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動力論文 >

超低溫表面上結霜現(xiàn)象的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29 13:21

  本文關鍵詞:超低溫表面上結霜現(xiàn)象的實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結霜 超低溫表面 自然對流 液態(tài)空氣 不均勻性 超疏水


【摘要】:結霜現(xiàn)象廣泛存在于低溫工程、冰箱、空調系統(tǒng)和航天工業(yè)等領域。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人們對結霜現(xiàn)象和結霜機理的研究多停留在普通低溫階段(≥-30℃),而對超低溫表面(≤-100℃)的結霜研究卻少之又少。為此,本文利用自主設計的超低溫結霜實驗臺,進行了一系列超低溫表面結霜現(xiàn)象的實驗研究。著重對自然對流條件下冷板水平和豎直放置時超低溫表面的結霜現(xiàn)象,尤其是結霜前期的實驗現(xiàn)象和結霜機理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另外,大量的研究表明,霜層在低溫設備上的大量堆積,往往會給系統(tǒng)和設備的運行帶來巨大的危害,因而人們開發(fā)出了很多抑霜控霜的技術,例如通過表面改性制成的親水或者疏水表面,并應用到各類換熱器表面,都取得了不錯的抑霜效果。然而這些抑霜效果的取得都是在普通低溫表面上完成的,而對于超低溫情況下的抑霜效果,并沒有進行實驗研究。本文的另外一項工作,就是通過化學刻蝕的方法,制備不銹鋼基的超疏水表面,并進行超低溫超疏水表面的結霜實驗,通過對超低溫超疏水表面結霜性能的研究,進而探索超疏水表面在超低溫情況下的抑霜可能性。通過大量的超低溫結霜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在冷板水平放置時,當冷表面的溫度低于-165℃時,最先在冷表面形成的是液態(tài)空氣,然后才是霜晶,而且這種液態(tài)空氣屬于富氧空氣,用帶火星的紙條接近它,紙條會迅速燃燒起來。這是結霜領域首次發(fā)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通過進一步觀察,發(fā)現(xiàn)在液態(tài)空氣上形成的霜晶不是靜止的,相對于液態(tài)空氣而言,它們會相對彼此游動。另外,對冷表面溫度、空氣相對濕度和空氣溫度對霜層生長的影響規(guī)律做了大量的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冷表面溫度的降低,霜層厚度也隨之降低,這與普通低溫下,冷表面溫度對霜層厚度的影響作用完全相反,而隨著相對空氣濕度和空氣溫度的增加,霜層厚度會隨之增加,這與普通低溫下,兩者對霜層厚度的影響作用是一致的。同樣,我們對冷板豎直放置下的超低溫結霜現(xiàn)象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在冷板豎直放置時,當冷表面溫度低于-165℃時,冷表面上也會出現(xiàn)液態(tài)空氣,但與水平放置時相比,由于重力的影響,液態(tài)空氣會很快滾落冷表面,液態(tài)空氣在冷表面的持續(xù)時間只有幾分鐘左右。當液態(tài)空氣消失以后,冷表面開始長霜,但在自然對流條件下,超低溫表面的霜層生長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不均勻性,霜層會首先在冷表面的上邊緣形成,然后逐漸向下推進生長,而且在霜層向下生長的過程中,未被霜層占據(jù)的裸露部分會保持不結霜。霜層的這種不均勻性生長現(xiàn)象完全不同于普通低溫時冷表面的結霜現(xiàn)象,與水平放置時的超低溫表面結霜現(xiàn)象也不相同。最后我們進行了自然對流超低溫超疏水表面的結霜實驗,發(fā)現(xiàn)在超低溫情況下,在整個結霜過程,超疏水側的霜層厚度和霜晶形態(tài)與普通不銹鋼側基本上是一樣的,也就是說超疏水表面在自然對流超低溫情況下基本沒有抑制結霜的性能。所以未來我們需要從其它技術入手,探索新的超低溫情況下的抑霜技術。
