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西山灣羊場銀鉛鋅礦床地球化學特征及成礦物質來源分析
本文關鍵詞:內蒙古西山灣羊場銀鉛鋅礦床地球化學特征及成礦物質來源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地球化學特征 成礦物質來源 銀鉛鋅礦 西山灣羊場 內蒙古
【摘要】:西山灣羊場銀鉛鋅礦床大地構造位置處于華北地臺北緣狼山—渣爾泰山中-新元古代裂陷槽東段,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中西部渣爾泰山地區(qū),該區(qū)域是良好的成礦帶。本文在充分收集研究區(qū)前人地質資料基礎上,通過進行野外地質調查,運用巖石學、地球化學和礦床學等多學科研究方法,對西山灣羊場銀鉛鋅礦床地球化學特征進行系統研究,并對成礦物質來源進行分析。該礦床銀礦體主要賦存于下白堊統白女羊盤組(Klbn)酸性火山巖中,賦礦圍巖主要為流紋巖、潛流紋斑巖、流紋質角礫巖,鉛鋅礦體主要賦存于深部的寒武紀英云閃長巖中。礦體受構造影響明顯,區(qū)內斷裂構造發(fā)育,為熱液活動和成礦物質富集提供了充分的構造條件。該礦床鉛鋅礦的賦礦巖石英云閃長巖具富硅、鋁、鈉,相對貧鈣、鎂的特征,為偏鋁質—過鋁質的鈣堿性巖石,同時具埃達克質巖石的地球化學特征。稀土元素總量較高,∑REE=105.32×10-6~298.07×10-6,輕稀土強烈富集,LREE/HREE=11.78~38.44,具明顯正銪異常及弱負鈰異常。La/Nb、Nb/U、Nb/Ta顯示具有殼;旌咸卣。礦石礦物黃鐵礦的微量元素具富集大離子親石元素Rb、U、Pb,虧損高場強元素Nb、Ta、Zr、Hf的特征。REE總量較低,稀土配分曲線為右傾的輕稀土富集型,顯示為殼源型特征。黃鐵礦具有明顯的Eu正異常,Ce沒有明顯異常,指示了在鉛鋅成礦過程中較高的溫度(大于250℃)以及相對還原的流體特征。同時,黃鐵礦中Hf/Sm、Nb/La、Th/La均小于1,表明成礦流體虧損HFSE,為富Cl流體。黃鐵礦的Y/Ho(26.24~29.35)、Zr/Hf(10.46~29.43)、Nb/Ta(6.36~20.50)變化范圍較大,表明在成礦過程中有后期熱液活動和交代作用的影響。礦石硫同位素組成δ34S值為4.0‰~6.1‰,變化范圍較窄,呈明顯的塔式分布效應,反映了礦石中硫總體來源比較單一及具有巖漿硫的特征。礦石鉛同位素組成中具有低μ(9.28~9.74)、高ω(38.57-43.61)的特征,指示了礦石鉛來源于富Th、虧U的源區(qū),具有下地殼來源的特征。鉛同位素構造環(huán)境圖解中及鉛同位素構造模式圖中,均顯示鉛主要來源于下地殼。地球化學特征顯示礦區(qū)鉛鋅礦體成礦物質主要來源于下地殼,在含礦熱液向上運移過程中伴隨著英云閃長巖中成礦物質的加入,使含礦熱液進一步富集成礦。
【關鍵詞】:地球化學特征 成礦物質來源 銀鉛鋅礦 西山灣羊場 內蒙古
【學位授予單位】:長安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P618.4;P618.5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緒論9-17
- 1.1 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9-10
- 1.1.1 項目依托及選題意義9
- 1.1.2 研究區(qū)自然地理條件9-10
- 1.2 研究現狀及存在問題10-13
- 1.2.1 國內外銀鉛鋅礦床研究現狀10-11
- 1.2.2 礦區(qū)研究現狀及成果11-12
- 1.2.3 存在問題12-13
- 1.3 研究思路與技術路線13-14
- 1.4 主要工作量14-15
- 1.5 主要成果與認識15-17
- 第二章 區(qū)域地質背景17-24
- 2.1 區(qū)域地層19-20
- 2.2 區(qū)域巖漿巖20-22
- 2.3 構造22-24
- 第三章 礦床地質特征24-32
- 3.1 礦區(qū)地質概況24-28
- 3.1.1 礦區(qū)地層24-26
- 3.1.2 礦區(qū)巖漿巖26-28
- 3.1.3 礦區(qū)構造28
- 3.2 礦體特征28-29
- 3.3 礦石特征29-30
- 3.4 圍巖蝕變特征30-31
- 3.5 成礦期次劃分31-32
- 第四章 礦床地球化學特征32-56
- 4.1 樣品采集與實驗方法32-34
- 4.1.1 主量元素分析方法32
- 4.1.2 微量元素分析方法32-34
- 4.1.3 同位素分析方法34
- 4.2 巖石地球化學特征34-41
- 4.2.1 主量元素元素地球化學特征34-36
- 4.2.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征36-41
- 4.3 單礦物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征41-48
- 4.3.1 黃鐵礦微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征42-44
- 4.3.2 黃鐵礦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44-47
- 4.3.3 成礦流體探討47-48
- 4.4 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征48-53
- 4.4.1 硫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征48-50
- 4.4.2 鉛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征50-53
- 4.5 成礦物質來源分析53-56
- 結論56-57
- 參考文獻57-63
- 攻讀碩士期間主要研究成果63-64
- 致謝6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文佳;何雨栗;楊國林;董俊玲;劉軍;閆德飛;孫柏年;;內蒙古大蘇吉地區(qū)埃達克質花崗巖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地質意義[J];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5期
2 翟德高;劉家軍;王建平;要梅娟;劉星旺;柳振江;吳勝華;付超;王守光;李玉璽;;內蒙古甲烏拉大型Pb-Zn-Ag礦床穩(wěn)定同位素地球化學研究[J];地學前緣;2013年02期
3 康明;劉琛;斯琴畢力格;馬祖飛;;內蒙古渣爾泰山地區(qū)西山灣羊場火山巖型銀礦床的發(fā)現[J];物探與化探;2013年01期
4 龍漢生;羅泰義;黃智龍;周明忠;楊勇;錢志寬;;云南瀾滄老廠大型銀多金屬礦床黃鐵礦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學[J];礦物學報;2011年03期
5 王成輝;王登紅;劉建中;鄧一明;劉川勤;李建康;陳發(fā)恩;張金忠;;貴州水銀洞超大型卡林型金礦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征[J];地學前緣;2010年02期
6 沈存利;張梅;楊帥師;;華北陸塊北緣西段狼山-渣爾泰山裂陷槽西延的地質依據及其意義[J];地質與勘探;2009年06期
7 周家云;鄭榮才;朱志敏;陳家彪;沈冰;李瀟雨;羅麗萍;;拉拉銅礦黃鐵礦微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成因意義[J];礦物巖石;2008年03期
8 彭潤民;翟裕生;韓雪峰;王志剛;王建平;劉家軍;;內蒙古狼山-渣爾泰山中元古代被動陸緣裂陷槽裂解過程中的火山活動及其示蹤意義[J];巖石學報;2007年05期
9 梁一鴻;內蒙古十八傾壕金礦床鉛同位素組成的構造學意義[J];中國地質;2004年01期
10 沈存利,王守光,蘇新旭,馬潤;內蒙古中元古界渣爾泰山群區(qū)域成礦特征研究[J];地學前緣;2004年01期
,本文編號:6895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689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