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土壤典型有機污染物的水平和來源及其健康風險
本文關鍵詞:江西省土壤典型有機污染物的水平和來源及其健康風險 出處:《土壤通報》2016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有機氯農(nóng)藥 多環(huán)芳烴 源解析 健康風險評價
【摘要】:篩選有機氯農(nóng)藥(六六六和滴滴涕)和多環(huán)芳烴作為典型土壤有機污染物,以江西省為例,開展了污染評價、源識別以及健康風險評價研究。結(jié)果表明:(1)所有樣品中總六六六均未超過我國土壤環(huán)境質(zhì)量二級標準,有8個樣品中總滴滴涕超過該標準,另外,7.9%的樣品中總多環(huán)芳烴超過荷蘭土壤環(huán)境質(zhì)量標準中最高允許濃度閾值;(2)接近29%的樣品中六六六來自于當前林丹的使用,滴滴涕主要來源于近期輸入,而對于多環(huán)芳烴而言,其中66%的樣品中多環(huán)芳烴來源于石油源,34%的樣品來源于燃料燃燒;(3)有機氯農(nóng)藥和多環(huán)芳烴對人體健康的風險都在可接受的范圍內(nèi)。
[Abstract]:The results show that : ( 1 ) The total amount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all samples exceeds the standard in China ' s soil environment quality standard , and the total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the samples exceed the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threshold in the soil environment quality standard of the Netherlands ; ( 2 ) the total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the samples are more than the highest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threshold in the soil environment quality standard of the Netherlands ; ( 2 ) the samples of which 66 % are derived from petroleum sources ; and ( 3 ) the risks of the organic chloride pesticide and the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to human health are within acceptable ranges .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水科學研究院;北京師范大學資源學院;
【基金】:環(huán)保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基金(20150903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303069)資助
【分類號】:X53
【正文快照】: 董箐箐,李嬌,吳勁,滕彥國,楊潔.江西省土壤典型有機污染物的水平和來源及其健康風險[J].土壤通報,2016,47(6):1475-1484DONG Qing-qing,LI Jiao,WU Jin,TENG Yan-guo,YANG Jie.Levels,Sources and Health Risk of Typical Organic Pollutants in Soilsof Jiangxi Province[J].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小萍;姚檀棟;叢志遠;燕新梁;康世昌;張勇;;珠穆朗瑪峰地區(qū)土壤和植被中多環(huán)芳烴的含量及海拔梯度分布[J];科學通報;2006年21期
2 Staffan Lundstedt;Paul A.White;Christine L.Lemieux;Krista D.Lynes;Iain B.Lambert;Lars銉berg;Peter Haglund;Mats Tysklind;王麗平;;多環(huán)芳烴污染區(qū)域氧化多環(huán)芳烴的來源、遷移轉(zhuǎn)化和毒性危害[J];AMBIO-人類環(huán)境雜志;2007年06期
3 ;歐盟2010年正式限用多環(huán)芳烴[J];特種橡膠制品;2008年01期
4 劉廷鳳;陶丹丹;王磊;劉常志;顧陽;丁克強;;公路兩旁土壤中多環(huán)芳烴含量的測定[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1期
5 于國光;張志恒;葉雪珠;孫彩霞;袁玉偉;楊桂玲;;杭州市郊區(qū)表層土壤中的多環(huán)芳烴[J];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09年03期
6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huán)境學院陶澍研究團隊定量分析了我國居民多環(huán)芳烴呼吸暴露風險[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1期
7 王振;高云濤;劉曉海;;化工廠土壤多環(huán)芳烴分布特征及評價[J];環(huán)境科學導刊;2010年04期
8 劉增俊;滕應;黃標;李振高;駱永明;;長江三角洲典型地區(qū)農(nóng)田土壤多環(huán)芳烴分布特征與源解析[J];土壤學報;2010年06期
9 于國光;葉雪珠;趙首萍;張永志;張棋;王鋼軍;;杭州市郊區(qū)表層土壤中多環(huán)芳烴的風險分析[J];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11年05期
10 ;布達佩斯城市地區(qū)空氣中的多環(huán)芳烴[J];國外醫(yī)學參考資料(衛(wèi)生學分冊);197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于國光;張志恒;葉雪珠;袁玉偉;孫彩霞;楊桂玲;;杭州市郊區(qū)表層土壤中多環(huán)芳烴的風險分析[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2009年
2 杭維琦;薛光璞;;南京市環(huán)境空氣中多環(huán)芳烴的污染特征[A];中國環(huán)境保護優(yōu)秀論文集(2005)(下冊)[C];2005年
3 魏垠;高銘徽;郭良宏;;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測定多環(huán)芳烴及環(huán)境內(nèi)分泌干擾物[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6年
4 秦寧;朱櫻;徐福留;;白洋淀大氣多環(huán)芳烴的污染特征與沉降通量[A];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2009暨第四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陶澍;;從多環(huán)芳烴的排放、遷移與暴露說起[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9:環(huán)境污染與人體健康[C];2007年
6 馬靜;Yuichi Horii;程金平;王文華;Kurunthachalam Kannan;;電子電器廢棄物拆解地區(qū)中氯代多環(huán)芳烴的研究[A];第五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大會摘要集[C];2009年
7 劉金泉;吳明松;王麗;黃君禮;;二氧化氯對多環(huán)芳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A];二氧化氯研究與應用--2010二氧化氯與水處理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8 劉艷;張經(jīng)華;林金明;;多環(huán)芳烴檢測技術研究進展[A];2010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四卷)[C];2010年
9 胡健;張國平;劉,
本文編號:13945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394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