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環(huán)境下噴孔直徑對不同摻混比生物柴油燃燒與排放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0-02-14 19:23
【摘要】:以高原高壓共軌柴油機為研究機型,根據臺架試驗和發(fā)動機結構參數,運用AVL Fire構建其三維計算流體動力學(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計算模型并進行模型驗證。在海拔1 890m高原大氣環(huán)境下,對B0、B10和B100三種燃料發(fā)動機采用0.10mm、0.15mm和0.20mm孔徑直徑噴油器時的燃燒過程與排放特性進行仿真模擬對比研究。計算結果表明:對于三種燃料,隨著噴孔直徑減小,燃燒始點提前,燃油消耗速率與累計放熱率升高,缸內燃燒溫度和OH活性基濃度增大,燃空當量比降低,NO排放增加,碳煙和CO排放則減小;隨著噴孔直徑增大,B100的燃燒消耗速率低于B0;采用相同噴孔直徑時,NO隨著生物柴油摻混比增大總體升高,B100的碳煙和CO排放明顯低于B0,而B10的碳煙隨著噴孔直徑增大稍高于B0。
【圖文】:
2016年第4期內燃機工程一情況,使B100的燃燒消耗速度高于B0。在0.20mm噴孔直徑時,B100的自含氧量不足以彌補由于霧化質量差所導致的燃燒速率降低,因此B100的燃燒消耗速率低于B0。圖3不同噴孔直徑對缸內燃油質量分數的影響圖4為不同噴孔直徑影響下,B0、B10和B100的累計放熱率曲線對比。從圖4可以看出,由于生物柴油的低熱值低于純柴油,導致在相同噴孔直徑下的累計放熱率隨著生物柴油摻混比的增加而減;但是,隨著噴孔直徑的增加,生物柴油與純柴油的累計放熱率差距逐漸縮校這是因為噴孔直徑增加使不同燃油與空氣的混合質量變差,一部分燃料不完全燃燒導致了累計放熱率的降低,從而縮小了不同燃料之間的累計放熱率差距。對于三種不同燃料,隨著噴孔直徑的減小,燃燒始點提前,累計放熱率增加。這是因為噴孔直徑的減小提高了燃油噴霧的霧化效果及其與空氣的混合速率,著火更易,燃燒更為充分致使累計放熱率升高,如:當噴孔直徑從0.20mm減小到0.10mm,B0、B10和B100的累計放熱率分別增加了20.77%、21.18%和18.36%。此外,三種燃料的噴孔直徑每增加0.5mm,燃燒持續(xù)期延長約7°~11°,而燃燒重心推后4°~5°。這是因為隨著噴孔直徑的增加,,燃料與空氣的混合速率降低,燃燒過程變緩所致。圖4不同噴孔直徑對累計放熱率的影響3.2不同噴孔直徑對不同燃料排放特性的影響隨著發(fā)動機排放法規(guī)日益嚴格,大幅降低氮氧化物(NOx)和碳煙排放已成為必然趨勢。對于柴油機,NOx和碳煙排放較高且二者之間存在此消彼長
2016年第4期內燃機工程圖7不同噴孔直徑對CO排放的影響圖8不同噴孔直徑對缸內溫度場的影響凹坑靠近燃油碰壁的一側和擠流區(qū)域中。在噴孔直徑一定時,隨著生物柴油機摻混比增加,發(fā)動機缸內燃燒溫度降低,原因是生物柴油的熱值低于石化柴油。然而,由于柴油42.5MJ/kg和生物柴油38.05MJ/kg的熱值相差不是很大,缸內的溫度差異在相同噴孔直徑下變化不大。圖9為不同噴孔直徑對OH自由基在缸內分布的影響。OH自由基的濃度主要在高溫反應階段迅速生成,其濃度極大影響碳煙的氧化反應[14]。由圖8和圖9可見,OH主要分布于溫度1500K以上的區(qū)域。同一曲軸轉角下,0.10mm噴孔直徑的OH大量生成,其主要分布在凹坑之內;而0.20mm噴孔直徑的OH生成量顯著減少。此外,采用相同噴孔直徑時,B100的缸內OH自由基生成量高于B0。圖9不同噴孔直徑對羥基(OH)分布的影響圖10為B0、B10和B100采用0.10mm和0.20mm噴孔直徑時的燃空當量比缸內分布。由圖10可見,在0.10mm噴孔直徑時的氣態(tài)燃料分布較為均勻,且液態(tài)燃油較少;而在0.20mm噴孔直徑時,B10的燃油分布較集中,液態(tài)燃油的液滴比較多,并且液滴直徑也較大。在相同噴孔直徑時,B10由于摻混生物柴油,其噴霧霧化效果變差,導致缸內燃空當量比最高。B100因含有10%左右的原子氧,彌補了由于燃油黏度高、霧化差所引起的缸內燃空當量比增大的情況,從而缸內燃空當量比最校圖11為B0、B10和B10
本文編號:2579590
【圖文】:
