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模擬土壤固相組分對平面和阻轉(zhuǎn)構型PCBs的吸附作用
本文關鍵詞:幾種模擬土壤固相組分對平面和阻轉(zhuǎn)構型PCBs的吸附作用 出處:《生態(tài)與農(nóng)村環(huán)境學報》2016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多氯聯(lián)苯類 黏土礦物 胡敏酸-黏土礦物復合體 生物質(zhì)炭 吸附
【摘要】:采用批平衡試驗方法,模擬了土壤的3種主要吸附活性組分〔K+飽和蒙脫石(K+-Mont)、胡敏酸-蒙脫石復合體(HA-Mont)和生物質(zhì)炭(BC)〕對2種構型的一氯代聯(lián)苯(PCBs)〔非共平面阻轉(zhuǎn)類2-氯聯(lián)苯(2-CB)和共平面類4-氯聯(lián)苯(4-CB)〕的吸附特性。結果表明:線性方程均能很好地擬合3種模擬土壤固相組分對多氯聯(lián)苯的吸附,2種PCBs的吸附分配系數(shù)(Kw)從大到小依次均為BC、HA-Mont和K+-Mont。通過不同溫度下吸附等溫線的熱力學分析,發(fā)現(xiàn)K+-Mont對PCBs的吸附驅(qū)動力主要為表面吸附作用和疏水作用,蒙脫石礦物的層間是重要吸附域;HA-Mont對PCBs的吸附驅(qū)動力主要為分配作用;而BC對PCBs的吸附域主要為芳香性微孔表面,表面和PCB分子間的π-π作用是吸附的主要驅(qū)動力。盡管2種PCBs的疏水性相近,共平面類4-CB在3種吸附劑上的吸附量均顯著大于阻轉(zhuǎn)類2-CB,原因主要為非共平面的2-CB的空間位阻效應阻礙了2-CB進入納米尺寸的蒙脫石礦物層間或BC的微孔吸附域,有機污染物分子的空間結構對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附遷移過程起重要作用。
[Abstract]:The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main adsorption active components ( K + saturated montmorillonite ( K + - )) , humic acid - montmorillonite complex ( HA - ) and biomass carbon ( BC ) on PCBs were simulated by batch - balance test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sorption driving force of the two PCBs was mainly surface adsorption and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
【作者單位】: 安徽師范大學國土資源與旅游學院;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土壤環(huán)境與污染修復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4130153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基金(41371480)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BK20131042)
【分類號】:X131.3
【正文快照】: 蒙脫石具有遇水膨脹、有較強的陽離子交換量(CEC)、比表面積大以及獨特的納米尺度層間空隙等結構特點,能強烈吸附多種類型污染物,對土壤環(huán)境中的有機污染遷移和歸趨有重要影響[1],由于價格低廉被廣泛應用于廢水處理、空氣凈化及垃圾防滲等領域[2]。長久以來土壤有機質(zhì)(SOM)被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Aquatic Ecotoxicology Research Group[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5年01期
2 吳嘉嘉;鄭明輝;高麗榮;付強;;中國大氣背景監(jiān)測點PCBs含量與分布研究[J];分析測試學報;2008年S1期
3 張志;齊虹;劉麗艷;楊萌;李一凡;;中國生產(chǎn)的多氯聯(lián)苯(PCBs)組分特征[J];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09年06期
4 蔣煜峰;王學彤;吳明紅;盛國英;傅家謨;;上海農(nóng)村及郊區(qū)土壤中PCBs污染特征及來源研究[J];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10年05期
5 王登閣;崔兆杰;傅曉文;殷永泉;許宏宇;;東營市孤島地區(qū)土壤中類二英類PCBs的污染特征[J];環(huán)境科學;2013年06期
6 張微;楊天雄;柯躍建;葛勇;丁華慧;徐達;;環(huán)境中PCBs的污染現(xiàn)狀和風險評估[J];能源環(huán)境保護;2013年05期
7 祁輝,李玉武,劉咸德,董亮,封躍鵬,吳忠祥;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法定量判別PCBs污染物類型[J];環(huán)境科學研究;2005年04期
8 孫紅斌;劉亞云;陳桂珠;;PCBs對紅樹林沉積物中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響[J];生態(tài)學報;2007年12期
9 ;Correlations of PCBs, DIOXIN, and PBDE with TSH in Children's Blood in Areas of Computer E-waste Recycling[J];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1年02期
10 彭萬壽;金重陽;楊興國;徐云川;邵春巖;;多氯聯(lián)苯(PCBs)焚燒工藝參數(shù)研究[J];環(huán)境科學動態(tài);1993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文龍;齊虹;馬萬里;劉麗艷;張志;張鳳;李一凡;;中國多介質(zhì)環(huán)境中PCBs的分布規(guī)律[A];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2011暨第六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Applications of the Quantum Chemistry Calculations on the Research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A];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2006暨第一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陳來國;許振成;張素坤;彭曉春;麥碧嫻;盛國英;傅家謨;;廣州市大氣中PCBs的初步研究[A];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2007暨第二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 in water from Songhua Basin,China[A];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2008暨第三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蔡銘偉;劉國瑞;鄭明輝;;模擬烹飪對食物中PCBs含量的影響[A];第六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大會暨環(huán)境科學儀器與分析儀器展覽會摘要集[C];2011年
6 史燁弘;胡建信;程愛雷;王強;方雪坤;廖紅云;;臺州地區(qū)Co-PCBs污染狀況研究[A];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2010暨第五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7 張志;李一凡;任南琪;;室內(nèi)空氣中PCBs污染狀況研究[A];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2007暨第二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劉龍元;黎華壽;賀鴻志;陳桂葵;林琳;;不同植物間作模式對作物——紅壤土體系中PCBs殘留的影響[A];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2009暨第四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James Li;;Primary CB-28 Emission and Residues in China Due to Their Use in Power Transformers and Capacities[A];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2011暨第六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10 ;Concurrent sampling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PCBs) in Chinese air and surface soil[A];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2008暨第三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中國WTO-TBT/SPS中心供稿;美國重新評定多氯化聯(lián)(二)苯(PCBs)的使用授權[N];中國國門時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靜;土壤中類二VA英和阻轉(zhuǎn)類PCBs分析方法、來源解析和分布規(guī)律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2 孫曉菲;京杭大運河蘇北段表層沉積物中PCBs分布特征及釋放規(guī)律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3年
3 趙U,
本文編號:13956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395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