【關鍵詞】:結霜 超低溫表面 自然對流 液態(tài)空氣 不均勻性 超疏水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B6;TK124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緒論11-21
  • 1.1 引言11-13
  • 1.2 結霜現(xiàn)象的研究現(xiàn)狀13-17
  • 1.2.1 成霜過程和結霜機理的研究13-16
  • 1.2.2 霜層結構的物理模型和霜層生長的數(shù)學模型的研究16-17
  • 1.3 冷表面特性對結霜現(xiàn)象影響的實驗研究17-18
  • 1.4 結霜研究存在的問題及本文的研究內容18-21
  • 1.4.1 結霜研究存在的問題18-19
  • 1.4.2 本文的研究內容19-21
  • 第2章 水平放置超低溫表面上自然對流結霜現(xiàn)象的實驗研究21-51
  • 2.1 引言21
  • 2.2 超低溫結霜實驗臺的搭建21-25
  • 2.3 實驗方法和過程25
  • 2.4 冷表面溫度的變化情況25-27
  • 2.5 水平放置超低溫表面的結霜現(xiàn)象27-34
  • 2.6 水平放置主要因素對超低溫表面霜層生長的影響34-48
  • 2.6.1 冷表面溫度對霜層生長的影響34-44
  • 2.6.2 相對空氣濕度對霜層生長的影響44-46
  • 2.6.3 空氣溫度對霜層生長的影響46-48
  • 2.7 本章小結48-51
  • 第3章 豎直放置超低溫表面上自然對流結霜現(xiàn)象的實驗研究51-87
  • 3.1 引言51
  • 3.2 實驗方法和過程51-52
  • 3.3 冷表面溫度的變化情況52-53
  • 3.4 豎直放置時超低溫表面的結霜現(xiàn)象53-59
  • 3.5 豎直放置時主要因素對超低溫表面霜層生長的影響59-76
  • 3.5.1 冷表面溫度對霜層生長的影響59-73
  • 3.5.2 相對空氣濕度對霜層生長的影響73-74
  • 3.5.3 空氣溫度對霜層厚度的影響74-76
  • 3.6 豎直放置時主要因素對霜層沿冷板豎直方向生長的影響76-83
  • 3.6.1 冷表面溫度對霜層沿冷板豎直方向生長的影響77-79
  • 3.6.2 相對空氣濕度對霜層沿冷板豎直方向生長的影響79-81
  • 3.6.3 空氣溫度對霜層沿冷板豎直方向生長的影響81-83
  • 3.7 霜層不均勻性生長出現(xiàn)的臨界溫度83-85
  • 3.8 本章小結85-87
  • 第4章 自然對流超低溫超疏水表面上的結霜實驗研究87-97
  • 4.1 引言87
  • 4.2 超疏水表面的制備87-90
  • 4.2.1 制備過程87-88
  • 4.2.2 制備效果88-90
  • 4.3 自然對流條件下超疏水表面與普通不銹鋼表面結霜過程的對比90-96
  • 4.3.1 實驗過程90-91
  • 4.3.2 實驗現(xiàn)象和結果91-96
  • 4.4 本章小結96-97
  • 結論與展望97-99
  • 參考文獻99-103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103-104
  • 致謝10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蘭萍,徐烈,任世瑤,徐燦根;冷壁面上結霜機理研究中的幾個問題[J];制冷學報;2000年02期

