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端元光譜內插的青海植被覆蓋度估算研究
本文關鍵詞:利用端元光譜內插的青海植被覆蓋度估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植被覆蓋度 像元二分模型 克里金內插 光譜混合分析
【摘要】:針對利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植被覆蓋度的精度不高的問題,該文基于OSAVI,提出了選定模型參數(OSAVIs和OSAVIv)的方法,并將該方法應用于青海省植被覆蓋度估算。該方法通過高分辨率影像在研究區(qū)內選取純裸地和純植被樣點,并將純裸地樣點的OSAVI作為純裸地樣點像元的OSAVIs,將純植被樣點的OSAVI作為純植被樣點像元的OSAVIv,利用樣點像元的OSAVIs和OSAVIv值,通過普通克里金內插法,求得研究區(qū)每個像元對應的OSAVIs和OSAVIv。經精度驗證結果表明:此方法較常規(guī)的參數選取方法,RMSE由0.170降至0.156,MAE由0.137降至0.124。經進一步分析表明,此方法對邊緣驗證點和非邊緣驗證點的估算精度都有所提高,由于配準誤差和周圍地表漫反射的影響,邊緣驗證點的估算精度低于對非邊緣驗證點的估算精度。
【作者單位】: 山東農業(yè)大學;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山東科技大學;青海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關鍵詞】: 植被覆蓋度 像元二分模型 克里金內插 光譜混合分析
【基金】: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基本科研業(yè)務項目(7771512)
【分類號】:Q948;P237
【正文快照】: 0引言目前,許多遙感研究者利用二元或者更多端元的線性混合模型,通過多光譜或者高光譜影像進行植被覆蓋度估算[1-5]。對于波段相對較少的多光譜影像,由于影像中光譜波段數量的限制[6],通常采取由兩個端元(裸地端元和植被端元)組成的像元二分模型來估算植被覆蓋度(fractional v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聰;武文波;;阜新地區(qū)植被覆蓋度變化提取及分析[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0年01期
2 李登科;范建忠;王娟;;陜西省植被覆蓋度變化特征及其成因[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10年11期
3 王兮之;甘春英;梁釗雄;高全洲;;粵北巖溶山區(qū)連江流域植被覆蓋度動態(tài)變化研究[J];中國巖溶;2010年04期
4 甘春英;王兮之;李保生;梁釗雄;李志文;溫小浩;;連江流域近18年來植被覆蓋度變化分析[J];地理科學;2011年08期
5 嚴振英;;植被覆蓋度的測算方法和應用現(xiàn)狀[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11年23期
6 陳濤;牛瑞卿;李平湘;張良培;;密云水庫流域2000-2005年植被覆蓋度變化監(jiān)測[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11年S2期
7 張學珍;朱金峰;;1982~2006年中國東部植被覆蓋度的變化[J];氣候與環(huán)境研究;2013年03期
8 田海靜;曹春香;戴晟懋;鄭盛;陸詩雷;徐敏;陳偉;趙堅;劉迪;朱紅緣;;準格爾旗植被覆蓋度變化的時間序列遙感監(jiān)測[J];地球信息科學學報;2014年01期
9 吳曉莉,趙純勇,楊華;重慶市沙坪壩區(qū)植被覆蓋度的遙感估算[J];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3期
10 牛寶茹,劉俊蓉,王政偉;干旱半干旱地區(qū)植被覆蓋度遙感信息提取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05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登科;范建忠;王娟;;陜西近10年來植被覆蓋度變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A];第28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11氣象與現(xiàn)代農業(yè)[C];2011年
2 劉家興;王衛(wèi);陳健飛;;植被覆蓋度時空演變與氣候變化的相關分析——以粵西北三連地區(qū)為例[A];中國山區(qū)土地資源開發(fā)利用與人地協(xié)調發(fā)展研究[C];2010年
3 曹永翔;劉小丹;張克斌;陳明;;都蘭縣察汗烏蘇綠洲植被覆蓋度變化研究[A];陜西省水力發(fā)電工程學會第三屆青年優(yōu)秀科技論文集[C];2013年
4 支克廣;涂鋼;王琪;陳宏俊;;使用圖像分析法測量葉面積和植被覆蓋度[A];推進氣象科技創(chuàng)新加快氣象事業(yè)發(fā)展——中國氣象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5 陳曉光;李劍萍;韓穎娟;李志軍;陳葆德;;寧夏近年來植被及其覆蓋度變化分析[A];中國氣象學會2006年年會“衛(wèi)星遙感技術進展及應用”分會場論文集[C];2006年
