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海州灣海域表層水體和沉積物中微塑料的分布特征
發(fā)布時間:2021-11-06 08:47
近年來,微塑料成為國內(nèi)外廣泛關注的新型海洋污染物,海灣作為人類在海岸環(huán)境中的主要活動地區(qū),一直是海洋污染物聚集地,但我國對近岸大部分中小型海灣環(huán)境中微塑料的分布狀況仍鮮見報道.為了解我國近岸中小型海灣的微塑料污染特征,本研究以江蘇省海州灣海域表層海水和沉積物中采集的微塑料為樣本,通過定性和定量方法研究了表層水和沉積物中微塑料主要類型和豐度及空間分布特征.結果表明,海州灣表層水體和沉積物中的微塑料豐度分別為(2.60±1.40)個·m-3和(0.33±0.26)個·g-1,在國內(nèi)近岸環(huán)境(表層水0.33~545.00個·m-3,沉積物0.07~2.58個·g-1)中,海州灣表層水中的微塑料豐度處于較低水平,但沉積物中的微塑料處于較高水平.塑料污染物的粒徑大小在水體中分布范圍為0.08~13.48 mm,其中,微塑料(粒徑<5 mm)占91.8%,塑料污染物在沉積物中粒徑的分布范圍為0.04~14.74 mm,微塑料占91.4%,水體和沉積物中60%以上的微塑料粒徑小于2.00 mm.海州灣海域微...
【文章來源】:環(huán)境科學. 2020,41(07)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10 頁
【部分圖文】:
海州灣采樣站位示意
表1 表層水和沉積物中微塑料豐度的方差分析Table 1 Anova results of microplastics abundance in surface water and sediment 項目 單因素T檢驗 自由度 x ˉ ±s F P 表層水中豐度/個·m-3 7 2.069±0.774 2.393 0.032 沉積物中豐度/個·g-1 14 0.306±0.112 5.908 0.016在表層水體和沉積物中,灣內(nèi)微塑料的平均濃度均接近灣外的兩倍,且海灣內(nèi)的各個站位的波動情況相較于灣外站位更加明顯.從分布來看,表層水體和沉積物中的分布情況總體上是一致,但灣內(nèi)高于灣外區(qū)域,經(jīng)相關性分析,同站位的水體和沉積物中微塑料的豐度之間并無顯著相關性(皮爾遜檢驗,P>0.05),海灣內(nèi)復雜的海流狀況是影響表層水體和沉積物相關性的主要因素,且由于表層水體中的豐度是隨著該水域的潮汐在隨時變化,與沉積物中的長期累積在站點間有所差異也屬正常.如表2所示.
在表層水體和沉積物中,灣內(nèi)微塑料的平均濃度均接近灣外的兩倍,且海灣內(nèi)的各個站位的波動情況相較于灣外站位更加明顯.從分布來看,表層水體和沉積物中的分布情況總體上是一致,但灣內(nèi)高于灣外區(qū)域,經(jīng)相關性分析,同站位的水體和沉積物中微塑料的豐度之間并無顯著相關性(皮爾遜檢驗,P>0.05),海灣內(nèi)復雜的海流狀況是影響表層水體和沉積物相關性的主要因素,且由于表層水體中的豐度是隨著該水域的潮汐在隨時變化,與沉積物中的長期累積在站點間有所差異也屬正常.如表2所示.表2 相關性分析1)Table 2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項目 類型 相關性 沉積物豐度 表層水豐度 沉積物豐度 皮爾遜相關性 1 0.073 Sig.(雙尾) — 0.863 表層水豐度 皮爾遜相關性 0.073 1 Sig.(雙尾) 0.863 — 1)“—”表示沒有相關數(shù)據(jù)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青島4個海水浴場微塑料的分布特征[J]. 羅雅丹,林千惠,賈芳麗,徐功娣,李鋒民. 環(huán)境科學. 2019(06)
[2]海洋微塑料污染狀況及其應對措施建議[J]. 李道季. 環(huán)境科學研究. 2019(02)
[3]微塑料對海洋生物生態(tài)毒理學效應研究進展[J]. 薄軍,陳夢云,方超,鄭榕輝,王素敏,洪幅坤,張玉生. 應用海洋學學報. 2018(04)
[4]基于遙感的2000-2015年南黃海紫菜養(yǎng)殖空間分布變化研究[J]. 魏振寧,邢前國,郭瑞宏,李琳. 海洋技術學報. 2018(04)
[5]東海表層海水中微塑料分布與組成[J]. 劉濤,孫曉霞,朱明亮,梁俊華,趙永芳. 海洋與湖沼. 2018(01)
[6]長江口潮灘表層沉積物中微塑料的分布及沉降特點[J]. 朱曉桐,衣俊,強麗媛,程金平. 環(huán)境科學. 2018(05)
[7]鄱陽湖-饒河入湖段濕地底泥中微塑料的分離及其表面形貌特征[J]. 簡敏菲,周隆胤,余厚平,劉淑麗.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8(02)
[8]海州灣南側懸浮示蹤的數(shù)值模擬[J]. 吳立珍,呂海濱,田慧娟. 海洋環(huán)境科學. 2016(02)
[9]海州灣海域懸沙分布特征及運動規(guī)律分析[J]. 左書華,龐啟秀,楊華,張娜. 山東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1)
博士論文
[1]中國部分河口微塑料的賦存特征及海洋雪中微塑料分析方法研究[D]. 趙世燁.華東師范大學 2017
