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機顆粒物捕集器設計與仿真分析
本文關鍵詞:柴油機顆粒物捕集器設計與仿真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柴油機顆粒捕集器 捕集過程 再生方式 模擬仿真
【摘要】:隨著對內燃機低排放要求的日益嚴格,僅依靠機內凈化技術已經難以滿足法規(guī)要求。目前國內外采用的柴油機尾氣后處理技術中,以壁流式蜂窩陶瓷塊為濾芯的柴油機顆粒物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最為廣泛,對于減少尾氣中顆粒物具有非常顯著的效果,也是目前排放研究的熱門技術之一。論文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對DPF載體類型材料進行篩選、選擇與發(fā)動機匹配的合適結構尺寸,并通過后處理軟件AVL-Fire對其捕集及再生過程進行模擬探究。首先,利用Catia軟件建立DPF三維模型,并對模型進行高質量網(wǎng)格劃分,利用AVL-Fire軟件對劃分好的DPF模型捕集過程中邊界條件進行初步設置;其次,將實驗測試數(shù)據(jù)與三維仿真模型結果進行對比,誤差不超過10%,搭建出具有可靠性的仿真模型;再次,利用具有可靠性的仿真模型,模擬分析DPF捕集過程內部溫度分布、流場分布以及碳煙質量分布情況,再生過程中DPF內部壓降變化、最高溫度變化、碳煙密度變化情況對捕集效果和再生完全性的影響,提出合理改進建議;最后,基于模擬分析結果中氧化型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前置的催化型顆粒物捕集器(Catalyzed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CDPF)再生方式再生完全性最高的理論依據(jù),設計相應的試驗以驗證CDPF被動再生方式對顆粒物的捕集再生效果,同時對CDPF再生方式的其他各項性能進行評價。論文通過后處理軟件AVL-Fire對DPF捕集及再生過程進行模擬探究,將模擬結果作為后續(xù)試驗的理論依據(jù),在節(jié)約了成本的同時,提出了提升DPF捕集效率及再生完全性的方案。
【關鍵詞】:柴油機顆粒捕集器 捕集過程 再生方式 模擬仿真
【學位授予單位】:燕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K421.5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緒論10-21
- 1.1 課題背景及研究意義10-11
- 1.2 柴油機主要排放污染物組成及其危害11-13
- 1.2.1 柴油機主要排放污染物一氧化碳及碳氫的形成及危害11
- 1.2.2 柴油機主要排放污染物氮氧化物的形成及危害11
- 1.2.3 柴油機排放污染物顆粒物的組成及其危害11-13
- 1.3 柴油機排放法規(guī)介紹13-16
- 1.3.1 世界三大排放法規(guī)體系13-14
- 1.3.2 中國排放法規(guī)體系14-16
- 1.4 柴油機顆粒物排放控制技術16-18
- 1.4.1 前處理技術17
- 1.4.2 機內凈化技術17
- 1.4.3 機外凈化技術17-18
- 1.5 國內外顆粒物捕集器模擬現(xiàn)狀18-20
- 1.6 研究的主要內容20-21
- 第2章 柴油機顆粒捕集器工作原理及再生技術介紹21-31
- 2.1 柴油機顆粒捕集器整體結構介紹21-22
- 2.2 柴油機顆粒捕集器過濾材料介紹22-24
- 2.2.1 陶瓷基過濾材料22-24
- 2.2.2 金屬基過濾材料24
- 2.3 柴油機顆粒物捕集器過濾機理24-26
- 2.3.1 擴散機理25
- 2.3.2 攔截機理25-26
- 2.3.3 慣性碰撞機理26
- 2.4 柴油機顆粒物捕集器再生技術26-30
- 2.4.1 主動再生技術26-29
- 2.4.2 被動再生技術29-30
- 2.5 本章小結30-31
- 第3章 柴油機顆粒捕集器數(shù)值模擬及模型標定31-46
- 3.1 柴油機顆粒捕集器數(shù)值模型31-35
- 3.1.1 柴油機顆粒捕集器內部流場模型31-33
- 3.1.2 柴油機顆粒捕集器內部壓降模型33
- 3.1.3 柴油機顆粒捕集器碳煙預測模型33-34
- 3.1.4 柴油機顆粒捕集器再生化學反應模型34-35
- 3.2 計算流體動力學求解過程及仿真軟件介紹35-37
- 3.2.1 計算流體動力學數(shù)值計算方法35-36
- 3.2.2 算法簡介36
- 3.2.3 有限體積法簡介36
- 3.2.4 模擬軟件介紹36-37
- 3.3 仿真模型建立和邊界條件的設定37-41
