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化工論文 >

電鍍廢水處理工藝優(yōu)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6-20 14:03

  本文關鍵詞:電鍍廢水處理工藝優(yōu)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電鍍行業(yè)是當今全球三大污染工業(yè)之一,其產生的廢水具有極大的毒性和危害性。本文以廣東清遠市某電鍍工業(yè)園的電鍍廢水為研究對象,該電鍍工業(yè)園廢水出水指標COD、Cu~(2+)、Ni~(2+)、CN~-、Cr~6+均不能穩(wěn)定達到國家頒布的《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0-2008)。本課題對其廢水處理工藝進行了優(yōu)化研究,以使其可以在成本投入較低的情況下穩(wěn)定達標排放。本文設計研發(fā)了四套優(yōu)化工藝。 優(yōu)化工藝(I)——鐵屑應用于電鍍污泥減量工藝優(yōu)化研究。在酸性廢水中投加鐵屑,廢水的pH值明顯上升,產生的Fe(2+)隨著原水的酸度的增加而增多。投加鐵屑后的酸性廢水可以處理含鉻廢水,同時減少石灰和硫酸亞鐵投加量,進而減少污泥產生量。 優(yōu)化工藝(II)——電鍍廢水分流處理及最佳工藝參數(shù)優(yōu)化研究。將原有混合處理改為分流處理,共分為三股廢水,分別為含氰廢水、含鉻廢水和含鎳銅廢水。采用硫酸亞鐵-石灰法去除六價鉻離子,,投料比m(FeSO_47H_2O):m(Cr6+)=20:1,初始pH值為3~4,沉淀pH值為10;采用堿性氯化法去除氰離子,部分氧化反應pH值和m(NaClO):m(CN-)分別為11和3:1,完全氧化反應pH值和m(NaClO):m(CN-)分別為8和10.76:1;采用硫酸亞鐵-多級化學沉淀法去除鎳、銅離子,分三段反應進行:硫酸亞鐵破絡反應、石灰法沉淀反應、硫化物沉淀反應pH值分別為3、9~10、10,投料比m(FeSO47H2O):m(Cu~(2+))、m(FeSO_47H_2O):m(Ni~(2+))、m(Na_2S9H2O):m(Cu~(2+))分別為9.72:1、7.68:1、3.81:1。在最佳工藝條件下,出水六價鉻、氰、銅、鎳離子均穩(wěn)定達標,去除率達到99%以上,去除效果明顯。 優(yōu)化工藝(III)——曝氣生物濾池(BAF)深度處理優(yōu)化研究。試驗結果表明BAF對CN~-、Cu~(2+)和COD具有穩(wěn)定的去除效果。對于有效容積為3L的BAF反應器,最佳進水流量為2L/H,即停留時間為1.5小時,此時,CN-、Cu~(2+)和COD的去除率分別超過80%、50%和60%,在進水CN~-、Cu~(2+)和COD不大于1.5mg/L、1mg/L、200mg/L時,可以穩(wěn)定達標。綜合CN-、Cu~(2+)和COD的處理效果,BAF在第14天之后掛膜成功。而對于設計進水量為25m~3/h的BAF工程系統(tǒng),處理效果與實驗室研究所得基本一致,同時,漂水投加量從8‰(總的漂水投加量與含氰廢水的體積比)降至6‰,硫化鈉投加量由2‰(Na2S9H2O投加量與含鎳銅廢水的體積比)降至0.5‰。達到了既降低成本又使出水有機物COD達標的目的。 優(yōu)化工藝(IV)——曝氣生物濾池(BAF)放置位置優(yōu)化研究。出水達標的情況下,通過改變BAF的放置位置繼續(xù)減少運行成本。7mg/L為BAF中微生物所能承受的CN-濃度的最高極限值,此時需要投加3‰的漂水,才可以將CN-平均濃度為65mg/L的原水去除到7mg/L左右,經(jīng)BAF生化處理后,CN-去除率達到65%,出水CN-濃度為2.3mg/L。而在COD達標的情況下,需要投加1.5‰的漂水即可將平均濃度為2.3mg/L的CN-處理后達標排放。即總共只需要4.5‰的漂水,相比優(yōu)化工藝(III)減少了1.5‰的漂水投加量,而相比優(yōu)化工藝(II)則減少了3.5‰的漂水成本,將近一半。
【關鍵詞】:電鍍廢水 重金屬 氰化物 有機物 曝氣生物濾池 工藝優(yōu)化
【學位授予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X781.1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一章 緒論13-40
  • 1.1 國內外電鍍行業(yè)及其廢水處理現(xiàn)狀13-14
  • 1.2 電鍍廢水的來源、特性、分類及危害14-16
  • 1.2.1 電鍍廢水的來源14
  • 1.2.2 電鍍廢水的特性14
  • 1.2.3 電鍍廢水的分類14
  • 1.2.4 電鍍廢水的危害14-16
  • 1.3 電鍍廢水達標排放指標與標準16-18
  • 1.3.1 水質指標16
  • 1.3.2 水質標準16-18
  • 1.4 電鍍廢水傳統(tǒng)處理方法——物理化學法18-32
  • 1.4.1 含氰廢水物理化學處理法18-21
  • 1.4.2 含鉻廢水物理化學處理法21-25
  • 1.4.3 含銅廢水物理化學處理法25-27
  • 1.4.4 含鎳廢水物理化學處理方法27-28
  • 1.4.5 電鍍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物理化學處理方法28-32
  • 1.5 電鍍廢水新型處理方法——生物處理32-37
  • 1.5.1 生物處理法基本原理及特點32
  • 1.5.2 含氰廢水的生物處理32-34
  • 1.5.3 含鉻廢水的生物處理34-35
