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化工論文 >

準東煤中鈉的固定及灰熔融特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20 13:12

  本文關鍵詞:準東煤中鈉的固定及灰熔融特性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減少準東煤燃燒過程中鈉的釋放對其大規(guī)模利用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選擇常見的硅鋁礦物高嶺土、礬土和硅藻土作為準東煤添加劑摻燒,研究了不同摻混比例、不同燃燒溫度下添加劑對NaCl、Na2SO4、NaOH以及準東煤中鈉的固定效果。結(jié)果顯示:高嶺土對含鈉礦物及準東煤中鈉的固定效果最好,原因為高嶺土同時含有硅、鋁元素;固鈉率隨添加劑比例升高而增大,隨著加熱溫度升高略微下降,主要是由于反應物濃度減小、燒結(jié)等原因。選擇固鈉效果最好的高嶺土添加劑作為研究對象,研究了不同摻燒比例下準東煤灰熔融特性的變化,并結(jié)合XRD圖譜和三元相圖研究了煤灰熔融特性的變化及高溫下煤灰礦物質(zhì)演化規(guī)律。實驗結(jié)果表明:煤灰熔融特性變化主要是由于灰中硅鈣石、鈣黃長石和鈣長石礦物比例的變化導致了低溫共熔現(xiàn)象引起;當摻混比例為2%時利于固態(tài)排渣,摻混比例為3-4%時有利于液體排渣。配煤燃燒是另一種減少準東煤中鈉釋放的重要手段。選擇準格爾煤作為準東煤的摻燒煤種,研究了不同摻混比例、不同燃燒溫度下對準東煤中鈉的固定效果,同時對不同摻燒比例下準東煤灰熔融特性的變化及高溫下煤灰礦物質(zhì)演化規(guī)律進行分析。實驗結(jié)果顯示:準東煤摻燒準格爾煤后表現(xiàn)出較強的固鈉效果,固鈉率隨著摻燒比例的升高而增大,隨著溫度升高逐漸下降;煤灰熔點先下降后升高,主要是由于鈣黃長石、透輝石、鎂硅鈣石、磁鐵礦四種種礦物發(fā)生了劇烈的低溫共熔現(xiàn)象;當摻混比例在3%時有利于液態(tài)排渣,而固態(tài)排渣爐應選擇摻混5%以上準格爾煤。采用布谷鳥算法優(yōu)化BP神經(jīng)網(wǎng)絡,建立了CSBP煤灰變形溫度預測模型,對單煤、煤摻添加劑和配煤樣本的變形溫度進行預測,并利用準東煤摻燒高嶺土、準格爾后煤灰變形溫度對模型進行了驗證。研究發(fā)現(xiàn),CSBP模型較BP模型對煤灰變形溫度的預測更加精準;相比單煤預測而言,煤摻添加劑及配煤的預測誤差都有明顯的增加;CSBP模型對準東煤摻燒高嶺土和摻燒準格爾煤的煤灰變形溫度同樣可以進行相對準確的預測。
【關鍵詞】:準東煤 固鈉 添加劑 配煤 灰熔點 低溫共熔 煤灰變形溫度預測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Q531
【目錄】:
  • 致謝4-5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緒論11-23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11-14
  • 1.1.1 煤炭能源利用現(xiàn)狀11
  • 1.1.2 準東煤的重要性11-12
  • 1.1.3 準東煤質(zhì)特征12
  • 1.1.4 準東煤利用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12-14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4-21
  • 1.2.1 煤中鈉的賦存形態(tài)14
  • 1.2.2 煤燃燒過程中鈉的釋放及遷移過程14-17
  • 1.2.3 煤灰熔融特性影響因素17-19
  • 1.2.4 添加劑、配煤對煤灰熔融特性影響19-20
  • 1.2.5 煤灰熔點預測20-21
  • 1.3 本文研究內(nèi)容21-23
  • 2 實驗儀器、方法及材料23-32
  • 2.1 樣品中鈉含量測量方法23-24
  • 2.1.1 主要儀器介紹23-24
  • 2.1.2 實驗方法介紹24
  • 2.2 低溫灰制樣24-25
