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安沙地的范圍及屬性界定
發(fā)布時間:2021-06-25 16:50
明安沙被位于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明安川內。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同,導致不同學者對其范圍、屬性的認識存在分歧。文章借鑒前人相關研究成果,利用高分辨率衛(wèi)星遙感結合實地考察的技術方法,基于沙被指數和實地考察數據對明安沙被的范圍進行了劃定,并對其屬性進行了簡要分析。研究結果表明:明安沙被西鄰烏梁素海湖濱,東至昆都倫河西側農田,南達烏拉山北麓丘陵下部,北抵白音察罕山南側農田,東西長92.23 km、南北寬31.90 km,面積為951.45 km2;明安沙被位于半干旱荒漠草原區(qū),屬于沙地性質,而不是沙漠,應更準確、更具體地稱之為明安沙地。同時,討論了沙被邊界劃定方面存在的問題及規(guī)模較小沙被的研究與保護的意義。
【文章來源】:內蒙古氣象. 2020,(02)
【文章頁數】:6 頁
【部分圖文】:
明安川分布示意圖
2017年7月—2019年9月,作者先后4次對明安川,重點是沙被及周邊區(qū)域進行了實地科學考察。形成了南北12條、東西3條調查樣帶,植物種類、植被類型登記點位322個,沙被、土壤樣品采集點62個(圖2),并在沙被的不同部位建設了3個自動氣象站,同時,實地測定了兩段沙被邊界線定位數據;谝陨现脖弧⑸潮、氣象、地表微形態(tài)等方面的科學資料,進行沙被范圍和屬性的界定。2.1.2 沙被、土壤采樣與處理
Sentinel2_MSIL2A傳感器擁有12個波段,為有效利用Sentinel2_MSIL2A數據輔助沙被提取范圍,本文在4期遙感影像上選擇典型地段,讀取了研究區(qū)流動沙地、半固定沙地、鹽堿地、天然草地、農田、水體等6類地物典型的反射光譜值,每類地物均選擇30個位置進行平均,制作反射光譜曲線(圖3),分析沙被光譜特性,進而建立基于遙感影像提取沙被的沙被指數(Sand Cover Index),簡稱SCI。基于不同季節(jié)沙被反射光譜曲線特征以及沙被與其他地物(非沙被)在反射光譜特性上差異的分析,我們發(fā)現夏季遙感影像可以更好地區(qū)分沙被與非沙被。通過沙被敏感通道的組合,銳化、放大沙被與非沙被地物的差異,提高沙被與非沙被的對比度,形成用于從遙感影像上提取沙被的SCI。SCI越大,沙被上植被覆蓋度越低,沙被裸露程度越高。針對Sentinel2_MSIL2A衛(wèi)星遙感影像,我們提出如下5種SCI形式,其中:SCI1、SCI2、SCI3是由植被指數作為分母的,反映植被指數與沙被指數負相關;SCI4和SCI5則是兩個通道值的加和與乘積,反映這兩個通道的反射率與SCI正相關關系,其公式如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沙被特征的解讀及沙被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保護、利用和修復[J]. 裴浩,姜艷豐,苗百嶺,賈成朕. 內蒙古氣象. 2019(04)
[2]沙被的定義、類型及其生態(tài)效應[J]. 裴浩,姜艷豐,苗百嶺,賈成朕. 內蒙古氣象. 2019(01)
[3]內蒙古蘇集沙漠初步考察報告[J]. 閆德仁,胡小龍. 內蒙古林業(yè). 2017(09)
本文編號:3249570
【文章來源】:內蒙古氣象. 2020,(02)
【文章頁數】:6 頁
【部分圖文】:
明安川分布示意圖
2017年7月—2019年9月,作者先后4次對明安川,重點是沙被及周邊區(qū)域進行了實地科學考察。形成了南北12條、東西3條調查樣帶,植物種類、植被類型登記點位322個,沙被、土壤樣品采集點62個(圖2),并在沙被的不同部位建設了3個自動氣象站,同時,實地測定了兩段沙被邊界線定位數據;谝陨现脖弧⑸潮、氣象、地表微形態(tài)等方面的科學資料,進行沙被范圍和屬性的界定。2.1.2 沙被、土壤采樣與處理
Sentinel2_MSIL2A傳感器擁有12個波段,為有效利用Sentinel2_MSIL2A數據輔助沙被提取范圍,本文在4期遙感影像上選擇典型地段,讀取了研究區(qū)流動沙地、半固定沙地、鹽堿地、天然草地、農田、水體等6類地物典型的反射光譜值,每類地物均選擇30個位置進行平均,制作反射光譜曲線(圖3),分析沙被光譜特性,進而建立基于遙感影像提取沙被的沙被指數(Sand Cover Index),簡稱SCI。基于不同季節(jié)沙被反射光譜曲線特征以及沙被與其他地物(非沙被)在反射光譜特性上差異的分析,我們發(fā)現夏季遙感影像可以更好地區(qū)分沙被與非沙被。通過沙被敏感通道的組合,銳化、放大沙被與非沙被地物的差異,提高沙被與非沙被的對比度,形成用于從遙感影像上提取沙被的SCI。SCI越大,沙被上植被覆蓋度越低,沙被裸露程度越高。針對Sentinel2_MSIL2A衛(wèi)星遙感影像,我們提出如下5種SCI形式,其中:SCI1、SCI2、SCI3是由植被指數作為分母的,反映植被指數與沙被指數負相關;SCI4和SCI5則是兩個通道值的加和與乘積,反映這兩個通道的反射率與SCI正相關關系,其公式如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沙被特征的解讀及沙被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保護、利用和修復[J]. 裴浩,姜艷豐,苗百嶺,賈成朕. 內蒙古氣象. 2019(04)
[2]沙被的定義、類型及其生態(tài)效應[J]. 裴浩,姜艷豐,苗百嶺,賈成朕. 內蒙古氣象. 2019(01)
[3]內蒙古蘇集沙漠初步考察報告[J]. 閆德仁,胡小龍. 內蒙古林業(yè). 2017(09)
本文編號:32495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3249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