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動力論文 >

微推進器結構與制作工藝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17 19:23

  本文關鍵詞:微推進器結構與制作工藝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微推進器是一種基于MEMS技術的新型微推進系統(tǒng),主要用于微小型航天器的位置保持、姿態(tài)控制、軌道調整等。論文從結構設計、工藝研究和性能測試三方面介紹了MEMS微化學推進器的設計與制備過程,獲得了9mm×9mm面積上集成4×6個微推進器單元的原理樣機,用ANSYS熱分析軟件對點火橋膜和藥室點火后的溫度分布進行了模擬。 微化學推進器采用底層點火電路、中間裝藥室、頂層噴孔的三明治結構。應用磁控濺射、光刻、濕法刻蝕等微電子制作工藝在玻璃基片上制備了點火電路;應用機械加工方法在環(huán)氧樹脂板上加工出4×6的藥室孔陣列;應用掩膜沉積、反應離子刻蝕(RIE)及硅的各項異性濕法刻蝕等加工方法制備了類似拉瓦爾噴管的噴孔層。對制備后的各部分進行了組裝,得到了初步的原理樣機。 測試了不同工藝條件下制備的點火電路的發(fā)火性能。隨著點火電壓的提高,橋膜熔斷時間呈指數(shù)衰減。150W、30min的薄膜沉積工藝條件下,10V時點火橋膜的熔斷時間約為225ms,30V時橋膜熔斷時間為10μs左右。 測試了在不同藥室直徑下裝藥為AP/NHN和AP/THPC的微推進器的推力。從微推力大小、推力時間及沖量大小等方面綜合考慮,選擇80/20配比的AP/NHN藥劑性能較好,燃燒持續(xù)時間:大于146ms,沖量大于30μN·s,并且點火成功率較高。 用ANSYS熱分析軟件模擬了點火橋膜和藥室點火后的溫度分布。結果表明,橋膜溫度在10ms~20ms內即可達到微推進器中常用裝藥的發(fā)火溫度,橋膜溫度分布與實驗結果一致。藥室點火后的模擬結果表明,用環(huán)氧樹脂板和7740玻璃作為藥室層材料,單個藥室點火時不會影響到相鄰藥室。
【關鍵詞】:微機電系統(tǒng) 微推進器 制作工藝 性能測試 模擬仿真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V439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緒論7-15
  • 1.1 微推進系統(tǒng)研究背景7
  • 1.2 微推進系統(tǒng)研究現(xiàn)狀7-14
  • 1.2.1 氣體推進系統(tǒng)7-8
  • 1.2.2 微電推進系統(tǒng)8-10
  • 1.2.3 MEMS微推進系統(tǒng)10-11
  • 1.2.4 MEMS微推進器研究現(xiàn)狀11-14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14-15
  • 2 微推進器結構與工藝設計15-24
  • 2.1 微推進器性能比較15
  • 2.2 微推進器整體方案設計15-17
  • 2.3 制作工藝設計17-23
  • 2.3.1 點火電路層設計17-19
  • 2.3.2 藥室層工藝設計19-22
  • 2.3.3 噴孔層工藝設計22-23
  • 2.4 小結23-24
  • 3 微推進器制作工藝研究24-49
  • 3.1 點火電路層制作工藝24-34
  • 3.1.1 相關工藝介紹24-26
  • 3.1.2 點火電路制作工藝26-34
  • 3.2 藥室層制作工藝34-37
  • 3.2.1 材料與工藝介紹34
  • 3.2.2 環(huán)氧樹脂板藥室34
  • 3.2.3 陶瓷藥室34-35
  • 3.2.4 硅藥室35-36
  • 3.2.5 光敏玻璃藥室36-37
  • 3.3 噴孔層制作工藝37-46
  • 3.3.1 相關工藝介紹37-41
  • 3.3.2 噴孔層制作41-46
  • 3.4 微推進器的封裝46-48
  • 3.4.1 MEMS封裝技術46-47
  • 3.4.2 微推進器封裝方法47-48
  • 3.5 小結48-49
  • 4 微推進器性能測試49-66
  • 4.1 點火橋膜發(fā)火性能測試49-55
  • 4.1.1 測試設備49-50
  • 4.1.2 測試結果及分析50-55
  • 4.2 微推進器推力測試55-64
  • 4.2.1 藥劑的注裝55-57
  • 4.2.2 微推力測試57-64
  • 4.3 小結64-66
  • 5 點火橋膜和藥室的有限元模擬66-77
  • 5.1 點火橋膜點火模擬66-71
  • 5.2 藥室熱性能模擬71-75
  • 5.3 小結75-77
  • 6 結論及展望77-79
  • 致謝79-80
  • 參考文獻80-8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虎;尤政;阮勇;張弛;;MEMS繼電器典型結構及其研究進展[J];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2011年07期

2 劉修泉;李艷紅;薛凱峰;黃平;;膠囊微機電無線能量傳輸系統(tǒng)設計與試驗研究[J];工程設計學報;2011年03期

3 孫韶春;石庚辰;;旋轉式微發(fā)電機的設計與制造[J];光學精密工程;2011年06期

4 常洪龍;白濱;焦文龍;謝建兵;秦子明;苑偉政;;大輸出微控制力矩陀螺的設計[J];傳感技術學報;2011年08期

5 蘇虎平;沈三民;安震;劉文怡;劉龍飛;任偉;;基于加速度計的陀螺三軸角速率提取算法研究[J];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2011年07期