  • 2.2.1 主要儀器介紹24-25
  • 2.2.2 實驗方法介紹25
  • 2.3 高溫灰制樣25-26
  • 2.4 灰熔融特性檢測26-27
  • 2.4.1 主要儀器介紹26
  • 2.4.2 實驗方法介紹26-27
  • 2.5 煤中礦物成分分析方法27-29
  • 2.6 三元相圖29-30
  • 2.7 Factsage軟件介紹30
  • 2.8 實驗煤種及添加劑30-32
  • 3 硅鋁添加劑對含鈉礦物及準東煤中鈉的固定32-42
  • 3.1 引言32
  • 3.2 實驗方法32-33
  • 3.2.1 低溫灰化實驗32-33
  • 3.2.2 含鈉礦物質(zhì)摻燒添加劑固鈉實驗33
  • 3.2.3 準東煤摻燒三種添加劑固鈉實驗33
  • 3.2.4 高溫灰鈉含量測量33
  • 3.3 結(jié)果與討論33-40
  • 3.3.1 準東原煤低溫灰礦物分析33-34
  • 3.3.2 不同添加劑對NaCl的固定效果34-36
  • 3.3.3 不同添加劑對Na_2SO_4的固定效果36-37
  • 3.3.4 不同添加劑對NaOH的固定效果37-38
  • 3.3.5 不同添加劑對準東煤中鈉的固定效果38-40
  • 3.4 本章小結(jié)40-42
  • 4 準東煤摻燒高嶺土對灰熔融特性影響42-49
  • 4.1 引言42
  • 4.2 實驗方法42-43
  • 4.2.1 煤灰熔融特性實驗42
  • 4.2.2 煤灰礦物高溫激冷實驗42-43
  • 4.3 不同比例高嶺土添加劑對煤灰熔融特性的影響43-47
  • 4.3.1 不同摻混比例下煤灰熔融特性分析43-44
  • 4.3.2 高溫下煤灰礦物演變過程44-46
  • 4.3.3 三元相圖分析46-47
  • 4.4 固鈉率與灰熔融特性對比分析47-48
  • 4.5 本章小結(jié)48-49
  • 5 準東煤摻燒準格爾煤對固鈉率及灰熔融特性影響49-60
  • 5.1 引言49
  • 5.2 實驗方法49-50
  • 5.2.1 準東煤摻燒準格爾煤固鈉實驗49-50
  • 5.2.2 準東煤摻混準格爾煤灰熔融特性實驗50
  • 5.2.3 煤灰礦物高溫激冷實驗50
  • 5.3 準格爾煤固鈉效果分析50-51
  • 5.4 煤灰熔融特性變化51
  • 5.5 高溫下煤灰礦物質(zhì)轉(zhuǎn)化過程51-56
  • 5.6 Factsage模擬低溫共熔過程56-59
  • 5.6.1 準東煤灰低溫共熔過程56-58
  • 5.6.2 DG3混煤灰低溫共熔過程58
  • 5.6.3 固鈉率與灰烙融特性對比分析58-59
  • 5.7 本章小結(jié)59-60
  • 6 基于布谷鳥算法與BP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煤灰變形溫度預測60-71
  • 6.1 引言60
  • 6.2 CSBP算法模型介紹60-62
  • 6.2.1 BP神經(jīng)網(wǎng)絡60-61
  • 6.2.2 布谷鳥搜索(CS)算法61
  • 6.2.3 布谷鳥BP神經(jīng)網(wǎng)絡(CSBP)61-62
  • 6.3 基于CSBP模型的煤灰變形溫度預測62-70
  • 6.3.1 樣本來源62-63
  • 6.3.2 煤灰變形溫度CSBP模型建立63-64
  • 6.3.3 CSBP模型對單煤變形溫度預測64-65
  • 6.3.4 CSBP模型對煤摻添加劑變形溫度預測65-66
  • 6.3.5 CSBP模型對配煤變形溫度預測66-69
  • 6.3.6 CSBP模型對準東煤摻燒高嶺土及摻燒準格爾煤后煤灰變形溫度預測69-70
  • 6.4 本章小結(jié)70-71
  • 7 全文總結(jié)與展望71-75
  • 7.1 全文總結(jié)71-73
  • 7.2 展望73-75
  • 參考文獻75-83
  • 作者簡介及攻讀碩士期間的研究成果8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和彥;李寒旭;武成利;魏雅娟;張琨;張冬梅;;粒度對煤灰熔融特性的影響及作用機理初探[J];應用化工;2012年03期

