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煤中汞在電廠煙氣中的排放特征

發(fā)布時間:2018-11-15 23:08
【摘要】:為了解燃煤電廠煙氣中汞的排放特征,選擇江蘇省5個地區(qū)的7家燃煤電廠,基于美國EPA 30B方法進行現(xiàn)場采樣,分析煤中汞含量、機組容量和不同處理設施等對煙氣中汞排放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煤中汞含量與電廠煙氣中汞排放濃度的相關(guān)性不強,不起決定性作用;機組容量與煙氣中汞排放濃度呈極顯著負指數(shù)關(guān)系(P0.01)。采用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燃燒方式且配置靜電除塵器的電廠煙氣中汞的脫除效率(98.9%)明顯高于煤粉爐配置靜電除塵器和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裝置的脫除效率(67.5%~81.6%)。循環(huán)流化床并配置靜電除塵器裝置對電廠煙氣中汞的脫除更有利。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mercury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in flue gas from coal-fired power plants, 7 coal-fired power plants in 5 regions of Jiangsu Province were selected to sample mercury in situ based on American EPA 30B method to analyze mercury content in coal. Effects of unit capacity and different treatment facilities on mercury emissions from flue ga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ercury content in coal and the mercury emission concentration in the flue gas of the power plant is not strong and does not play a decisive role, and there is a very significant negative expon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t capacity and the mercury emission concentration in the flue gas (P0.01). The removal efficiency (98.9%) of mercury from flue gas of power plant with CFB boiler combustion mode and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ulverized coal boiler with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and limestone gypsum wet desulfurization device. The rate was 67.5% (81.6%).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with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is more favorable to remove mercury from flue gas of power plant.
【作者單位】: 南京林業(yè)大學林學院;江蘇省環(huán)境應急與事故調(diào)查中心;江蘇省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環(huán)境保護部南京環(huán)境科學研究所;
【基金】: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2014FY110800) 江蘇省環(huán)境監(jiān)測科研基金(1121) 林業(yè)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201504406)
【分類號】:X77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永明,高翔;多功能煙氣處理裝置的試驗研究[J];廣西電力技術(shù);2000年02期

2 王少權(quán);趙少明;王輝;;秸桿發(fā)電煙氣處理技術(shù)探討[J];電力科技與環(huán)保;2011年01期

3 崔占忠;龍輝;龍正偉;陳冠益;;低低溫高效煙氣處理技術(shù)特點及其在中國的應用前景[J];動力工程學報;2012年02期

4 德永輿公,王德春;利用電子束處理煙氣[J];安全;1994年06期

5 張樹立,趙保路,,忻文娟;吸煙煙氣的細胞毒性作用和茶多酚保護作用的研究[J];中國環(huán)境科學;1996年05期

6 李艷芳;;活性焦煙氣聯(lián)合脫硫脫硝技術(shù)[J];煤質(zhì)技術(shù);2009年01期

7 郭謙;;煙氣處理濾物——飛灰的處理方法及處理工藝[J];天津科技;2009年03期

8 孫秀芬,周保森;煙氣對人體的危害及研究[J];石油化工環(huán)境保護;1997年03期

9 劉奕玲;一種煙氣凈化新工藝──煙氣冷凝凈化法[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shù);1995年04期

10 徐光清;回轉(zhuǎn)式陽極爐煙氣處理與節(jié)能及環(huán)保[J];有色冶金設計與研究;1998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龍輝;;低低溫高效煙氣處理技術(shù)發(fā)展應用及展望[A];第十三屆中國電除塵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孫成余;蔣榮生;張良紅;晏祥樹;趙紅梅;朱海成;唐順歡;;富氧頂吹煉鉛煙氣處理系統(tǒng)優(yōu)化升級[A];全國“十二五”鉛鋅冶金技術(shù)發(fā)展論壇暨馳宏公司六十周年大慶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3 戴偉華;;噴霧干燥吸收工藝處理焚燒煙氣的研究[A];第二屆固體廢物處理技術(shù)與工程設計全國學術(shù)會議專輯[C];2007年

4 張興旺;;三高生產(chǎn)條件下煙氣處理系統(tǒng)能力適應性研究與分析[A];第九屆全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冶煉煙氣治理專利技術(shù)推廣及三廢無害化處置研發(fā)技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5 王遠亞;劉中良;張克舫;;電廠煙氣后處理系統(tǒng)的熱力學分析[A];高等學校工程熱物理第十九屆全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13年

6 龍輝;;燃煤火電機組高效煙氣處理工藝路線選擇研究[A];2011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2011年

7 張波;;低濃度SO_2煙氣高效處理技術(shù)集成及創(chuàng)新[A];第九屆全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冶煉煙氣治理專利技術(shù)推廣及三廢無害化處置研發(fā)技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8 俞曉陽;;生活垃圾焚燒煙氣處理工藝[A];2014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shù)年會(第六章)[C];2014年

9 鞠希林;;BS930電收塵技術(shù)及高濃度煙氣處理對策[A];第九屆全國電除塵、第一屆脫硫?qū)W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1年

10 潘皓;胥學峰;高山;孫旭光;郭魯陽;宣小平;;煙氣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術(shù)綜述[A];山東電機工程學會發(fā)電單位會員“節(jié)水與環(huán)境保護”交流論文集[C];200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劉愛華 王永軍;齊魯石化煙氣處理引入新技術(shù)[N];中國化工報;2010年

2 王永軍;巧解脫硫再生煙氣處理難題[N];中國石化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周雁凌 季英德;電廠鋼廠可實現(xiàn)煙氣清潔排放[N];中國環(huán)境報;2013年

4 劉晨;用于煙氣、冷卻調(diào)質(zhì)和除塵的廢水處理方案[N];世界金屬導報;2007年

5 張化義;煉鋼煤氣凈化回收新技術(shù)[N];世界金屬導報;2010年

6 韓兆東 左秋明;有機催化處理煙氣一箭三雕[N];中國化工報;2011年

7 特約記者 梁峗;金川治理低濃度雜散煙氣[N];中國化工報;2011年

8 張根薪;城市生活垃圾的出路和選擇[N];中國環(huán)境報;2002年

9 泥客莊主;污泥豈能簡單一燒了之?[N];中國環(huán)境報;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崔秋凱;催化裂化煙氣硫轉(zhuǎn)移劑的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0年

2 邱廣亮;微生物法脫除工業(yè)煙氣二氧化硫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3 馬樂凡;液相絡合—鐵還原—酸吸收回收法脫除煙氣中NOx的研究[D];湘潭大學;2005年

4 智永婷;吸附法脫除煙氣中的二氧化硫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涂宏;電子式煙氣含濕量測量儀的設計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1年

2 盛鍇;危險廢物焚燒系統(tǒng)煙氣急冷塔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3 石麗娜;火電廠脫硫煙氣再熱后腐蝕性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6年

4 劉俊蘭;低濃度二氧化硫煙氣氧化鋅吸收與利用工藝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5 紀辛;垃圾焚燒煙氣半干法脫酸塔結(jié)構(gòu)優(yōu)化與流場數(shù)值模擬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6 吳銳;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fā)電廠煙氣主要成分分析與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09年

7 周澤;煙氣多污染物控制技術(shù)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5年

8 韓娟;基于LCA的垃圾焚燒廠煙氣處理技術(shù)評價[D];清華大學;2013年

9 彭偉雄;堿渣脫除煙氣中SO_2制備亞硫酸鈉的研究[D];湘潭大學;2008年

10 王永成;含氧煙氣中SO_2脫除的自由基及催化反應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33467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33467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e6f2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