2 徐煦,曲凱陽,段遠源;兩類結霜過程的實驗研究[J];制冷學報;2002年04期

3 劉斌,楊永安,楊昭;低溫結霜模型及影響因素的分析[J];制冷學報;2004年04期

4 鄭鋼;宋吉;;“不良”結霜現(xiàn)象的分析和對策[J];制冷;2005年04期

5 高波;程志剛;董重成;劉偉;羅二倉;;通道輪式換熱器結霜工況下的換熱研究[J];制冷學報;2007年06期

6 劉中良;黃玲艷;勾昱君;劉耀民;;結霜現(xiàn)象及抑霜技術的研究進展[J];制冷學報;2010年04期

7 龔建英;袁秀玲;;結霜工況風量對風冷熱泵性能影響的研究[J];低溫與超導;2010年09期

8 田島收;羅芳古;;空氣冷卻器的結霜現(xiàn)象[J];國外艦船技術(特輔機電設備類);1980年02期

9 劉惠枝,劉超,舒宏紀;凝華結霜時冷壁平面邊界層流動的分析[J];流體工程;1989年03期

10 張寅平,葛新石,胡漢平,梁新剛;利用熱鏡防止汽車擋風玻璃結霜的理論和實驗研究——Ⅰ.理論分析部分[J];工程熱物理學報;199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宗鑫;陳蘊光;徐正本;袁秀玲;;家用熱泵結霜工況下機組性能的模擬研究[A];第六屆全國低溫與制冷工程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3年

2 程卓明;黃釗;馬勇;;大容量風冷冰箱結霜化霜實驗研究[A];第九屆全國空調器、電冰箱(柜)及壓縮機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3 趙陽;郭憲民;王成生;;空氣源熱泵結霜特性的數(shù)值模擬與實驗驗證[A];中國制冷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鄭賢德;楊昆;;結霜工況下風冷熱泵的性能分析[A];第九屆全國冷水機組與熱泵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9年

5 郭憲民;王成生;汪偉華;;結霜工況下空氣源熱泵動態(tài)特性的數(shù)值模擬與實驗研究(Ⅱ)實驗研究及比較[A];中國制冷學會2005年制冷空調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張哲;田津津;;室外環(huán)境參數(shù)對風冷熱泵結霜特性影響的實驗研究[A];第五屆全國制冷空調新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高才;周國燕;華澤釗;;準穩(wěn)態(tài)結霜模型求解與分析[A];上海市制冷學會二○○三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8 楊劍;侯普秀;蔡亮;虞維平;;疏水性表面抑制結霜的實驗研究[A];全國暖通空調制冷2006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6年

9 郭憲民;;空氣源熱泵結霜問題的研究現(xiàn)狀及進展(二)[A];第十三屆全國熱泵與系統(tǒng)節(jié)能技術大會論文集[C];2008年

10 龔建英;袁秀玲;;變風量對風冷熱泵冷熱水機組結霜工況性能的影響[A];第一屆中國(西安)采暖通風、制冷空調節(jié)能減排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陜西 戴朝陽;空調管路結霜故障分析[N];電子報;2004年

2 湖南 戴正林;格力5P柜式空調維修實例[N];電子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朱磊;基于圖像的結露與結霜現(xiàn)象自動化檢測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2 劉耀民;冷表面結霜過程的分形模型及實驗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2年

3 胡珊;復雜表面結霜的實驗與數(shù)值研究[D];清華大學;2014年

4 崔靜;結霜與抑霜機理研究及數(shù)值模擬[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5 劉斌;微型冷庫系統(tǒng)優(yōu)化研究[D];天津大學;2003年

6 秦海杰;空氣冷卻器結霜特性及其對制冷系統(tǒng)的影響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4年

7 黃玲艷;表面特性對冷壁面結霜過程影響的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彭娜;超疏水納米氧化鋅的制備及防覆冰抗結霜性能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16年

2 馬強;低溫高濕環(huán)境中冷面結霜的實驗和模擬研究[D];清華大學;2015年

3 董予宛;超低溫表面上結霜現(xiàn)象的實驗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6年

4 楊文兵;表面特性對冷表面結霜過程影響的研究[D];廣州大學;2010年

5 許旺發(fā);冷面結霜機理及其抑制對策的實驗研究[D];清華大學;2004年

6 楊劍;抑制結霜的實驗研究和霜層生長的模擬與預測[D];東南大學;2006年

7 李微微;材料表面特性對結霜影響的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8 張新華;外電場對豎直冷表面上自然對流結霜過程影響的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6年

9 李會喜;電動汽車熱泵空調結霜融霜實驗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10 伍彬;表面微結構對結霜性能的影響研究[D];廣州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58940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ongligc/58940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5ee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