碩士論文
[1]黃渤海沉積物和牡蠣體內(nèi)微塑料污染現(xiàn)狀研究[D]. 冉文.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2018
[2]典型濱海潮灘及近海環(huán)境中微塑料污染特征與生態(tài)風險[D]. 周倩.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2016
本文編號:3479528
【文章來源】:環(huán)境科學. 2020,41(07)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10 頁
【部分圖文】:
海州灣采樣站位示意
表1 表層水和沉積物中微塑料豐度的方差分析Table 1 Anova results of microplastics abundance in surface water and sediment 項目 單因素T檢驗 自由度 x ˉ ±s F P 表層水中豐度/個·m-3 7 2.069±0.774 2.393 0.032 沉積物中豐度/個·g-1 14 0.306±0.112 5.908 0.016在表層水體和沉積物中,灣內(nèi)微塑料的平均濃度均接近灣外的兩倍,且海灣內(nèi)的各個站位的波動情況相較于灣外站位更加明顯.從分布來看,表層水體和沉積物中的分布情況總體上是一致,但灣內(nèi)高于灣外區(qū)域,經(jīng)相關性分析,同站位的水體和沉積物中微塑料的豐度之間并無顯著相關性(皮爾遜檢驗,P>0.05),海灣內(nèi)復雜的海流狀況是影響表層水體和沉積物相關性的主要因素,且由于表層水體中的豐度是隨著該水域的潮汐在隨時變化,與沉積物中的長期累積在站點間有所差異也屬正常.如表2所示.
在表層水體和沉積物中,灣內(nèi)微塑料的平均濃度均接近灣外的兩倍,且海灣內(nèi)的各個站位的波動情況相較于灣外站位更加明顯.從分布來看,表層水體和沉積物中的分布情況總體上是一致,但灣內(nèi)高于灣外區(qū)域,經(jīng)相關性分析,同站位的水體和沉積物中微塑料的豐度之間并無顯著相關性(皮爾遜檢驗,P>0.05),海灣內(nèi)復雜的海流狀況是影響表層水體和沉積物相關性的主要因素,且由于表層水體中的豐度是隨著該水域的潮汐在隨時變化,與沉積物中的長期累積在站點間有所差異也屬正常.如表2所示.表2 相關性分析1)Table 2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項目 類型 相關性 沉積物豐度 表層水豐度 沉積物豐度 皮爾遜相關性 1 0.073 Sig.(雙尾) — 0.863 表層水豐度 皮爾遜相關性 0.073 1 Sig.(雙尾) 0.863 — 1)“—”表示沒有相關數(shù)據(jù)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青島4個海水浴場微塑料的分布特征[J]. 羅雅丹,林千惠,賈芳麗,徐功娣,李鋒民. 環(huán)境科學. 2019(06)
[2]海洋微塑料污染狀況及其應對措施建議[J]. 李道季. 環(huán)境科學研究. 2019(02)
[3]微塑料對海洋生物生態(tài)毒理學效應研究進展[J]. 薄軍,陳夢云,方超,鄭榕輝,王素敏,洪幅坤,張玉生. 應用海洋學學報. 2018(04)
[4]基于遙感的2000-2015年南黃海紫菜養(yǎng)殖空間分布變化研究[J]. 魏振寧,邢前國,郭瑞宏,李琳. 海洋技術學報. 2018(04)
[5]東海表層海水中微塑料分布與組成[J]. 劉濤,孫曉霞,朱明亮,梁俊華,趙永芳. 海洋與湖沼. 2018(01)
[6]長江口潮灘表層沉積物中微塑料的分布及沉降特點[J]. 朱曉桐,衣俊,強麗媛,程金平. 環(huán)境科學. 2018(05)
[7]鄱陽湖-饒河入湖段濕地底泥中微塑料的分離及其表面形貌特征[J]. 簡敏菲,周隆胤,余厚平,劉淑麗.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8(02)
[8]海州灣南側懸浮示蹤的數(shù)值模擬[J]. 吳立珍,呂海濱,田慧娟. 海洋環(huán)境科學. 2016(02)
[9]海州灣海域懸沙分布特征及運動規(guī)律分析[J]. 左書華,龐啟秀,楊華,張娜. 山東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1)
博士論文
[1]中國部分河口微塑料的賦存特征及海洋雪中微塑料分析方法研究[D]. 趙世燁.華東師范大學 2017
碩士論文
[1]黃渤海沉積物和牡蠣體內(nèi)微塑料污染現(xiàn)狀研究[D]. 冉文.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2018
[2]典型濱海潮灘及近海環(huán)境中微塑料污染特征與生態(tài)風險[D]. 周倩.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2016
本文編號:34795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34795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