- 3.3.1 計算模型的建立37
- 3.3.2 模型網(wǎng)格劃分37-38
- 3.3.3 邊界條件的設置38-41
- 3.4 仿真模型標定41-45
- 3.5 本章小結45-46
- 第4章 柴油機顆粒捕集器捕集再生過程影響因素研究46-58
- 4.1 不同進氣質量流量對柴油機顆粒捕集器捕集狀況的影響46-48
- 4.2 不同孔密度對柴油機顆粒捕集器捕集狀況的影響48-49
- 4.3 不同初始碳煙加載密度對柴油機顆粒捕集器再生狀況的影響49-51
- 4.4 不同入口溫度對柴油機顆粒捕集器捕集再生狀況的影響51-53
- 4.4.1 不同入口溫度對柴油機顆粒捕集器再生狀況的影響51-52
- 4.4.2 不同入口溫度對柴油機顆粒捕集器內顆粒捕集的影響52-53
- 4.5 不同再生方式對柴油機顆粒捕集器再生狀況的影響53-57
- 4.6 本章小結57-58
- 第5章 柴油機顆粒捕集器再生試驗58-64
- 5.1 試驗方案設計58-60
- 5.1.1 試驗樣件58
- 5.1.2 試驗設備58-60
- 5.2 試驗方案60-61
- 5.3 試驗結果61-63
- 5.3.1 相同碳載量不同入口溫度試驗結果分析61-63
- 5.3.2 相同再生溫度不同目標碳載量試驗結果分析63
- 5.4 本章小結63-64
- 結論64-66
- 參考文獻66-70
- 致謝7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沈寶華 ,李超 ,宋滄州 ,徐增達;擴散真空泵冷凝捕集器的液氮自動穩(wěn)壓裝置[J];物理學報;1960年04期
2 孔令臣;廢油捕集器簡介[J];深冷技術;1980年01期
3 魏名山,馬朝臣,鮑捷,李改琳,王延生;多管靜電旋風捕集器的研究[J];內燃機學報;2001年01期
4 侯磊,湯建峰,馮叔初;容器式液塞捕集器結構尺寸的優(yōu)化設計[J];流體機械;2004年12期
5 孫劍萍;湯兆平;;車用柴油機排放顆粒物捕集器再生技術研究[J];拖拉機與農用運輸車;2007年04期
6 田彤;陳令華;劉晶;;柴油機排氣顆粒物捕集器的發(fā)展[J];汽車工程師;2011年08期
7 吳義虎;歐林立;侯志祥;袁翔;;加裝顆粒物捕集器的城市公交車輛加載減速煙度和功率實驗研究[J];交通科學與工程;2009年04期
8 PhilipBall,徐俊培;太陽能捕集器[J];世界科學;1999年12期
9 牛玉超,戰(zhàn)旗;靜電捕集器用于鉻酸酸霧捕集的探討[J];電鍍與精飾;1997年04期
10 范琳琳,張士金,付三海,桂大林,張福仁;在捕集器內裝設內芯的探討[J];東北電力技術;1997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何義團;;內燃機排放與控制技術[A];重慶汽車工程學會2008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印高樂;臺灣制成非典病人飛沫捕集器[N];醫(yī)藥經濟報;2003年
2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 董堯清;中重型車用柴油機歐Ⅳ排放首選SCR路線[N];中國電子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薛惠文;柴油機顆粒物捕集器設計與仿真分析[D];燕山大學;2016年
2 劉紅波;管式液塞捕集器研制及性能測試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9年
3 雷金;微粒捕集器振動再生機理及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4 陳曉明;柴油車道路工況下動態(tài)排放及捕集器連續(xù)再生特性的模擬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5 李振宇;柴油機顆粒捕集及再生技術對比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6 歐林立;在用車排放改造中顆粒物捕集器的試驗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9年
7 韓衛(wèi);柴油機冷起動碳氫捕集器吸附材料的分子模擬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6190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ongligc/619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