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載GPS接收機射頻前端設計與實現(xiàn)
本文關鍵詞:星載GPS接收機射頻前端設計與實現(xiàn)
【摘要】:為適應星載GPS接收機的多普勒高動態(tài)范圍、強射頻干擾信號的空間環(huán)境,分析了射頻前端的結構及MAX2769的結構特點和工作原理,利用MAX2769及少量外圍電路設計實現(xiàn)了一種星載GPS接收機射頻前端方案。測試表明,射頻前端輸出的數(shù)字中頻信號符合設計要求,可用于基帶信號處理模塊,實現(xiàn)衛(wèi)星信號捕獲。其集成度高,性能優(yōu)越,價格合理,適合航天工業(yè)應用。
【作者單位】: 中科院上海微系統(tǒng)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上海微小衛(wèi)星工程中心;
【關鍵詞】: 接收機 射頻前端 MAX 捕獲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401278) 國防科技創(chuàng)新基金(CXJJ-15S086)
【分類號】:P228.4
【正文快照】: 0引言星載GPS接收機被廣泛應用于衛(wèi)星實時導航定位、定速、定時,其利用運行在20200km軌道高度的GPS導航衛(wèi)星為低軌道衛(wèi)星提供連續(xù)、高精度、簡單易行的自主導航、姿態(tài)測定和時間同步能力。相對于傳統(tǒng)的測軌方式,如:激光測距(SLR)、多普勒無線定軌定位(DORIS)和雷達測高等,星載
【參考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永鑫;北斗導航衛(wèi)星接收機射頻前端的研究與設計[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國家授時中心);2013年
【共引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李超;基于DSP+FPGA的北斗衛(wèi)星導航接收機的研究與設計[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2 歐松;基于FPGA的北斗接收機基帶處理設計與仿真[D];北京交通大學;2014年
3 郝雷;GNSS空間信號質(zhì)量評估系統(tǒng)通道均衡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國家授時中心);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王頻;GPS接收機L_1波段下變頻電路設計與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2 劉亞姣;2.4G高靈敏度接收機射頻前端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3 王軍旗;一種定位跟蹤系統(tǒng)接收射頻前端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4 李蓬蓬;導航終端射頻前端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5 李杰;多模多頻GNSS接收機射頻前端芯片系統(tǒng)級設計[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6 李貴芳;S頻段微波下變頻器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復旦大學;2008年
7 王靜;GNSS接收機CMOS射頻前端芯片系統(tǒng)級設計[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8 郝盛;2.4GHz接收機射頻前端設計[D];南京理工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郭俊杰;楊新民;;多射頻前端衛(wèi)星接收機實驗平臺研究[J];大眾科技;2011年05期
2 周建政;王志功;李莉;王科平;;DRM接收機射頻前端芯片的頻率規(guī)劃設計[J];高技術通訊;2008年05期
3 李名杰;譚志良;耿利飛;;射頻前端強電磁脈沖前門耦合研究[J];現(xiàn)代防御技術;2013年04期
4 蘭飛;李寧;李巍;任俊彥;;6.2~9.4GHz DC-OFDM超寬帶接收機射頻前端設計[J];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4期
5 謝芳;;射頻前端電路缺陷對60GHz OFDM無線系統(tǒng)的影響[J];科技資訊;2009年36期
6 楊秋波;;基于SE4100L設計GPS接收機射頻前端電路[J];電子技術;2007年Z3期
7 孫利佳;牛吉凌;;高動態(tài)范圍接收機射頻前端的研究與設計[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年20期
8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王磊;陳名松;;低噪聲、高線性射頻前端的設計[A];2005年海峽兩岸三地無線科技學術會論文集[C];2005年
2 曾慶遠;劉鐮斧;;基于RF前端芯片EM4095的RFID閱讀器設計[A];2008年中國西部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王曉嵐;白凡;王兆瑞;;C波段可變頻接收機射頻前端的設計研究[A];第四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論文集-S7 北斗/GNSS用戶終端技術[C];2013年
4 易觀理;李莉;劉海濤;;基于軟件無線電的通信系統(tǒng)接收機射頻前端的研究[A];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焊接與涂裝技術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2年
5 李江;周科;周健義;;應用于ROF射頻前端的室外雙向放大器[A];2011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1年
6 徐紅波;;基于GSM接收機射頻前端的設計與研究[A];科技引領產(chǎn)業(yè)、支撐跨越發(fā)展——第六屆湖北科技論壇論文集萃[C];2011年
7 湯靜;許靈軍;張平;沈樹群;;基于MIMO的B3G射頻前端設計[A];第一屆中國高校通信類院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安華高推出集成射頻前端模塊[N];人民郵電;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劉自成;L波段高動態(tài)范圍接收機前端的研究與實現(xiàn)[D];北京理工大學;2016年
2 李兵;多模兼容衛(wèi)星導航接收機射頻前端芯片關鍵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3 林敏;CMOS射頻前端電路設計中的低噪聲、高線性度研究[D];清華大學;2004年
4 萬求真;低壓低功耗CMOS收發(fā)機射頻前端電路的設計與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5 郭興龍;基于RF MEMS技術的微波接收前端關鍵部件實現(xiàn)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易顯富;寬頻段MIMO系統(tǒng)射頻前端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2 劉迎春;同頻同時全雙工LTE射頻前端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3 劉文豹;Ka/Ku波段收發(fā)信機射頻前端的研究與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4 王兆彬;VHF跳頻電臺發(fā)射機射頻前端研究及實現(xiàn)[D];復旦大學;2014年
5 萬君磊;目標模擬器X波段寬帶射頻前端的設計[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4年
6 蔣小強;軟件無線電射頻前端的研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7 張東明;高性能多通道射頻前端的設計與研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8 歐陽偉忠;六端口測距系統(tǒng)射頻前端研究與設計[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4年
9 汪公師;寬帶WLAN多天線射頻前端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10 李先勤;BGAN通信系統(tǒng)中移動終端射頻前端器件的設計[D];大連海事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0785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078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