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波浪作用下黑泥灣沖淤演變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TV148;P737.1
【圖文】:
圖 2-1 2005 年黑泥灣海域?qū)崪y水深該區(qū)域?qū)倥瘻貛Т箨懶约撅L氣候,年溫適中,四季分明,冬季受西伯利亞冷氣團控制,天氣寒冷,干旱少雨。屬于山東半島丘陵氣候區(qū),具有 夏熱多雨,冬冷干燥 的特點;在這個區(qū)域,中緯度天氣系統(tǒng)活動頻繁,大風、暴雨較多;另外,由于海洋性氣候影響明顯,還具有大陸性氣候向海洋性氣候過渡型氣候特征。該區(qū)主要的氣象災(zāi)害有臺風與降溫寒潮侵襲,大風在全年中均有出現(xiàn)。夏季受熱帶副熱帶氣候影響,其余時間受西風帶氣象影響。寒潮強冷空氣、臺風和氣旋等強對流天氣均能帶來大風災(zāi)害,風速大于 17m/s 作為大風日,根據(jù)氣象站統(tǒng)計資料,平均每年有 26.7 個大風日。2.2 黑泥灣海域溫鹽分布
9圖 2-2 夏季大潮期垂線平均溫度水平分布圖海區(qū)夏季日平均鹽度在 31.03~31.65 之間,相差小。其垂直變化規(guī)律是表層至底層基本相等,因為近岸海域水淺,水體交換頻繁,而鹽度的水平分布規(guī)律可循。2.3 黑泥灣潮汐潮流黑泥灣海域為不規(guī)則半日潮,每天有兩個高潮位和兩個低潮位。平均漲潮時 6 小時 20 分,平均落潮歷時 6 小時 03 分。平均高潮位:59cm(從 1985 國高程基準起算),平均低潮位:-59cm(從 1985 國家高程基準起算),平均潮差
黑泥灣1980 2005時期的沖淤演變(嚴立文,2008)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國勝,王海龍,董超;黃河入海泥沙輸運及沉積過程的數(shù)值模擬[J];地理學報;2005年05期
2 蔣東輝,高抒;海洋環(huán)境沉積物輸運研究進展[J];地球科學進展;2003年01期
3 韋欽勝;于志剛;冉祥濱;臧家業(yè);;黃海西部沿岸流系特征分析及其對物質(zhì)輸運的影響[J];地球科學進展;2011年02期
4 韓樹宗;鄭運霞;高志剛;;9711號臺風對日照近海懸沙濃度影響的數(shù)值模擬[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6期
5 樊星;魏皓;原野;趙亮;;近岸典型養(yǎng)殖海區(qū)的潮流垂直結(jié)構(gòu)特征[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2期
6 姜云鵬;陳漢寶;戈龍仔;;開孔沉箱在日照港四期碼頭工程中的消浪效果研究[J];水道港口;2010年01期
7 周濟福,王濤,李家春,劉青泉;徑流與潮流對長江口泥沙輸運的影響[J];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A輯);1999年01期
8 曹祖德,王桂芬;波浪掀沙、潮流輸沙的數(shù)值模擬[J];海洋學報(中文版);1993年01期
9 丁平興,賀松林,張國安,孔亞珍,勞治聲;湛江灣沿岸工程沖淤影響的預(yù)測分析Ⅱ.沖淤的數(shù)模計算[J];海洋學報(中文版);1997年01期
10 史峰巖,朱首賢,朱建榮,丁平興;杭州灣、長江口余流及其物質(zhì)輸運作用的模擬研究 Ⅰ.杭州灣、長江口三維聯(lián)合模型[J];海洋學報(中文版);2000年05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季有俊;渤海海域泥沙輸運對季節(jié)性因素及地形變化響應(yīng)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7795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2779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