6 劉夢偉;汪承灝;李俊紅;;基于PZT薄膜面內極化工作的低應力壓電微傳聲器[J];納米技術與精密工程;2011年04期

7 何宇航;張文明;孟光;武潔;;隨機粗糙表面對微氣體軸承性能的影響[J];潤滑與密封;2011年06期

8 張麗杰;常佶;;微小型航姿測量系統(tǒng)及其數(shù)據(jù)融合方法[J];中國慣性技術學報;2011年03期

9 沈丹東;馬炳和;鄧進軍;苑偉政;;壓電式微型合成射流器結構參數(shù)優(yōu)化設計[J];航空學報;2011年09期

10 ;稿約[J];納米技術與精密工程;201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曉東;余家欣;陳磊;錢林茂;;水分和氧氣對單晶硅摩擦化學行為的影響[A];2011年全國青年摩擦學與表面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2 陳景鵬;洪延姬;王軍;;激光微推進器供靶機構的構形設計[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5論文摘要集(下)[C];2005年

3 陳十一;Gary D Doolen;聶小波;;應用格子Boltzmann方法(LBM)模擬微機電系統(tǒng)(MEMS)中的流動[A];自然、工業(yè)與流動——第六屆全國流體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4 張俊峰;李興國;婁國偉;;MEMS技術在微小型探測系統(tǒng)中的應用[A];2005'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第二冊)[C];2006年

5 王立鼎;;微機電系統(tǒng)的發(fā)展趨勢及國內外研發(fā)狀況(摘要)[A];中國科協(xié)2001年學術年會分會場特邀報告匯編[C];2001年

6 賈繼偉;金延中;張鳳翠;;淺析微機電(MEMS)系統(tǒng)技術及其應用[A];十三省區(qū)市機械工程學會第五屆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9年

7 毛剛;顧啟泰;;微型慣性測量組合的發(fā)展[A];全國飛機與船舶通信導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0年

8 徐景碩;;基于振動理論的微慣性測量元件[A];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三屆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下)[C];2001年

9 郭永獻;賈建援;梁麗萍;;MOMES光開關的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A];2007'中國儀器儀表與測控技術交流大會論文集(二)[C];2007年

10 何慶;索智群;喬東海;;單晶硅電容式低頻傳聲器的設計和制作[A];2009’中國西部地區(qū)聲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丹;科學家研制出可自我校準的微機電系統(tǒng)[N];科技日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韓義雷 過國忠;無錫加快建設物聯(lián)網“感知中國”中心[N];科技日報;2009年

3 恩智浦半導體高級總監(jiān)及SIP項目經理 Alain Rougier 恩智浦創(chuàng)新高級總監(jiān) Eef Bagerman 恩智浦營運后端創(chuàng)新策略總監(jiān) Caroline Beelen-Hendrikx;SoC與SiP各有千秋 兩者之爭仍將繼續(xù)[N];中國電子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 梁靚;2009年微型投影悄然興起[N];中國電子報;2009年

5 ;用事業(yè)測量人生[N];山西日報;2004年

6 曹東;我國首顆內置傳感器芯片在上海張江誕生[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許泳;MEMS:越感知越火熱[N];計算機世界;2010年

8 本報記者 王虹;微型機械于微細處見神奇[N];中國機電日報;2001年

9 ;非凡的納米技術[N];中國質量報;2000年

10 本報記者 趙艷秋;MEMS:軟件算法是關鍵[N];中國電子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祝捷;微機電系統(tǒng)自聚焦壓電聲學換能器[D];武漢大學;2010年

2 岑繼文;新型高效微推進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3 曹鐘慧;應用于光通信的非硅基底光開關與光衰減器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4 鐘瑩;微機電系統(tǒng)諧振器面內運動檢測的激光多普勒方法[D];天津大學;2005年

5 鮑俊峰;基于微加工技術的光開關及光互連結構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6 余洪斌;MEMS-DMs理論設計及工藝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7 范細秋;納米壓印及MEMS仿生功能表面制備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8 孫吉勇;MEMS光柵光調制器陣列及投影顯示系統(tǒng)的光學分析和實驗[D];重慶大學;2008年

9 黃騰超;微流控集成光波導光開關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10 李偉劍;微機電系統(tǒng)的多域耦合分析與多學科設計優(yōu)化[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贊;微推進器結構與制作工藝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8年

2 林玉琳;基于微推進器的遙控釋藥膠囊系統(tǒng)的研制[D];重慶大學;2010年

3 李楊;三維無線能量傳輸技術在體內微機電系統(tǒng)中的實驗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4 劉建;微尺度下含能材料的燃燒與推進原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5 寇麗麗;膠體推進器性能研究與微型化設計[D];中北大學;2009年

6 熊建功;基于MEMS細胞電融合芯片及其外圍驅動電路的設計[D];重慶大學;2006年

7 鄧學亮;引信安全系統(tǒng)中高G值雙穩(wěn)態(tài)微加速度開關研究與設計[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8 李冠男;基于UV-LIGA技術的毛細管電泳芯片設計與制備[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9 劉佳;基于MEMS微致動器的碟翼流動控制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10 龔懷民;基于MEMS的微機械濾波器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本文關鍵詞:微推進器結構與制作工藝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1414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ongligc/31414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1a6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