6 劉家興;王衛(wèi);陳健飛;;植被覆蓋度時空演變與氣候變化的相關分析——以粵西北三連地區(qū)為例[A];中國山區(qū)土地資源開發(fā)利用與人地協(xié)調發(fā)展研究[C];2010年
7 王明全;劉少軍;;基于MODIS數據的儋州市植被覆蓋變化研究[A];中國氣象學會2007年年會生態(tài)氣象業(yè)務建設與農業(yè)氣象災害預警分會場論文集[C];2007年
8 江洪;王欽敏;汪小欽;陳星;;多山地區(qū)植被覆蓋度遙感估算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遙感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劉耀開;穆西晗;閻廣建;;基于植被生長模型和不同空間分辨率數據的植被覆蓋度反演[A];遙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討會摘要集[C];2010年
10 何建軍;余曄;陳晉北;劉娜;趙素萍;;植被覆蓋度數據對WRF模擬蘭州地區(qū)氣象場的影響研究[A];第28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17第三屆研究生年會[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郭軍 付萬明;我省植被覆蓋度已達到71.1%[N];陜西日報;2010年
2 通訊員 閆靖靖 李登科;陜西植被覆蓋度逐年增長[N];中國氣象報;2011年
3 通訊員 卓靜;陜西植被覆蓋度持續(xù)增加[N];中國氣象報;2011年
4 記者 趙俠;陜西林草植被覆蓋度持續(xù)提高[N];中國綠色時報;2011年
5 記者 郭軍 通訊員 卓靜;遙感監(jiān)測顯示我省林草植被覆蓋度持續(xù)增加[N];陜西日報;2011年
6 記者 元莉華 吳莎莎;延安植被覆蓋度增速居全國之首[N];陜西日報;2013年
7 通訊員 李登科 記者 郭軍;三秦大地:天變藍 山變綠 水變清[N];陜西日報;2010年
8 記者 張春鴿;生態(tài)文明建設使我市植被覆蓋度大幅提高[N];延安日報;2012年
9 通訊員馬楠 何慧娟;今年陜北植被覆蓋度增加[N];中國氣象報;2013年
10 記者 汪曼莉;陜北植被覆蓋度12年提升22%[N];陜西日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丁艷玲;植被覆蓋度遙感估算及其真實性檢驗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東北地理與農業(yè)生態(tài)研究所);2015年
2 李曉松;干旱地區(qū)稀疏植被覆蓋度高光譜遙感定量反演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08年
3 邊振;基于遙感技術的荒漠化監(jiān)測方法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吉龍;重慶市三峽庫區(qū)植被覆蓋度的遙感估算及動態(tài)變化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2 李琳;北京郊區(qū)植被覆蓋度變化動態(tài)遙感監(jiān)測[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8年
3 孫微;陜北地區(qū)農牧交錯帶植被覆蓋度動態(tài)及驅動力分析[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2年
4 賈媛;河保偏礦區(qū)植被覆蓋度演變趨勢與驅動力分析[D];山西大學;2012年
5 王朋;基于3S技術的大渡河上游植被覆蓋度時空變化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2年
6 李亮;杭州灣沿岸植被覆蓋度遙感監(jiān)測及變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7 潘學平;呼倫貝爾草原植被覆蓋度與地上生物量時空格局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年
8 王黎;近30年庫布齊沙地植被覆蓋度動態(tài)變化及景觀空間分布格局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5年
9 陳駿;松華壩水源區(qū)植被覆蓋度動態(tài)變化及其與氣象因子關系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10 李繼業(yè);基于多源遙感數據的博州植被覆蓋度反演與時空變化研究[D];新疆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6406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640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