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水制備阻燃級氫氧化鎂新工藝研究
本文關鍵詞:鹵水制備阻燃級氫氧化鎂新工藝研究
【摘要】:我國鹽湖數量多,鹽湖鹵水豐富,鹵水中含有的組分達到60多種,鎂作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使我國具有豐富的鎂資源,然而對鎂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卻很少,既浪費資源,也對環(huán)境產生了危害。充分利用鹽湖中的鎂資源,將其轉化為附加值高的阻燃級氫氧化鎂,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而采用一般沉淀法制備得到的用來做阻燃劑的氫氧化鎂,存在過濾困難、易團聚、與高分子材料混合相容性差等不足,針對以上問題經常采用水熱法,在高溫高壓的環(huán)境下對其改性。因此,本文提出了在非高溫高壓的條件下采用沉淀轉化法來制備氫氧化鎂,并在該方法的基礎上對其加入改性劑進行改性,從而使氫氧化鎂的過濾性和分散性得到改善。本文的實驗內容如下:1、對采用沉淀法制備氫氧化鎂的過程進行理論研究,分析了氫氧化鎂的成核過程和生長過程以及制備過程中團聚的產生原因及團聚的減弱,并將普通沉淀法與沉淀轉化法對氫氧化鎂過濾性和分散性的影響進行對比。2、采用沉淀轉化法制備氫氧化鎂,并考察了氯化鎂溶液濃度、攪拌速率、反應溫度、老化時間及超聲條件對氫氧化鎂的分散性和表面極性的影響。結果表明:取氯化鎂的濃度1.5mol/L,攪拌速率400r/min,反應溫度90℃,老化時間6h,滴加氫氧化鈉后進行超聲的條件,可以得到分散性好、表面極性較低的氫氧化鎂。3、在采用沉淀轉化法的基礎上,考察了表面活性劑和液體石蠟體系對氫氧化鎂改性,以及改性工藝條件對其表面極性和分散性的影響。實驗得出:在液體石蠟體系中,石蠟可以多次回收利用,取改性溫度90℃,老化時間6h,液體石蠟含量35%的條件可以得到厚度較大、分散性良好的氫氧化鎂。加入不同表面活性劑對其改性,得出硬脂酸對其改性效果較佳,并在加入硬脂酸的條件下得出,采用滴加NaOH后加入硬脂酸的改性方式和采用表面活性劑復配的改性方式,可以明顯提高對氫氧化鎂的改性效果,并研究了加入硬脂酸時的最佳改性條件為:攪拌速率300r/min,改性時間4h,改性劑添加量5%,改性溫度80℃。
【關鍵詞】:氫氧化鎂 沉淀轉化法 阻燃劑 改性 分散度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化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Q132.2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5
- 第一章 緒論15-27
- 1.1 阻燃劑概述15-17
- 1.1.1 阻燃劑簡介15
- 1.1.2 阻燃劑種類15-17
- 1.2 鎂資源概況17-18
- 1.2.1 鎂資源簡介17
- 1.2.2 鎂資源開發(fā)現(xiàn)狀17-18
- 1.3 氫氧化鎂簡介及用途18-19
- 1.3.1 氫氧化鎂簡介18
- 1.3.2 氫氧化鎂用途18-19
- 1.4 氫氧化鎂阻燃劑19-21
- 1.4.1 氫氧化鎂阻燃機理19
- 1.4.2 氫氧化鎂制備方法19-21
- 1.5 氫氧化鎂的表面改性分析21-22
- 1.5.1 改性方法分類22
- 1.5.2 改性劑種類22
- 1.6 氫氧化鎂阻燃劑在國內外的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22-24
- 1.6.1 國內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22-23
- 1.6.2 國外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23-24
- 1.7 本論文研究意義和內容24-27
- 1.7.1 論文研究意義和目的24
- 1.7.2 論文研究內容24-27
- 第二章 制備氫氧化鎂理論研究27-35
- 2.1 制備氫氧化鎂理論分析27-28
- 2.2 晶核的生成和長大28-29
- 2.3 氫氧化鎂制備過程中團聚的產生與消除分析29-31
- 2.3.1 團聚的產生30
- 2.3.2 團聚的消除30-31
- 2.4 實驗方法對氫氧化鎂過濾性和分散性影響31-32
- 2.5 氫氧化鎂純度分析32-35
- 第三章 氫氧化鎂的制備35-51
- 3.1 實驗藥品及設備35-36
- 3.1.1 實驗藥品35
- 3.1.2 實驗設備35-36
- 3.2 實驗方案36-37
- 3.2.1 工藝流程圖36-37
- 3.2.2 實驗裝置圖37
- 3.3 實驗原理和步驟37-38
- 3.3.1 實驗原理37
- 3.3.2 實驗步驟37-38
- 3.4 分析表征38-39
- 3.4.1 XRD分析38
- 3.4.2 SEM分析38
- 3.4.3 熱重分析38-39
- 3.5 結果與討論39-49
- 3.5.1 氯化鎂濃度對氫氧化鎂的影響39-41
- 3.5.2 轉速對氫氧化鎂的影響41-43
- 3.5.3 溫度對氫氧化鎂的影響43-45
- 3.5.4 老化時間對氫氧化鎂的影響45-47
- 3.5.5 超聲對氫氧化鎂的影響47-49
- 3.5.6 熱穩(wěn)定性分析49
- 3.6 小結49-51
- 第四章 氫氧化鎂的改性51-81
- 4.1 實驗原料與設備51-52
- 4.1.1 實驗原料51
- 4.1.2 實驗設備51-52
- 4.2 實驗方案52-53
- 4.2.1 工藝流程圖52-53
- 4.2.2 實驗裝置圖53
- 4.2.3 改性步驟53
- 4.3 分析表征53-54
- 4.3.1 紅外光譜分析53-54
- 4.3.2 沉降性能測定54
- 4.3.3 吸油度測定54
- 4.4 石蠟體系對氫氧化鎂改性54-63
- 4.4.1 石蠟回收次數對氫氧化鎂的影響54-56
- 4.4.2 溫度對氫氧化鎂改性影響56-57
- 4.4.3 老化時間對氫氧化鎂的影響57-60
- 4.4.4 石蠟含量對氫氧化鎂的影響60-62
- 4.4.5 FT-IR分析62
- 4.4.6 熱穩(wěn)定性分析62-63
- 4.5 表面活性劑對氫氧化鎂改性63-78
- 4.5.1 不同種類表面活性劑改性氫氧化鎂63-65
- 4.5.2 改性方式對氫氧化鎂的影響65-67
- 4.5.3 表面活性劑復配對氫氧化鎂的影響67-69
- 4.5.4 轉速對氫氧化鎂的影響69-71
