表面活性劑的基本性質Table 2.3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surfactant活性劑 化學名稱 類型 分子量 CMC(mg/L) Heen80 失水山梨醇單油酸酯 非離子型 1310 13 SDS 十二烷基硫酸鈉 陰離子型 288 2420 面活性劑 SDS 和 Tween80 的分子結構分別見圖 2.2 和圖 2.3。

分子結構式,失水山梨醇單油酸酯,化學名稱,非離子型


Table 2.3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surfactant性劑 化學名稱 類型 分子量 CMC(mg/L) en80 失水山梨醇單油酸酯 非離子型 1310 13 S 十二烷基硫酸鈉 陰離子型 288 2420 活性劑 SDS 和 Tween80 的分子結構分別見圖 2.2 和圖 2.3。圖 2.2 SDS 的分子結構式Fig 2.2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SDS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X5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文潔;;石油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J];資源節(jié)約與環(huán)保;2015年12期

2 周啟星;滕涌;;基于風險和特定組分的石油烴污染土壤修復基準/標準研究方法進展與展望[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5期

3 ;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J];中國環(huán)保產業(yè);2014年05期

4 潘吉秀;夏天翔;姜林;魏萌;鐘茂生;武敏;;工業(yè)污染土壤中不同粒徑下的三種典型有機污染物的分布規(guī)律研究[J];土壤通報;2014年02期

5 黃莉莉;侯向陽;;表面活性劑-振蕩法處理柴油污染陜北地區(qū)土壤的實驗研究[J];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4期

6 童玲;陳偉勝;鄭西來;鄧建綿;;石油污染土壤修復技術的進展[J];化工環(huán)保;2012年04期

7 李魚;杜顯元;鄒喬;李曉麗;李興春;;石油開采土壤石油烴與有機碳關系模型的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06期

8 曹輝;郭晶;馬魁堂;李衛(wèi)錦;;石油污染土壤治理研究進展[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1年23期

9 李合蓮;陳家軍;吳威;樸雪松;姜琳;史震天;孫添偉;;焦化廠土壤中多環(huán)芳烴分布特征及淋洗粒級分割點確定[J];環(huán)境科學;2011年04期

10 楊娟娟;樓林潔;周文軍;;皂角苷對芘的增溶作用及影響因素[J];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11年01期

,

本文編號:266253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6253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995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