  • 1.5.4 含鎳廢水的生物處理35-36
  • 1.5.5 含銅廢水的生物處理36
  • 1.5.6 電鍍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生物處理36-37
  • 1.6 研究背景、目的及內容37-39
  • 1.6.1 研究背景37
  • 1.6.2 研究目的37-38
  • 1.6.3 研究內容38-39
  • 1.7 本課題創(chuàng)新之處39-40
  • 第二章 試驗方法與內容40-44
  • 2.1 原水水質及排放標準40
  • 2.2 試驗主要藥劑40-41
  • 2.3 主要構筑物與設備參數(shù)41-42
  • 2.4 試驗儀器與設備42
  • 2.5 檢測項目和測試分析方法42
  • 2.6 試驗內容42-43
  • 2.7 本章小結43-44
  • 第三章 鐵屑應用于電鍍污泥減量工藝優(yōu)化研究44-50
  • 引言44
  • 3.1 試驗方法與原理44
  • 3.2 試驗水質44-45
  • 3.3 試探性試驗45-46
  • 3.4 系統(tǒng)性試驗46-49
  • 3.4.1 pH 值和 Fe~(2+)隨反應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46-47
  • 3.4.2 鉻離子的去除對比試驗47-49
  • 3.5 工程適用性探討49
  • 3.6 本章小結49-50
  • 第四章 電鍍廢水分流處理及最佳工藝參數(shù)優(yōu)化研究50-70
  • 4.1 電鍍工藝園污水處理廠原有廢水處理工藝流程圖及工藝說明50-51
  • 4.1.1 原有工藝流程圖50
  • 4.1.2 原有工藝說明50-51
  • 4.2 鉻離子去除試驗研究51-55
  • 4.2.1 硫酸亞鐵還原 Cr~(6+)機理51-52
  • 4.2.2 試驗水質52
  • 4.2.3 FeSO_47H_2O 投加量對 Cr~(6+)去除效果的影響52-53
  • 4.2.4 不同階段 pH 值對除鉻處理效果的影響53-54
  • 4.2.5 鉻離子去除試驗總結54-55
  • 4.3 破氰試驗研究55-58
  • 4.3.1 堿性氯化機理55
  • 4.3.2 試驗水質55
  • 4.3.3 漂水投加量對破氰處理效果的影響55-56
  • 4.3.4 pH 值對破氰處理效果的影響56-57
  • 4.3.5 反應時間對破氰處理效果的影響57-58
  • 4.3.6 破氰試驗研究總結58
  • 4.4 鎳、銅離子的去除試驗研究58-65
  • 4.4.1 硫酸亞鐵——多級化學沉淀法去除機理59
  • 4.4.2 試驗水質59
  • 4.4.3 pH 值對鎳、銅離子去除效果的影響59-62
  • 4.4.4 FeSO_47H_2O 投加量對鎳、銅離子去除效果的影響62-63
  • 4.4.5 Na_2S 9H_2O 投加量對銅離子去除效果的影響63-65
  • 4.4.6 鎳、銅離子去除試驗研究總結65
  • 4.5 優(yōu)化工藝(Ⅱ)流程圖及工藝說明65-67
  • 4.5.1 工藝流程圖65-66
  • 4.5.2 工藝說明66-67
  • 4.6 優(yōu)化工藝(Ⅱ)工程實踐67-69
  • 4.7 本章小結69-70
  • 第五章 曝氣生物濾池(BAF)深度處理優(yōu)化研究70-87
  • 引言70-71
  • 5.1 試驗裝置71
  • 5.2 曝氣生物濾池概述71-74
  • 5.3 試驗水質74
  • 5.4 最佳進水流量的確定74-78
  • 5.4.1 不同進水流量對 CN~-去除的影響74-76
  • 5.4.2 不同進水流量對 COD 去除的影響76-77
  • 5.4.3 不同進水流量對 Cu~(2+)、Ni~(2+)、Cr~(6+)去除的影響77-78
  • 5.5 在最佳進水流量下的污染物隨時間的去除規(guī)律78-82
  • 5.5.1 在最佳進水流量下 COD 隨時間的去除規(guī)律79-80
  • 5.5.2 在最佳進水流量下 CN~-隨時間的去除規(guī)律80-81
  • 5.5.3 在最佳進水流量下 Cu~2+隨時間的去除規(guī)律81-82
  • 5.6 曝氣生物濾池深度處理試驗總結82
  • 5.7 優(yōu)化工藝(Ⅲ)流程圖及工藝說明82-84
  • 5.7.1 工藝流程圖82-83
  • 5.7.2 工藝說明83-84
  • 5.8 優(yōu)化工藝(Ⅲ)工程實踐84-86
  • 5.9 本章小節(jié)86-87
  • 第六章 曝氣生物濾池(BAF)放置位置優(yōu)化研究87-93
  • 引言87
  • 6.1 BAF 對不同濃度進水中的 CN~-去除效果研究87-88
  • 6.2 在 COD 達標的情況下漂水投加量對破氰的影響88-89
  • 6.3 曝氣生物濾池放置位置試驗總結89-90
  • 6.4 優(yōu)化工藝(Ⅳ)流程圖及工藝說明90-91
  • 6.4.1 工藝流程圖90
  • 6.4.2 工藝說明90-91
  • 6.5 優(yōu)化工藝(Ⅳ)工程實踐91-92
  • 6.6 本章小結92-93
  • 結論與展望93-97
  • 參考文獻97-103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103-104
  • 致謝104-105
  • 附件10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佑榮;蔡文舉;徐玉福;胡獻國;;含錫、鎳、銅、鋅離子廢水的處理[J];安徽化工;2009年05期