2016年第4期內燃機工程一情況,使B100的燃燒消耗速度高于B0。在0.20mm噴孔直徑時,B100的自含氧量不足以彌補由于霧化質量差所導致的燃燒速率降低,因此B100的燃燒消耗速率低于B0。圖3不同噴孔直徑對缸內燃油質量分數的影響圖4為不同噴孔直徑影響下,B0、B10和B100的累計放熱率曲線對比。從圖4可以看出,由于生物柴油的低熱值低于純柴油,導致在相同噴孔直徑下的累計放熱率隨著生物柴油摻混比的增加而減;但是,隨著噴孔直徑的增加,生物柴油與純柴油的累計放熱率差距逐漸縮校這是因為噴孔直徑增加使不同燃油與空氣的混合質量變差,一部分燃料不完全燃燒導致了累計放熱率的降低,從而縮小了不同燃料之間的累計放熱率差距。對于三種不同燃料,隨著噴孔直徑的減小,燃燒始點提前,累計放熱率增加。這是因為噴孔直徑的減小提高了燃油噴霧的霧化效果及其與空氣的混合速率,著火更易,燃燒更為充分致使累計放熱率升高,如:當噴孔直徑從0.20mm減小到0.10mm,B0、B10和B100的累計放熱率分別增加了20.77%、21.18%和18.36%。此外,三種燃料的噴孔直徑每增加0.5mm,燃燒持續(xù)期延長約7°~11°,而燃燒重心推后4°~5°。這是因為隨著噴孔直徑的增加,,燃料與空氣的混合速率降低,燃燒過程變緩所致。圖4不同噴孔直徑對累計放熱率的影響3.2不同噴孔直徑對不同燃料排放特性的影響隨著發(fā)動機排放法規(guī)日益嚴格,大幅降低氮氧化物(NOx)和碳煙排放已成為必然趨勢。對于柴油機,NOx和碳煙排放較高且二者之間存在此消彼長
2016年第4期內燃機工程圖7不同噴孔直徑對CO排放的影響圖8不同噴孔直徑對缸內溫度場的影響凹坑靠近燃油碰壁的一側和擠流區(qū)域中。在噴孔直徑一定時,隨著生物柴油機摻混比增加,發(fā)動機缸內燃燒溫度降低,原因是生物柴油的熱值低于石化柴油。然而,由于柴油42.5MJ/kg和生物柴油38.05MJ/kg的熱值相差不是很大,缸內的溫度差異在相同噴孔直徑下變化不大。圖9為不同噴孔直徑對OH自由基在缸內分布的影響。OH自由基的濃度主要在高溫反應階段迅速生成,其濃度極大影響碳煙的氧化反應[14]。由圖8和圖9可見,OH主要分布于溫度1500K以上的區(qū)域。同一曲軸轉角下,0.10mm噴孔直徑的OH大量生成,其主要分布在凹坑之內;而0.20mm噴孔直徑的OH生成量顯著減少。此外,采用相同噴孔直徑時,B100的缸內OH自由基生成量高于B0。圖9不同噴孔直徑對羥基(OH)分布的影響圖10為B0、B10和B100采用0.10mm和0.20mm噴孔直徑時的燃空當量比缸內分布。由圖10可見,在0.10mm噴孔直徑時的氣態(tài)燃料分布較為均勻,且液態(tài)燃油較少;而在0.20mm噴孔直徑時,B10的燃油分布較集中,液態(tài)燃油的液滴比較多,并且液滴直徑也較大。在相同噴孔直徑時,B10由于摻混生物柴油,其噴霧霧化效果變差,導致缸內燃空當量比最高。B100因含有10%左右的原子氧,彌補了由于燃油黏度高、霧化差所引起的缸內燃空當量比增大的情況,從而缸內燃空當量比最校圖11為B0、B10和B1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張惠明,趙奎翰,魏建勤,息樹和,李旺,劉文勝;噴孔直徑對直噴式柴油機碳粒生成過程的影響[J];燃燒科學與技術;1999年04期
2 李云廣;李耀宗;徐春龍;蔡忠周;強永平;;某單缸機的性能匹配和功率提升研究[J];小型內燃機與摩托車;2011年02期
3 黎蘇;柴油噴霧粒度場分布的試驗研究[J];吉林工業(yè)大學學報;1989年02期
4 畢小平,張更云,韓樹;一個柴油噴霧與壁面碰撞的數學模型[J];內燃機工程;1997年04期
5 馬志豪;噴油嘴噴孔直徑對柴油機性能的影響[J];拖拉機與農用運輸車;1998年04期
6 畢小平,張更云,韓樹,馬志雄;柴油噴霧碰壁特性的模擬計算[J];裝甲兵工程學院學報;1997年03期
7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賈會霞;高聚瑞;胡俊輝;張曉東;施紅輝;;渦流紡噴孔直徑對流場特性影響的數值研究[A];第九屆全國實驗流體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3年
2 王娟;毛羽;李麗紅;張建國;劉義中;;噴孔直徑對燃氣加熱爐內流動和燃燒過程的影響[A];2006年石油和化工行業(yè)節(jié)能技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本文編號:25795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ongligc/2579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