2 陳冬霞;唐黎華;周亞明;汪文梅;吳勇強;朱子彬;;灰中焦對煤灰熔融特性的影響[J];燃料化學學報;2007年02期

3 毛軍;;煤灰熔融特性及礦物組成研究[J];能源與環(huán)境;2013年01期

4 鷹嘴利么,吳紀;煤加熱過程中各種參數(shù)的變化及與軟化熔融特性間的關系[J];煤質(zhì)技術;2000年06期

5 李德俠;周志杰;郭慶華;于廣鎖;;榆林煤灰熔融特性及黏溫特性[J];化工學報;2012年01期

6 代百乾;烏曉江;張忠孝;;洗煤對高堿煤堿金屬遷移及灰熔融特性的影響[J];熱能動力工程;2014年01期

7 任山;張建良;劉偉劍;田昌國;袁宇皓;劉繼斌;;高爐噴吹煤粉的灰熔融特性[J];鋼鐵研究學報;2012年10期

8 姚潤生;李小紅;左永飛;李凡;;鈉基助熔劑對靈石煤灰熔融特性溫度的影響[J];煤炭學報;2011年06期

9 劉志;楊建國;趙虹;;配煤煤灰熔融特性的熱分析研究[J];電站系統(tǒng)工程;2006年03期

10 烏曉江;張忠孝;周托;陳玉爽;陳國艷;陸成;黃鳳豹;;氣化條件下混煤灰熔融特性及礦物質(zhì)演變規(guī)律[J];燃燒科學與技術;2010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翔;吳乃新;烏曉江;張建文;徐雪元;汪麗芬;王恩祿;章明川;;煙氣組分對高鈉煤灰熔融特性影響實驗研究[A];中國動力工程學會鍋爐專業(yè)委員會2013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2 田洪鵬;朱學棟;朱子彬;;應用FactSage預測CaO助熔劑對模擬灰熔融特性的影響[A];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2008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繼廣;煤轉(zhuǎn)化過程中灰的熔融特性與煤中礦物質(zhì)的變遷規(guī)律[D];重慶大學;2015年

2 景妮潔;加壓流化床氣化條件下灰熔融特性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沈銘科;準東煤中鈉的固定及灰熔融特性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2 肖毅;褐煤混煤灰熔融特性試驗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3年

3 王文杰;氣化條件下煤灰熔融特性的試驗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4 李曉飛;反應條件對煤灰熔融特性的影響[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5 揭濤;加壓流化床氣化條件下煤灰熔融特性的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6 鄔士軍;攜帶床氣化條件下灰渣熔融特性實驗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7 郭飛;不同地質(zhì)年代的煤灰成分及熔融特性規(guī)律[D];浙江大學;2008年

8 鄧芙蓉;利用TG-DSC、XRD、SEM等多種手段研究煤灰的熔融特性[D];浙江大學;2005年

9 袁寶泉;煤灰熔融特性的影響因素及其調(diào)控的實驗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4年

10 安春國;醫(yī)用玻璃及醫(yī)療廢物灰渣熔融特性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準東煤中鈉的固定及灰熔融特性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171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gong/38171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943d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