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地覆被變化的秦淮地區(qū)輻射強迫研究
【圖文】:
輻射強迫變化研究技術路線圖
西安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 研究區(qū)概況及數(shù)據(jù)處理2.1 研究區(qū)概況秦嶺-淮河作為我國重要的一條地理生態(tài)分界線,在氣候、地形、水系以及農業(y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該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較為脆弱,對氣候變化感應敏感,同時作為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和中國最大連片貧困區(qū),,秦嶺淮河地區(qū)的環(huán)境和發(fā)展對中國當代和未來環(huán)境和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65]。本文以秦嶺-淮河一線及其周圍區(qū)域為研究區(qū),經(jīng)緯度橫跨 103°0′-116°5′E、23°5′-35°8′N 之間,覆蓋甘、陜、川、渝、豫、鄂、皖、蘇、浙、滬九省一市,如圖 2.1 所示。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P422;P23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正佳;邵全琴;陶健;遲文峰;;中國典型土地覆蓋類型地表反照率的年內變化特征(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5年01期
2 姚彤;張強;;我國北方不同類型下墊面地表反照率特征[J];物理學報;2014年08期
3 翟俊;劉榮高;劉紀遠;趙國松;;1990-2010年中國土地覆被變化引起反照率改變的輻射強迫[J];地理學報;2013年07期
4 李慧芳;袁占良;余濤;李家國;米曉飛;劉其悅;魏占營;;HJ-1/CCD地表反照率估算及其與NDVI關系分析[J];遙感信息;2012年04期
5 王杰;何曉波;葉柏生;楊國靖;;唐古拉山冬克瑪?shù)妆ǚ凑章首兓卣餮芯縖J];冰川凍土;2012年01期
6 邵璞;曾曉東;;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蓋變化對氣候系統(tǒng)影響的研究進展[J];氣候與環(huán)境研究;2012年01期
7 王繼燕;羅格平;魯蕾;;利用TM影像分析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地表反照率的時空變化[J];地理研究;2010年10期
8 劉紀遠;張增祥;徐新良;匡文慧;周萬村;張樹文;李仁東;顏長珍;于東升;吳世新;江南;;21世紀初中國土地利用變化的空間格局與驅動力分析[J];地理學報;2009年12期
9 楊續(xù)超;張鐿鋰;劉林山;張瑋;丁明軍;王兆鋒;;中國地表氣溫變化對土地利用/覆被類型的敏感性[J];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2009年05期
10 江曉燕;張朝林;高華;苗世光;;城市下墊面反照率變化對北京市熱島過程的影響——個例分析[J];氣象學報;2007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于靈雪;黑龍江流域積雪覆蓋時空變化對地表輻射收支的影響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東北地理與農業(yè)生態(tài)研究所);2015年
2 崔曉臨;秦嶺地區(qū)土地利用/覆被變化及水熱環(huán)境響應[D];西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5953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595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