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地質論文 >

博羅科努斷裂東南段地震危險性評價

發(fā)布時間:2017-09-24 14:02

  本文關鍵詞:博羅科努斷裂東南段地震危險性評價


  更多相關文章: 博羅科努斷裂東南段 活動構造 地震危險性評價


【摘要】:博羅科努—阿齊克庫都克斷裂(簡稱博—阿斷裂)是一條斜切天山的大型活動斷層帶,從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湖西南岸穿過阿拉山口進入我國,向南東方向延伸至吐魯番盆地西南緣,全長千余公里,我國境內約一千余公里。斷裂帶的總體走向為北西向。在我國境內,該斷裂的絕大部分展布于高山無人區(qū)和現(xiàn)代冰川活動區(qū)。前人研究表明該斷裂于全新世仍有活動。本文在先前學者的工作成果基礎上,對博羅科努斷裂東南段進行了野外地質調查,從而對博羅科努斷裂東南段的構造變形特征、活動速率等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在野外地質調查過程中采用開挖大型探槽和建立數(shù)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的方法獲取斷裂的活動性參數(shù)。博羅科努斷裂東南段Ⅰ級扇面垂直斷錯4.6m,Ⅱ級扇面累計垂直錯斷距離為11.2m。反向陡坎的最大坡角達到27°,反映出該反向斷裂自晚更新世以來有過多次活動。結合測年數(shù)據(jù)綜合分析得到Ⅰ級扇面平均垂直位移速率為0.6mm/a,Ⅱ級扇面平均垂直位移速率為0.93mm/a。推測斷層地質剖面得到Ⅲ級階地形成以來研究區(qū)南北縮短量為37.34m,由此計算得到Ⅲ級階地形成以來的縮短速率為1.07mm/a。通過活動性參數(shù)的厘定、古地震法,由定量數(shù)據(jù)計算估算、綜合分析得到博羅科努斷裂東南段的歷史平均震級為7.3級左右。利用地震活動斷層及破裂分段、運動方式和平均滑動速率等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預測的博羅克努斷裂東南段活動斷層存在的潛在地震的最大震級為7.5級。由古地震法了解到博羅科努東南段晚更新世以來至少發(fā)生過3次古地震事件,平均復發(fā)周期為6~7ka。最終,利用活動斷層的地震潛勢概率評估的方法,綜合分析得到博羅科努斷裂東南段未來50年的大震發(fā)震概率約為0.3%~0.4%,未來200年的大震發(fā)震概率為2%~3%。
【關鍵詞】:博羅科努斷裂東南段 活動構造 地震危險性評價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P315.2
【目錄】:
  • 摘要2-3
  • ABSTRACT3-7
  • 第一章 引言7-17
  • 1.1 選題依據(jù)與研究意義7-8
  • 1.2 國內外研究進展8-11
  • 1.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8-10
  • 1.2.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10-11
  • 1.3 研究內容與技術路線11-14
  • 1.4 完成工作量14-15
  • 1.5 論文主要結構15-17
  • 第二章 博羅科努斷裂東南段的基本特征17-22
  • 2.1 自然地理概況17-19
  • 2.2 區(qū)域構造概況19-20
  • 2.3 區(qū)域地層概況20
  • 2.4 小結20-22
  • 第三章 博羅科努斷裂東南段地震危險性評價22-48
  • 3.1 技術思路與方法22-23
  • 3.2 博羅科努斷裂東南段活動特點23-34
  • 3.2.1 斷裂分段性23-31
  • 3.2.2 地表微地貌變形數(shù)字高程模型建立31-33
  • 3.2.3 褶皺及其縮短量33-34
  • 3.3 活動性參數(shù)的厘定34-43
  • 3.3.1 錯動距離35-37
  • 3.3.2 縮短量及滑動速率37-39
  • 3.3.3 探槽與古地震39-43
  • 3.4 斷層潛在最大震級評估43-46
  • 3.4.1 由地震地表破裂長度與震級的關系估計44
  • 3.4.2 由同震位移與震級的關系估計44-45
  • 3.4.3 由地震斷層面積與震級之間的關系估計45
  • 3.4.4 歷史震級綜合評估45-46
  • 3.4.5 地震活動概況分析46
  • 3.5 斷裂未來 50~200年的發(fā)震概率46-48
  • 第四章 主要結論及討論48-51
  • 4.1 主要結論48-49
  • 4.2 討論49
  • 4.3 不足49-51
  • 參考文獻51-55
  • 在讀期間發(fā)表論文清單55-56
  • 致謝56-5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葉劍紅;崔峰;伍法權;孫進忠;;概率地震危險性評價系統(tǒng)開發(fā)[J];工程地質學報;2007年06期

2 雷建成;高孟潭;吳健;亢川川;;梯級電站系統(tǒng)的地震危險性評價方法初步研究[J];地震學報;2011年03期

3 金}9九;金尚袒;鐘以章;;朝鮮半島的地震危險性評價[J];世界地震工程;1984年03期

4 張雪亮;;小浪底水庫樞紐工程區(qū)域的地震危險性評價審查通過[J];地震學刊;1985年03期

5 張力方;呂悅軍;蘭景巖;謝卓娟;;空間光滑活動模型在東部海域地震危險性評價中的應用[J];地震研究;2013年03期

6 宋雪琳,,劉金峰,周文芝;石家莊市地震危險性評價[J];河北地質學院學報;1996年02期

7 于光源;代樹林;呂晗;;長春市地震危險性評價[J];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8 陳立春;冉勇康;王虎;;烏魯木齊活動構造系的構造過程及其地震危險性評價意義[J];國際地震動態(tài);2012年06期

9 雷建成;;梯級電站系統(tǒng)的地震危險性評價方法[J];國際地震動態(tài);2012年01期

10 陳立春;梁輝;冉勇康;陳玉香;;哈爾濱市主要斷裂未來地震危險性評價[J];地震地質;2006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蔣溥;梁小華;代麗思;;金沙江溪落渡水電工程地震危險性評價[A];第四屆全國工程地質大會論文選集(一)[C];1992年

2 冉勇康;鄧起東;;大地震危險性評價工作中的古地震平均重復間隔取值問題[A];中國地震學會第七次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1998年

3 陳立春;冉勇康;王虎;;烏魯木齊活動構造系的構造過程及其地震危險性評價意義[A];中國地震學會第14次學術大會專題[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雷建成;梯級電站系統(tǒng)的地震危險性評價方法[D];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耿昭;博羅科努斷裂東南段地震危險性評價[D];新疆大學;2016年

2 劉云華;烏魯木齊市活斷層地震危險性評價與數(shù)據(jù)庫建設[D];新疆大學;2007年

3 梁明劍;蘭州市活斷層地震危險性評價[D];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2008年

4 戴訓也;新疆阜康斷裂帶中段地震危險性評價[D];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2014年



本文編號:91178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91178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e0d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