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顆粒渦流管慣性分離特性數(shù)值模擬
發(fā)布時間:2021-04-26 16:50
微顆粒攝入對燃氣渦輪關鍵部件產(chǎn)生侵蝕、沉積等問題,嚴重危害其可靠性與安全性。提出了一種陣列渦流管分離裝置,建立了氣-粒兩相流耦合計算模型,考慮顆粒碰撞和流體相對顆粒作用力,通過分析渦流管內(nèi)部流動特性、顆粒運動軌跡等,研究了渦流管分離器分離機理,并對比了兩種排塵結構對顆粒分離效率的影響。結果表明:渦流管能夠有效實現(xiàn)沙塵分離,在兩種分離結構顆粒清除口截面積相等的條件下,單清除口分離效率為99.96%,流量損失為6.96%;對稱雙清除口分離效率為99.90%,流量損失為7.08%,單清除口結構能更快達到顆粒大量分離,減少顆粒在渦流管中的堆積,具有更好的顆粒分離能力。
【文章來源】:熱能動力工程. 2020,35(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引 言
1 兩相流耦合計算力學模型
1.1 顆粒相力學模型
1.2 流體相力學模型
1.3 流體與顆粒之間作用力
2 分離裝置幾何模型
2.1 渦流管幾何模型
2.2 網(wǎng)格劃分
2.3 物理模型
3 結果與分析
3.1 流動特性
3.2 顆粒運動軌跡
3.3 空氣流量損失及顆粒分離效率
4 結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車載燃氣輪機進氣砂塵分離器設計與驗證[J]. 楊漢杰,涂孟羆,龔愛東,謝買祥,王昌榮. 航空動力學報. 2016(11)
[2]多工況渦流管內(nèi)部分離過程的三維數(shù)值研究(英文)[J]. Seyed Ehsan Rafiee,M.M.Sadeghiazad.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6(02)
[3]帶掃氣蝸殼的整體式慣性粒子分離器仿真[J]. 童悅,譚慧俊,曾平君. 航空動力學報. 2013(05)
[4]整體式粒子分離器數(shù)值模擬[J]. 吳恒剛,王鎖芳. 航空學報. 2007(05)
[5]渦軸發(fā)動機無葉片粒子分離器流道設計[J]. 葉靜,胡柏安,熊焰. 現(xiàn)代機械. 2007(02)
[6]用DEM軟球模型研究顆粒間的接觸力[J]. 仇軼,由長福,祁海鷹,徐旭常. 工程熱物理學報. 2002(S1)
[7]Pressure Gradient Force,Saffman Lift,and Magnus Lift on the Fiber-like Particle in Fluid[J]. 朱澤飛,林建忠. 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00(02)
[8]二維粒子分離器的流場及分離效率的數(shù)值模擬[J]. 侯凌云,嚴傳俊. 航空動力學報. 1997(04)
[9]碰撞恢復系數(shù)及其測定[J]. 呂茂烈. 固體力學學報. 1984(03)
本文編號:3161767
【文章來源】:熱能動力工程. 2020,35(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引 言
1 兩相流耦合計算力學模型
1.1 顆粒相力學模型
1.2 流體相力學模型
1.3 流體與顆粒之間作用力
2 分離裝置幾何模型
2.1 渦流管幾何模型
2.2 網(wǎng)格劃分
2.3 物理模型
3 結果與分析
3.1 流動特性
3.2 顆粒運動軌跡
3.3 空氣流量損失及顆粒分離效率
4 結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車載燃氣輪機進氣砂塵分離器設計與驗證[J]. 楊漢杰,涂孟羆,龔愛東,謝買祥,王昌榮. 航空動力學報. 2016(11)
[2]多工況渦流管內(nèi)部分離過程的三維數(shù)值研究(英文)[J]. Seyed Ehsan Rafiee,M.M.Sadeghiazad.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6(02)
[3]帶掃氣蝸殼的整體式慣性粒子分離器仿真[J]. 童悅,譚慧俊,曾平君. 航空動力學報. 2013(05)
[4]整體式粒子分離器數(shù)值模擬[J]. 吳恒剛,王鎖芳. 航空學報. 2007(05)
[5]渦軸發(fā)動機無葉片粒子分離器流道設計[J]. 葉靜,胡柏安,熊焰. 現(xiàn)代機械. 2007(02)
[6]用DEM軟球模型研究顆粒間的接觸力[J]. 仇軼,由長福,祁海鷹,徐旭常. 工程熱物理學報. 2002(S1)
[7]Pressure Gradient Force,Saffman Lift,and Magnus Lift on the Fiber-like Particle in Fluid[J]. 朱澤飛,林建忠. 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00(02)
[8]二維粒子分離器的流場及分離效率的數(shù)值模擬[J]. 侯凌云,嚴傳俊. 航空動力學報. 1997(04)
[9]碰撞恢復系數(shù)及其測定[J]. 呂茂烈. 固體力學學報. 1984(03)
本文編號:31617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ongligc/316176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