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槽波繞射偏移成像及應用
本文選題:反射槽波 切入點:繞射偏移 出處:《煤田地質與勘探》2017年01期
【摘要】:反射槽波能夠探測煤層中的小構造,但反射槽波信噪比低,探測效果不理想。為改進成像質量,分析了適用于反射槽波的預處理技術,從理論和實際應用兩方面,通過三維槽波數(shù)值模擬和實際數(shù)據(jù)處理應用,驗證了反射槽波繞射波偏移方法的有效性。結果表明:應用繞射波偏移方法時,需對反射槽波做Hilbert變換,使之適應槽波的特殊情況;繞射偏移時只需要一個速度,槽波速度基本恒定,槽波繞射偏移方法相對地面地震有獨特優(yōu)勢。
[Abstract]:The reflected trough wave can detect the small structure in coal seam, but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of the reflected trough wave is low, and the detection effect is not satisfactor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maging quality, the preprocessing technology suitable for reflected grooves is analyzed. The validity of the diffraction migration method of reflected grooves is verified by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3-D groov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data processing in theory and practic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flected grooves need to be transformed by Hilbert to adapt to the special conditions of the grooves when the diffraction migration method is applied, the diffraction migration requires only one velocity and the velocity of the grooves is basically constant.The groove-wave diffraction migration method has a unique advantage over ground earthquakes.
【作者單位】: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中煤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2011ZX05040-002)~~
【分類號】:P631.4;TD1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守恩,姜克富;地震槽波法的方法試驗[J];煤田地質與勘探;1981年02期
2 張守恩,姜克富;地震槽波方法試驗與研究[J];地球物理學報;1983年02期
3 郭恩惠;巷道槽波透射法適用環(huán)境和影響因素的探討[J];煤田地質與勘探;1990年02期
4 李天元;漣邵礦區(qū)的槽波特征[J];煤田地質與勘探;1990年04期
5 王文德,趙炯,王誼,李天元;槽波反射法探測效果的影響因素及改進措施[J];煤田地質與勘探;1997年01期
6 王文德;煤層的槽波賦存狀況及其分類[J];煤炭學報;1997年04期
7 徐果明,倪四道,王漢標;瑞利型槽波的本征方程及其應用[J];煤炭學報;1998年02期
8 林紅濤;槽波地震在東北地區(qū)的應用[J];東北煤炭技術;1998年03期
9 皮嬌龍;滕吉文;楊輝;劉國棟;李建新;李松營;;地震槽波動力學特征物理-數(shù)學模擬及應用進展[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3年02期
10 劉玉忠;采區(qū)槽波探測的適應性分類[J];煤田地質與勘探;199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皮嬌龍;滕吉文;劉國棟;魏建新;狄?guī)妥?;地震槽波動力學特征的物理-數(shù)學模擬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十九專題論文集[C];2013年
2 姬廣忠;程建遠;胡繼武;江浩;王季;吳海;保例;張慶慶;;槽波探測技術新儀器軟件研發(fā)及應用[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四專題論文集[C];2013年
3 倪四道;徐果明;;槽波及其在反演煤層平均厚度中的應用[A];1993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3年
4 皮嬌龍;滕吉文;楊輝;劉國棟;李建新;李松營;;地震槽波動力學特征物理-數(shù)學模擬及應用進展[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屆)學術論文匯編——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5 王文德;楊元海;;槽波地震探測技術基礎理論及其應用的研究[A];1996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6年
6 王順;聶秀英;;利用槽波地震探測技術對煤礦復雜地質構造的預測[A];煤炭工業(yè)技術委員會地質分會/中國煤炭學會礦井地質專業(yè)委員會200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7 劉天放;程久龍;潘冬明;李德春;;煤槽的Q值[A];1992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八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2年
8 沈忠祥;樓曉明;;單V形槽波導及雙V形槽波導的分析[A];1989年全國微波會議論文集(上)[C];1989年
9 王季;陸文凱;程建遠;胡繼武;姬廣忠;;基于透射槽波CT成像的煤礦工作面內陷落柱探測[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四專題論文集[C];2013年
10 許福永;趙克玉;梅中磊;王瀅;;一種新型毫米波橢圓槽波導[A];2001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徐嘉新 王向陽;槽波地震探測技術效果好[N];中華合作時報;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傅皓淳;煤田槽波地震勘探中層析成像技術應用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2 郭昌放;透射槽波探測工作面煤厚的實驗與方法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6年
3 劉耀;槽波導模式求解及偏振特性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6年
4 師旭;煤礦井下巷道槽波超前探測技術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4年
5 袁迎春;圓形槽波導振蕩器的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6 姚靖;圓形槽波導振蕩器的研究[D];東南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7267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726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