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動力論文 >

小型增壓強化汽油機缸蓋熱機疲勞分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05 03:30

  本文關鍵詞:小型增壓強化汽油機缸蓋熱機疲勞分析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增壓汽油機 缸蓋 溫度場 熱應力場 熱機疲勞 可靠性


【摘要】:缸蓋是發(fā)動機的關鍵零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決定著整機運行的可靠性。本課題源于工程實際,以某款1.0L增壓汽油機正向開發(fā)中的缸蓋設計為背景,針對缸蓋熱機疲勞的機理、模擬仿真分析和評價方法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通過在設計初期對發(fā)動機正常工作過程及缸蓋冷熱沖擊試驗進行模擬,預測其高周疲勞安全系數(shù)和低周疲勞壽命,為新一代發(fā)動機的可靠性設計提供依據(jù)。首先,建立三維整機模型和有限元網(wǎng)格模型。通過整體接觸多場分步耦合研究方法,建立包含完整缸蓋、機體、缸蓋墊和缸蓋螺栓的接觸關系模型,避免了缸蓋局部模型研究不足;通過對冷卻水套和缸內工作過程的CFD分析獲取了熱負荷分析所需的熱邊界條件,降低了由經(jīng)驗公式計算而來的熱邊界條件造成的誤差。其次,采用流-固耦合方法分析缸蓋熱負荷,并對缸蓋在熱機負荷綜合影響下的應力應變進行了彈塑性有限元分析。結果表明,缸蓋標定工況最高溫度為217.2℃,低于鑄鋁合金的工作溫度限值260℃;缸蓋火力面上危險點的等效塑性應變趨于穩(wěn)定后的數(shù)值為2.088e-03,低于0.02的安全限值,是安全的。然后,采用上述結果設置不同分析步,對缸蓋熱機疲勞性能進行預測。結果表明,高周疲勞最小的安全系數(shù)為1.21,大于1.1的安全系數(shù)限值;低周疲勞最低壽命為7480循環(huán),滿足發(fā)動機可靠性試驗規(guī)定的3000循環(huán)和工程設計要求;低周疲勞危險點機械損傷和氧化損傷占總損傷的比例分別為96.47%和3.42%。根據(jù)可靠性設計分析理論,缸蓋結構在高周疲勞應力水平下的可靠度為98.3%,而在低周疲勞應力水平下的可靠度為90.6%,缸蓋低周疲勞可靠性低于高周疲勞。最后,對發(fā)動機樣機進行可靠性試驗。試驗結果表明,缸蓋性能與預期相符,證明了本文數(shù)值模擬計算及評價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提出了正向工程中全面預測缸蓋熱機疲勞性能的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工程實際意義。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K41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彥偉;羅繼偉;葉軍;陳立平;;基于有限元的疲勞分析方法及實踐[J];機械設計與制造;2008年01期

2 溫亞軍;鞏錄勝;李云;宋志剛;;汽油機廢氣渦輪增壓技術探析[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14年09期

3 周大坤;李玉偉;李召生;林林;;貯料罐有限元疲勞分析[J];鍋爐制造;2009年04期

4 杰弗里.M.斯蒂爾 ,托尼.C.T.雷姆 ,姚昌啟;提高疲勞分析的精確度[J];南昌大學學報(工科版);1984年02期

5 程鳳;趙章焰;;岸邊集裝箱起重機靜力及疲勞分析[J];起重運輸機械;2007年04期

6 楊德榮;橢圓截面構件的疲勞分析[J];航空學報;1988年S1期

7 文靜;房永剛;路燕;鄒鳴中;張躍;孫造占;;核安全設備疲勞分析方法與步驟[J];原子能科學技術;2014年01期

8 許艷玲;張保;;吸附塔的疲勞分析[J];現(xiàn)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2年01期

9 Jeffrey M.Steele;Tony C.T.Lam;曾紀榮;;提高疲勞分析的精確度[J];國外鐵道車輛;1984年02期

10 趙麗娟;孫曉娜;張佃龍;;掘進機鏟板有限元疲勞分析[J];機械設計與研究;2012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葉祥記;祝濤;張孝衛(wèi);張鑫;;簡化疲勞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工程應用[A];'2009全國鋼結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劉洪濤;于皓;侯濤;張孝衛(wèi);鄧賢鋒;;海洋簡易平臺樁的疲勞分析[A];2009年度海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9年

3 薛貴林;宇慧平;隋允康;趙爾冰;杜家政;岳彩銳;;脈動真空滅菌器的疲勞分析[A];北京力學會第14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羅修純;;傳統(tǒng)疲勞分析方法的適用性與局限性[A];第三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199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偉;小型增壓強化汽油機缸蓋熱機疲勞分析研究[D];天津大學;2016年

2 蓋宇飛;雙噴射系統(tǒng)汽油機顆粒物排放特性研究[D];天津大學;2016年

3 陳旭;混合氣分層方式對醇—汽油發(fā)動機燃燒和排放特性的影響[D];天津大學;2016年

4 徐豐;汽車后扭力梁的疲勞分析與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15年

5 鐘知原;動應力數(shù)據(jù)采集及疲勞分析系統(tǒng)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6年

6 劉瀾;香蕉型振動篩的動態(tài)性能及疲勞分析[D];陜西科技大學;2016年

7 周坤鵬;雙質量飛輪關鍵零件的疲勞分析與試驗[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6年

8 張瑩瑩;重合式箕斗罐籠結構設計與分析[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4年

9 李玉;變速器箱體結構疲勞分析及內流場的模擬[D];重慶理工大學;2016年

10 周遠芳;飛灰排放槽過濾器應力評定及疲勞分析[D];東北大學;2008年

,

本文編號:125343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ongligc/125343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d45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