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RF2014框架簡介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ITRF2014,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station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input data, the basic strategy of data processing and the improvement of ITRF2008. ITRF2014 takes into account the non-tidal atmospheric load model for the first time. The precision of reference frame is improved and the internal model is optimized.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conventional products such as station coordinates, velocity and residual EOPs, two new products are proposed in ITRF2014: the geocentric motion model based on SLR only and the post-earthquake deformation model.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riginal model and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new model have made a new contribution to the renewal and refinement of the coordinate system in various regions of the world and to the prediction of earthquakes.
【作者單位】: 信息工程大學導航與空天目標工程學院;73141部隊;71217部隊;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374027)~~
【分類號】:P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廖海斌;陳慶虎;王宏勇;;融合局部形變模型的魯棒性人臉識別[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1年07期
2 劉碧霞;李紹滋;郭鋒;蘇松志;;三維雙線性多分辨率形變模型研究[J];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3期
3 徐暉;平面監(jiān)測網(wǎng)的動態(tài)濾波[J];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學報;1990年01期
4 周世健;形變模型的可區(qū)分性分析[J];地殼形變與地震;1995年01期
5 牛安福;遞推最小二乘方法用于形變時變模型的研究[J];地震;1992年02期
6 廖海斌;陳慶虎;鄢煜塵;;面向形變模型的三維人臉建模研究及其改進[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1年02期
7 劉權威,陶本藻;用速率面擬合法進行地殼水平形變模型的研究[J];地殼形變與地震;1995年01期
8 張永紅;吳宏安;孫廣通;;時間序列InSAR技術中的形變模型研究[J];測繪學報;2012年06期
9 張濤,徐烈,熊煒,趙蘭萍;接觸熱阻研究中理論模型的比較與分析[J];低溫與超導;1998年02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夏利民;谷士文;;基于自適應形變模型的3D動畫[A];中國圖象圖形學會第十屆全國圖像圖形學術會議(CIG’2001)和第一屆全國虛擬現(xiàn)實技術研討會(CVR’2001)論文集[C];2001年
2 匡載平;戴棣;王雪明;;熱隔膜成型技術[A];復合材料:創(chuàng)新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上冊)[C];2010年
3 匡載平;戴棣;王雪明;;熱隔膜成型技術[A];復合材料:創(chuàng)新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上冊)[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簡江濤;形變模型技術研究及其在醫(yī)學圖像分割中的應用[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2 王元全;可形變模型及其在心臟核磁共振圖像分析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4年
3 周則明;可形變模型分析及在心臟核磁共振圖像處理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磊;基于形變模型人臉重建擬合算法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王小文;基于形變模型的多攝像機人臉三維重建[D];北京理工大學;2010年
3 楊薇薇;融合形變模型與輻照約束機制的人臉3D形狀恢復[D];南京理工大學;2013年
4 毛磊;基于無網(wǎng)格方法的軟組織形變模型[D];華北水利水電學院;2011年
5 馬艷平;基于三維掃描的人臉形變模型研究[D];河南工業(yè)大學;2011年
6 楊爽;基于圖像的肺組織形變模型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7 李東陽;融合顏色屬性和形變模型的不良圖像檢測方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8 朱玉輝;基于可形變模型的心臟MRI分割[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5年
9 劉澤;自適應形變模型及其在血管內(nèi)超聲圖像處理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10 汪偉怡;基于形變模型的三維人臉建模方法研究[D];河南工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1365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136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