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I噴油器噴霧碰壁的基礎(chǔ)試驗研究
本文選題:內(nèi)燃機 + 直噴汽油機; 參考:《內(nèi)燃機工程》2016年05期
【摘要】:為了研究直噴汽油機噴霧碰壁可能導(dǎo)致的機油稀釋與碳煙排放增加問題,對某款直噴汽油機噴油器進行改造,使用相位多普勒激光測試系統(tǒng)(phase Doppler analyzer,PDA)研究了不同壁面條件下,近壁面處噴霧液滴的粒徑分布與法向速度分布特點。研究結(jié)果表明:碰壁過程對距壁面較近的液滴徑向發(fā)展有顯著影響,自由噴霧表現(xiàn)為由軸線向外液滴特征粒徑減小,而噴霧碰壁則為增大趨勢;壁面溫度對液滴粒徑概率分布和法向速度分布影響顯著,壁面加熱條件下粒徑集中于10μm范圍內(nèi),而絕大多數(shù)液滴法向速度趨近于0;壁面干濕條件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粒徑概率分布、特征粒徑徑向發(fā)展和法向速度分布,粒徑概率分布形態(tài)產(chǎn)生變化,特征粒徑徑向發(fā)展呈現(xiàn)為由軸線向外先減小后略有增大的趨勢,法向速度在10~30m/s范圍內(nèi)的液滴數(shù)量明顯減小。此外,碰壁位置是影響液滴分布的關(guān)鍵因素,碰壁位置距噴嘴越遠,液滴粒徑分布越趨向均勻。
[Abstract]: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the normal velocity distribution of the spray droplets in a direct injection gasoline engine are studied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the normal velocity distribution of the spray droplets in the near wall surface a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phase Doppler analyzer ( PDA ) .
【作者單位】: 天津大學內(nèi)燃機研究所;天津大學內(nèi)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八六三”高技術(shù)研究發(fā)展計劃項目(2012AA111703)
【分類號】:TK417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9條
1 李相超;張玉銀;許敏;張高明;王振侃;;直噴汽油機缸內(nèi)噴霧濕壁問題研究[J];內(nèi)燃機工程;2012年05期
2 潘鎖柱;裴毅強;宋崇林;呂剛;宋金甌;張坤鵬;李金海;;汽油機顆粒物數(shù)量排放及粒徑的分布特性[J];燃燒科學與技術(shù);2012年02期
3 范錢旺;李理光;陳以川;石X;;直噴汽油機自由-撞壁噴霧可視化臺架開發(fā)及試驗[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11期
4 王艷華;李波;李云清;陳峰;;直噴汽油機噴霧撞壁特性試驗與模擬[J];江蘇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4期
5 萬吉安,黃榮華,成曉北;噴霧撞壁模型的發(fā)展[J];柴油機設(shè)計與制造;2004年02期
6 高劍,蔣德明,廖世勇,王錫斌;缸內(nèi)直噴汽油機高壓渦旋噴油器的油束模型[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03年09期
7 王燕軍,王建昕,帥石金,首藤登志夫;GDI汽油機噴霧模型的改進和數(shù)值模擬[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8期
8 成曉北,黃榮華,鄧元望,朱梅林;柴油機噴霧撞壁的研究[J];車用發(fā)動機;2001年06期
9 史紹熙,李理光,許斯都,黃葉舟;高壓噴射下自由射流和受限碰壁噴霧特性的試驗研究[J];內(nèi)燃機學報;1997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志遠;宋博;全軼楓;史勖;趙曜;;GDI汽油車NEDC循環(huán)顆粒物排放特性[J];汽車技術(shù);2016年08期
2 幸嬌萍;邵龍義;張文彬;彭劍飛;王文華;郭茜;胡敏;帥石金;;汽油機動車排放PM_(2.5)的單顆粒類型及特征[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6年16期
3 李婉笛;王肇宇;秦思南;;點火時刻對缸內(nèi)直噴汽油機微粒生成過程影響仿真分析[J];科技創(chuàng)新導(dǎo)報;2016年11期
4 李雁飛;郭恒杰;王建昕;徐宏明;;高背壓下GDI油束噴霧特性的試驗[J];內(nèi)燃機學報;2016年04期
5 張子慶;楊友文;王e,
本文編號:19933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ongligc/1993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