- 4.5.5 改性時間對氫氧化鎂的影響71-73
- 4.5.6 改性劑添加量不同對氫氧化鎂的影響73-75
- 4.5.7 改性溫度對氫氧化鎂的影響75-77
- 4.5.8 FT-IR分析77-78
- 4.5.9 熱穩(wěn)定性分析78
- 4.6 小結78-81
-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81-83
- 5.1 結論81-82
- 5.2 展望82-83
- 參考文獻83-87
- 致謝87-89
- 作者和導師簡介89-90
- 附件90-9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鵬飛;用于合成纖維的分散性染料[J];化學世界;1963年09期
2 ;分散性染料工藝配方改革[J];上海紡織科技動態(tài);1978年06期
3 顧莉英;;西德1983年用于建筑的分散性涂料的生產情況[J];化學建材通訊;1985年01期
4 章杰;;提高顏料分散性的新技術[J];涂料工業(yè);1987年04期
5 張根生;趙全;李繼光;岳曉霞;;影響大豆分離蛋白分散性因素的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6年03期
6 ;分散性染料印刷標牌工藝[J];儀器制造;1981年02期
7 田濤;電鍍鋅鋼絲鋅層重量分散性研究[J];金屬制品;1989年02期
8 王平,宋蘭花,黃毓禮;非水介質中磁粉對吸附質的吸附量與分散性的關系[J];北京化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0年01期
9 杜偉坊;杜海清;;高鋁質電瓷材料的強度分散性研究[J];電瓷避雷器;1990年06期
10 王岳俊;周康根;蔣志剛;;加料方式對超細氧化亞銅粉體分散性與粒度穩(wěn)定性的影響[J];無機材料學報;2012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熊華鋒;姚衛(wèi)星;;復合材料疲勞分散性和強度分散性關系[A];第十四屆全國疲勞與斷裂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廖明義;張偉清;單薇;;蒙脫土的表面修飾及其在非極性溶劑中分散性的研究[A];納米材料與技術應用進展——第四屆全國納米材料會議論文集[C];2005年
3 張暉;孫明清;李卓球;;水泥基復合材料中碳纖維的分散性研究[A];第五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Ⅱ[C];2004年
4 彭俊;昝菱;;納米二氧化鈦的分散性研究[A];第四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5 王長江;姚衛(wèi)星;;飛機載荷分散性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疲勞與斷裂學術會議摘要及論文集[C];2010年
6 李小紅;劉峰;張治軍;黨鴻辛;王樹鑾;;可分散性SiO_2納米微粒的結構及摩擦學性能[A];第十三屆全國電子顯微學會議論文集[C];2004年
7 董世運;涂偉毅;徐濱士;;復合電解質溶液中納米SiO_2顆粒分散性及其表面動電電位[A];中國顆粒學會2004年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會議文集[C];2004年
8 戴晉明;王淑花;高向華;魏麗喬;許并社;;納米SiO_2復合抗菌材料分散性的研究[A];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進展——全國第三屆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會議論文集(下卷)[C];2003年
9 張榮波;許崇海;馮日美;肖光春;;Al_2O_3/TiC_(0.7)N_(0.3)及ZrO_2/TiC_(0.7)N_(0.3)兩相納米復合粉體懸浮液分散性的研究[A];《硅酸鹽學報》創(chuàng)刊50周年暨中國硅酸鹽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10 萬剛強;李東祥;侯萬國;;聚乙二醇修飾的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的形貌和分散性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十三屆膠體與界面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蔣霖;分散性產險產品營銷渠道探析[N];中國企業(yè)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培;碳納米管的分散性研究及其與聚乙烯醇復合纖維的制備[D];蘇州大學;2015年
2 來慶存;NR/炭黑復合材料炭黑分散性與動態(tài)性能的關系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5年
3 郭尚振;EPDM/ZDMA復合材料的制備、結構與性能的表征[D];青島科技大學;2016年
4 淡小敏;納米銻粉作為潤滑油添加劑的分散性與摩擦性能的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6年
5 劉明;鹵水制備阻燃級氫氧化鎂新工藝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6年
6 熊華鋒;復合材料疲勞分散性與強度分散性的關系[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7 趙多;水熱合成法制備氧化鋯及分散性的研究[D];遼寧科技大學;2014年
8 冒愛琴;超細二氧化鈦的表面處理及其在水中分散性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4年
9 江柯敏;球狀及其它新型炭材料的制備與表征[D];暨南大學;2007年
10 楊林江;聚苯胺修飾碳載體擔載Pd催化劑分散性與穩(wěn)定性DFT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8296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gong/829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