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夏季北太平洋中尺度海洋渦旋相聯(lián)系的海氣特征
【圖文】:
,對值越大。逡逑(2)在南北方向上,穿過渦旋中心必須有明顯的反向,且越遠離渦旋中心其絕逡逑對值越大。其旋轉方向必須與第一個條件一致。逡逑(3)在渦旋中心熱成流速度絕對值必須存在一個局部最小值。逡逑(4)在渦旋中心附近,熱成流速度矢量的方向必須以一個恒定的方向旋轉,兩個逡逑相鄰的熱成流矢量的方向必須在同一個象限或相鄰的兩個象限內(四個象限是由南北軸逡逑和東西軸所定義:第一象限包含從東到北的所有方向;第二象限,從北到西的方向;第逡逑三象限,從西到南的方向;第四象限,從南到東的方向)。逡逑本文利用AVHRR的高分辨率SST資料得到熱成流速度場,再根據熱成流速度場的逡逑幾何特征確定出渦旋的中心位置、極性和形狀,并追蹤其路徑。圖2.1給出了探測得到逡逑的2005年8月7日副熱帶地區(qū)渦旋分布?梢钥闯,暖渦中心處于正的海溫異常區(qū),,逡逑并且與地轉流速的反氣旋式中心重合,反之冷潤亦然。逡逑!邐I邐i邐I邐N邐,邐|邐丨邐j|邐t邐!邐|邐/邐0逡逑
邋v')邋=邋(g/./)(-冊/辦,視/辦),其中W’、V’分別為x、方向地轉流速,g為重力加速度,逡逑/為科氏參數(shù),//為SSHA。再由(2.11)式,利用地轉流速計算得到渦動動能的氣候態(tài)。逡逑從圖3.1a可以看到北太平洋上存在的兩條EKE大值帶,本章選取黑色實線方框內逡逑(16°_26°N,邋]17°-207°E)的副熱帶區(qū)域為研宄區(qū)域。逡逑圖3.1b給出副熱帶區(qū)域平均EKE的季節(jié)變化,可以看出其在6月達到最大,在冬逡逑季達到最小值,即副熱帶EKE在夏季最強,冬季最弱,因此本章主要研究夏季(6、7、逡逑8月)的副熱帶中尺度海洋渦旋與大氣的耦合關系。逡逑■.z.f邐—邋、丨[:;:逡逑0.022邋邐邐邐r逡逑0邋020邋-邋(b)逡逑S邋0邋014邋-逡逑0.012邋-逡逑0.010邐1邐t—-邋r邐-t邐r邐i邐I邐’邋-廠-—-r-邋t邐i邐i逡逑Jan邐Pcb邐Mar邐Apr邐May邋Jun邐Jul邐Aug邐Sep邋Oct邋Nov邋Dec逡逑圖3.1邋2002-2009年平均的北太平洋上經過40-300天濾波的EKE邋(a,陰影,單位:m2邋s'2)和副熱逡逑帶區(qū)域平均EKE的季節(jié)變化(b,虛線為逐日資料的多年平均結果,實線為33天滑動平均結果)逡逑本章將去除物理量的緯向8°滑動平均后的值定義為異常,用以表征物理量的中小尺逡逑度特征。首先挑選2002-2009年夏季(6、7、8月)渦旋中心SST異常大于0.1邋°C的暖逡逑渦和小于-0.1邋°C的冷渦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P73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智;劉宣飛;李傳浩;;大氣對春季東海黑潮鋒響應的氣壓調整機制分析[J];大氣科學;2015年06期
2 秦麗娟;董慶;樊星;薛存金;侯雪燕;宋晚郊;;衛(wèi)星高度計的北太平洋中尺度渦時空分析[J];遙感學報;2015年05期
3 馮劭華;羅德海;鐘霖浩;;黑潮延伸體中尺度渦年代際變化與北太平洋風暴軸變化之間的關系[J];大氣科學;2015年05期
4 謝傲;徐海明;徐蜜蜜;馬靜;;海表面盛行風背景下大氣對黑潮海洋鋒的響應特征[J];氣象科學;2014年04期
5 馬靜;徐海明;董昌明;;大氣對黑潮延伸區(qū)中尺度海洋渦旋的響應——冬季暖、冷渦個例分析[J];大氣科學;2014年03期
6 徐蜜蜜;徐海明;朱素行;周林義;;我國東部海洋溫度鋒區(qū)對大氣的強迫作用——季節(jié)變化[J];大氣科學;2012年03期
7 徐蜜蜜;徐海明;朱素行;;春季我國東部海洋溫度鋒區(qū)對大氣的強迫作用及其機制研究[J];大氣科學;2010年06期
8 翟方國;;西北太平洋海氣界面熱通量時空分布特征研究[J];海洋科學;2009年07期
9 劉澤;陳才生;侯一筠;;臺灣北部海域黑潮與中尺度渦旋研究進展[J];海洋科學集刊;2009年00期
10 徐海明;王琳瑋;何金海;;衛(wèi)星資料揭示的春季黑潮海區(qū)海洋對大氣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J];科學通報;2008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光;西北太平洋中尺度渦旋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本文編號:27058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2705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