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測繪論文 >

基于北斗/GPS的微小區(qū)域高精度大氣時空建模

發(fā)布時間:2021-01-11 11:22
  利用地基GNSS進行大氣遙感是GNSS技術的一個重要應用。目前GNSS大氣遙感的目標是利用CORS網(wǎng)建立大范圍的厘米級精度的大氣時空模型,但是,利用GNSS進行微小區(qū)域(1km)毫米級精度的高時空分辨率實時大氣建模技術還是一個研究空白。在深空探測領域,天線組陣技術能夠有效地改善對深空探測器的測控能力。組陣信號在穿過大氣層時受到電離層和對流層影響,不同傳輸路徑上電離層中電子密度的差異和對流層中水汽密度的差異導致天線信號的延遲不同,而不同的天線信號延遲也降低了合成信號的信噪比,因此需要監(jiān)測大氣的變化并對組陣信號加以改正。當前主要采用干涉儀、水汽輻射儀和GNSS的方法統(tǒng)計分析大氣的時空特性。目前,采用GNSS技術對大氣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中尺度(數(shù)千米至數(shù)百千米)。本文以高校合作項目“大氣波動對上行天線組陣相位影響分析及建模技術研究”為依托,研究微小區(qū)域北斗/GPS連續(xù)運行參考站數(shù)據(jù)處理理論,以建立目標區(qū)域的高精度高時空分辨率實時大氣模型,進而解決深空探測天線組陣信號大氣延遲修正問題。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和結論概括如下:(1)對于微小區(qū)域連續(xù)運行參考站的數(shù)據(jù)解算,采用了站間單差策略。站間單差能夠利用... 

【文章來源】:西南交通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3 本文主要研究內(nèi)容及結構
第2章 大氣相位延遲與天線組陣信號
    2.1 大氣相位延遲對天線組陣信號的影響
    2.2 大氣相位延遲的標定技術
第3章 微小區(qū)域GNSS大氣延遲獲取
    3.1 實驗技術方案設計
    3.2 GNSS大氣延遲解算策略
        3.2.1 GNSS單差及誤差分析
        3.2.2 整周模糊度的確定及接收機鐘差的削弱方法
        3.2.3 多路徑效應及其削弱方法
    3.3 電離層、對流層延遲解算
        3.3.1 L1、L2載波大氣延遲的比較分析
        3.3.2 電離層、對流層延遲求解與比較分析
第4章 微小區(qū)域天線組陣大氣延遲建模
    4.1 大氣延遲空間相關性分析及建模
        4.1.1 站間大氣延遲相關性分析
        4.1.2 星間大氣延遲的相關性分析及建模
    4.2 大氣延遲時間相關性分析
        4.2.1 時間結構函數(shù)
        4.2.2 不同時間間隔的時間結構函數(shù)統(tǒng)計分析
        4.2.3 衛(wèi)星高度角對時間相關性的影響
    4.3 天線陣列的大氣延遲建模策略
        4.3.1 探測器方向上的大氣延遲獲取
        4.3.2 在探測器方向任意位置天線的大氣延遲建模
結論與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天線上行組陣空間功率合成性能初步分析[J]. 郭勁松,洪家財.  現(xiàn)代電子技術. 2015(21)
[2]基于VLBI的上行組陣標校技術研究[J]. 劉佳,史學書,李俊強,于國年.  飛行器測控學報. 2015(03)
[3]硬件延遲偏差對衛(wèi)星鐘差解算的影響[J]. 于合理,郝金明,謝建濤,周穎,鄭國慶.  導航定位學報. 2015(01)
[4]深空測控新技術研究進展[J]. 董光亮.  深空探測學報. 2014(04)
[5]湍流效應對大氣激光信號傳輸影響的仿真分析[J]. 朱保華,黃靜.  激光雜志. 2013(03)
[6]深空通信天線組陣關鍵技術及其發(fā)展趨勢[J]. 姚飛,匡麟玲,詹亞鋒,陸建華.  宇航學報. 2010(10)
[7]GPS多路徑重復性試驗研究[J]. 鐘萍,袁林果,丁曉利.  測繪科學. 2010(02)
[8]雙頻GPS接收機單差硬件延遲分析[J]. 周澤波,沈云中,李博峰.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9(06)
[9]GPS整周模糊度解算的LAMBDA法及程序實現(xiàn)[J]. 林丹,郭敏,江華,蔣旭惠.  工程地球物理學報. 2006(03)
[10]虛擬參考站技術中對流層誤差建模方法研究[J]. 熊永良,黃丁發(fā),丁曉利,殷海濤.  測繪學報. 2006(02)

博士論文
[1]GNSS動態(tài)變形測量關鍵技術研究[D]. 薛志宏.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2012
[2]連續(xù)運行參考站網(wǎng)絡實時動態(tài)定位理論、算法和系統(tǒng)實現(xiàn)[D]. 周樂韜.西南交通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利用高頻GPS數(shù)據(jù)研究中國大陸短周期地殼形變特征[D]. 黃勇.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2012



本文編號:297067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97067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582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