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溴化咪唑類離子液體對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多樣性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三種溴化咪唑類離子液體對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多樣性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離子液體 可培養(yǎng)微生物數量 酶活性 T-RFLP RT-PCR
【摘要】:離子液體被認為是化學性能優(yōu)良、環(huán)境友好的綠色溶劑,目前被應用于很多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然而,隨著其應用的增多,人們逐漸意識到離子液體并不是絕對的“綠色”,其進入到環(huán)境中也會對環(huán)境造成危害。研究不同離子液體對于不同介質的毒性,對于充實離子液體研究、完善離子液體結構-效應關系模型、指導工業(yè)生產中用毒性小的離子液體替代毒性大的離子液體,減輕其環(huán)境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土壤是一種動態(tài)變化的復雜系統(tǒng),某些特定因素的變化會影響其質量。在土壤環(huán)境質量評價體系中,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通常被作為指標來指示土壤的動態(tài)變化。土壤酶能夠催化多種反應和有機質代謝進程,能夠穩(wěn)定土壤結構,促進營養(yǎng)元素的循環(huán)、減輕污染物毒性,并為微生物和植物生命代謝提供能量。本研究選擇了三種不同碳鏈長度的典型溴化咪唑類離子液體[C_4mim]Br、[C_6mim]Br和[C_(10)mim]Br,其中[C_4mim]Br、[C_6mim]Br染毒濃度為0、1、10、100mg/kg,[C_(10)mim]Br染毒濃度為0、1、10、50mg/kg,以棕壤為試驗土壤,運用稀釋涂布平板法、分光光度法、末端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tài)性(T-RFLP)分析及實時熒光定量PCR(RT-PCR)技術,研究了離子液體染毒10、20、30和40天后,土壤中細菌、真菌、放線菌等可培養(yǎng)微生物的數量,脲酶、磷酸酶、β-葡糖苷酶等土壤功能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結構多樣性和土壤功能微生物氨氧化古菌(AOA)、氨氧化細菌(AOB)的群落數量變化。實驗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三種離子液體對土壤中細菌、真菌、放線菌數量都產生了抑制作用,[C_4mim]Br對土壤可培養(yǎng)微生物的抑制作用較小;三種微生物相比較,真菌在實驗第10天時受到三種液體的毒性作用較為明顯,存在顯著的劑量-效應抑制作用,且土壤中真菌數量在實驗第40天時都恢復到了對照水平;[C_(10)mim]Br對土壤可培養(yǎng)微生物的影響最大,且細菌、放線菌數量在實驗第40天都沒有恢復到對照水平。(2)[C_4mim]Br在實驗第10天對土壤脲酶活性產生了顯著的激活作用,隨實驗進行脲酶活性逐漸恢復至對照水平,甚至受到抑制作用。[C_6mim]Br和[C_(10)mim]Br都對脲酶活性產生了抑制,且呈顯著的劑量-效應關系。三種離子液體對土壤酸性磷酸酶、β-葡糖苷酶都產生了激活作用,隨著時間的延長和濃度的增大,[C_(10)mim]Br對土壤酸性磷酸酶和β-葡糖苷酶的激活作用逐漸減弱,處理后40天,[C_(10)mim]Br處理的土壤中β-葡糖苷酶受到抑制,且與對照相比產生了顯著差異。(3)應用T-RFLP技術,分析了離子液體[C_4mim]Br、[C_6mim]Br和[C_(10)mim]Br處理后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結構譜圖,選取譜圖中面積變化最大片段長度依次為91/92、138、141、148、292和400 bp,其對應的均屬為Bacteroides(擬桿菌)、Bacillus(芽孢桿菌)、Nocardioides(類諾卡氏菌)、Eubacterium(真細菌)、Mycobacterium(分枝桿菌)和Rhizobium(根瘤菌)。[C_4mim]Br、[C_6mim]Br和[C_(10)mim]Br的暴露使土壤中Shannon指數和Simpson指數降低,且影響程度隨碳鏈長度的增加而顯著。(4)在本試驗所設周期和濃度范圍內,三種離子液體處理組的AOB-amo A基因拷貝數均顯著降低,在實驗第40天都沒有恢復至對照水平;在本試驗所設測試時間和濃度內,除[C_4mim]Br土壤1mg/kg處理組外,其余各濃度處理組AOA-amo A基因拷貝數與對照相比均產生了顯著差異。離子液體對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的基因表達產生了不可恢復的抑制作用。(5)根據所有指標的變化綜合分析,[C_4mim]Br、[C_6mim]Br、[C_(10)mim]Br具有不同的碳鏈長度,其對土壤的生態(tài)學效應也呈現差異,其毒性大小順序為[C_(10)mim]Br[C_6mim]Br[C_4mim]Br。本課題研究的所有指標中,對離子液體的暴露最敏感的是土壤中AOA的基因拷貝數。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X171.5;X17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高云;趙繼陽;;對稱性咪唑類離子液體結構與熔點關系的探討[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3期
2 雷群芳,侯虞鈞;液體結構與熱導率模型[J];高;瘜W工程學報;2001年06期
3 趙繼陽;杜攀;謝玉忠;;關于一種新型咪唑類手性離子液體結構的理論研究[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4期
4 周清;;離子液體:綠色化工新寵[J];科學世界;2013年12期
5 軒小朋;常梁梁;張衡;王娜;;羧基功能化離子液體的酸性表征[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4期
6 王軍;吳國斌;楊許招;周曉微;;功能性離子液體的合成和性能研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4期