2 何寶燕,尹華,彭輝,葉錦韶,盧顯妍,楊峰,張娜;酵母融合菌-活性污泥曝氣處理含鎳廢水研究[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05年04期

3 張少峰;胡熙恩;;脈沖電解法處理含鎳廢水[J];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2011年11期

4 俞勇梅,周渝生,夏曙演,白凌,張曉旗,李福德,李昕;生物法治理寶鋼2030mm冷軋混合含鉻廢水的條件選擇[J];寶鋼技術;2005年03期

5 宋揚;汪曉軍;麥均生;;Fenton氧化-好氧接觸工藝處理高濃度硫酸鹽的LAS廢水[J];日用化學工業(yè);2008年01期

6 賈鑄勝;含鉻電鍍廢水的化學處理法[J];材料保護;2001年11期

7 歐陽深耕,王曉光,楊永江,羅勇,楊青仙;用無機膜處理含鎳廢水[J];電鍍與環(huán)保;2002年03期

8 付丹;;離子交換技術與鍍鎳廢水處理[J];電鍍與環(huán)保;2006年03期

9 彭昌盛,盧壽慈,徐玉琴,宋存義;電鍍廢水處理過程中的二次污染[J];電鍍與涂飾;2002年02期

10 吳成寶;胡小芳;羅韋因;徐金來;;淺談鐵氧體法處理電鍍含鉻廢水[J];電鍍與涂飾;2006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姜鳴;電鍍廢水中有機污染物處理達標排放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9年

2 賴日坤;電鍍廢水中有機污染物處理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09年

3 劉世德;綜合電鍍廢水化學處理方法的預處理工藝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電鍍廢水處理工藝優(yōu)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6581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gong/46581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11e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