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xù)攪拌反應釜機理建模與開放式虛擬仿真系統(tǒng)開發(fā)
本文關鍵詞:連續(xù)攪拌反應釜機理建模與開放式虛擬仿真系統(tǒng)開發(fā)
更多相關文章: 連續(xù)攪拌反應釜 機理建模 虛擬仿真 LabVIEW OPC
【摘要】:以一類常見的化學反應器——連續(xù)攪拌反應釜(CSTR)為虛擬仿真對象,提出一種基于化學反應器裝置機理模型的開放式虛擬仿真系統(tǒng)開發(fā)方法。首先,使用機理分析法建立數學模型;然后,在LabVIEW軟件中構建工藝流程界面,并基于四階龍格-庫塔法編制虛擬仿真程序;進一步,利用共享變量引擎將虛擬裝置數據發(fā)布到OPC Server中,使虛擬系統(tǒng)具有良好的開放性。以Matlab軟件為例,說明了共享數據的調用過程。該虛擬仿真系統(tǒng)不但能夠較好地模擬CSTR的工藝特性,而且其數據的開放性有助于學生自行設計控制方案、自主開展創(chuàng)新性實驗研究。
【作者單位】: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
【關鍵詞】: 連續(xù)攪拌反應釜 機理建模 虛擬仿真 LabVIEW OPC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1403418)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ZR2014FL016) 中國石油大學校級教改重點項目(SYA201407)
【分類號】:TQ052;TP391.9
【正文快照】: 化學反應器是許多化工過程的核心單元,也是高校過程控制課程和控制系統(tǒng)實踐教學中的典型工藝對象[1]。然而,這類工藝裝置操作危險性大且建設成本高,使得相關實驗教學難以進行。即使少數高校建設了有限套數的裝置,考慮到安全因素,學生也無法自由開展控制算法測試和創(chuàng)新算法研究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李平;毛昌杰;徐進;;開展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提高高校實驗教學信息化水平[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年1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任玉珍;;氧化鋯測氧儀在鍋爐節(jié)能控制中的應用[J];包頭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2 駱立強;;船舶電動執(zhí)行機構應用與發(fā)展[J];船舶工程;2007年05期
3 陳昌忠;譚飛;王幫容;;多模式控制在關聯(lián)系統(tǒng)中的應用研究[J];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4 金奇;鄧志杰;;PID控制原理及參數整定方法[J];重慶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5期
5 董愛華,曹淑娟,劉尚爭;雙電機驅動膠帶運輸系統(tǒng)模糊跟隨器的研究與設計[J];長沙電力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4期
6 李志武;;余熱鍋爐自動補充燃燒系統(tǒng)的設計與應用[J];電氣應用;2009年14期
7 路月潭;;基于三菱PLC的煉鐵上料控制系統(tǒng)[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2年17期
8 姜平;周根榮;姚培君;;高濃度溶液稀釋控制系統(tǒng)設計[J];電氣自動化;2006年06期
9 張俊;程大章;康盛;;高爐鼓風機的防喘振控制策略設計[J];電氣自動化;2008年01期
10 何獻忠;;濕法煉鋅過程中pH值的預測控制[J];電氣自動化;2009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黃方虎;楊魯江;張竹南;;ECS-100集散控制系統(tǒng)在水泥行業(yè)中的應用[A];水泥生產關鍵檢測及控制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汪木蘭;張崇巍;姜宏波;;基于IPC平臺熱處理爐群集中控制系統(tǒng)[A];第16屆中國過程控制學術年會暨第4屆全國故障診斷與安全性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3 趙丹丹;鄒志云;郭寧;馮文強;;二階雙容水箱液位的串級控制[A];中國計量協(xié)會冶金分會2008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王鑫育;;唐鋼3200m~3高爐TRT控制系統(tǒng)[A];中國計量協(xié)會冶金分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張繼研;王曉芳;孫旭東;;過程控制工程虛擬實驗室開發(fā)[A];2007'儀表,自動化及先進集成技術大會論文集(二)[C];2007年
6 胡琳靜;席東民;張嘉英;;精餾塔提餾段模糊控制系統(tǒng)設計[A];全國第4屆信號和智能信息處理與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7 韓俊林;王樹青;謝磊;周猛飛;;克服閥粘滯特性的控制方法研究[A];2009中國過程系統(tǒng)工程年會暨中國mes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蔣雪芬;;三變量耦合控制系統(tǒng)解耦系數的求解[A];第三屆浙江中西部科技論壇論文集(第四卷 電力分卷)[C];2006年
9 魏環(huán);;約束預測控制在氣體噴吹管路上的仿真研究[A];Proceedings of 14th Chinese Conference on 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 & Application(CCSSTA’2012)[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羅運輝;非線性多變量熱工過程多模型控制及其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2 王俊國;基于神經網絡的建模方法與控制策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3 黃摯雄;中藥生產過程優(yōu)化控制策略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4 劉世成;面向間歇發(fā)酵過程的多元統(tǒng)計監(jiān)測方法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5 吳建國;基于特征模型的預測函數控制及應用研究[D];上海大學;2009年
6 顧海杰;不確定性條件下煉油廠供應鏈優(yōu)化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7 黃珍;錨泊移位型工程船舶系統(tǒng)建模與控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8 王志江;脈沖熔化極氣體保護焊接熔深自適應區(qū)間模型控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9 蔣,
本文編號:11056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gong/1105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