7 趙揚;行鵬飛;李仿;湯俊明;王鍵吉;;核磁共振技術研究咪唑類離子液體的結構[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4期
8 周倩;于淼;張秀玲;;離子液體對氬氣介質阻擋放電光譜的影響[J];光散射學報;2013年02期
9 趙忠奎,袁冰,李宗石,王桂茹,喬衛(wèi)紅,程侶伯;環(huán)境友好的離子液體及其在付-克反應中的應用[J];中國基礎科學;2004年01期
10 付海英;曹西艷;邢兆國;吳國忠;;離子液體[bmim][PF_6]對氧雜蒽酮光解行為的影響[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3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高金森;李鴻雁;王大喜;竇榮坦;劉靖疆;;烷基吡啶型離子液體結構性質的密度泛函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九屆全國量子化學學術會議暨慶祝徐光憲教授從教六十年論文摘要集[C];2005年
2 王勇;朱霄;張力群;高艷;李浩然;;內酰胺型離子液體的微觀結構特征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年會化學信息學與化學計量學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3 蔣子江;齊力;;含離子液體結構的低分子量電解質的結構表征[A];第十四屆全國波譜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6年
4 董嫻;謝輝;李梅;陳卓;;一種新型咪唑型手性離子液體的合成與表征[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1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5 竇榮坦;王大喜;高金森;劉靖疆;;氯化三烷基銨鹽離子液體結構性質的密度泛函計算[A];中國化學會第九屆全國量子化學學術會議暨慶祝徐光憲教授從教六十年論文摘要集[C];2005年
6 劉卉;陶國宏;張美芹;邵元華;寇元;;離子液體結構與電化學穩(wěn)定性的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6年
7 焦真;吳永良;王冠楠;吳有庭;張志炳;;用于CO2吸收的新型離子液體的合成[A];第三屆全國化學工程與生物化工年會論文摘要集(上)[C];2006年
8 王大喜;王鵬;高金森;董坤;徐春明;劉靖疆;;烷基三氯化鋁咪唑鹽離子液體結構和紅外光譜的模擬計算[A];中國化學會第九屆全國量子化學學術會議暨慶祝徐光憲教授從教六十年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王大喜;竇榮坦;高金森;劉靖疆;;烷基三氯化鋁季銨鹽離子液體結構的模擬計算[A];中國化學會第九屆全國量子化學學術會議暨慶祝徐光憲教授從教六十年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王慧勇;張士彪;王鍵吉;;離子液體[C_nmim]Br(n=8,10,12)在二甲亞砜中的體積性質[A];河南省化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本報記者 李曉巖;離子液體:為化工注入新鮮血液[N];中國化工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仝宇;離子液體液相體系萃取金鈀鉑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2 王懷有;系列含鎂類離子液體性質、結構及電化學行為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青海鹽湖研究所);2014年
3 單海霞;新型烷基咪唑離子液體的合成及應用[D];江南大學;2010年
4 劉崴崴;纖維素在離子液體中的溶解與紡絲成形[D];東華大學;2008年
5 于桂琴;離子液體的合成及其摩擦學性能的研究[D];蘭州大學;2007年
6 康麗琴;基于功能離子液體的高效平行純化與可回收催化劑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7 陳玉娟;水溶液中離子液體與單糖的相互作用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1年
8 魏小鋒;離子液體結構及催化反應機理的理論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9 蔣棟;離子液體的構效關系及其在有機合成中的拓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舒楊;基于離子液體萃取分離蛋白質的研究[D];東北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強;酸性功能化咪唑離子液體的合成及應用[D];新疆大學;2015年
2 孫云雨;螯合型有機膦功能化離子液體的合成、結構表征及性質研究[D];寧波大學;2015年
3 黃春慧;咪唑陰離子型離子液體的性質及其在Michael加成反應中的應用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4年
4 趙浩巖;功能化離子液體中CO_2與甲醇活化及轉化的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年
5 王曉文;磺酸功能化離子液體酸性與結構的關系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5年
6 蔣永飛;聚醚羰基銠離子液體制備表征及催化作用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6年
7 付紹輝;工業(yè)用離子液體溶劑的計算機輔助選擇[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8 孫雅釵;離子液體吸收CO_2的量子化學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6年
9 卜曉雪;離子液體的極性測定及估算[D];遼寧大學;2016年
10 費騰;新型二氰胺類自燃離子液體的合成及性質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2475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247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