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休瓦促Mo-W礦區(qū)印支晚期和燕山晚期巖漿活動與成礦作用:來自鋯石U-Pb年代學和地球化學的證據
發(fā)布時間:2017-07-02 07:06
本文關鍵詞:滇西北休瓦促Mo-W礦區(qū)印支晚期和燕山晚期巖漿活動與成礦作用:來自鋯石U-Pb年代學和地球化學的證據,,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本文首次在格咱島弧休瓦促Mo-W礦區(qū)識別出印支晚期似斑狀黑云母花崗巖,并確定其結晶年齡為200.93±0.65Ma,同時獲得燕山晚期二長花崗巖結晶年齡83.57±0.32Ma;即首次在休瓦促Mo-W礦區(qū)內厘定出印支晚期和燕山晚期兩期花崗巖漿疊加活動,而Mo-W成礦作用與燕山晚期二長花崗巖具有成因關系。巖石地球化學顯示燕山晚期二長花崗巖具有較高的SiO_2和全堿含量及較低的Fe、Mg、Ca和P含量,呈準鋁質-弱過鋁質;富集Rb、Th、U、Nb、Zr和輕稀土元素,虧損Ba、Sr、P、Eu,具有高分異I型花崗巖特征;其形成于與拉薩-羌塘板塊碰撞相關的陸內伸展環(huán)境,主要來自中-基性下地殼物質的部分熔融,為Mo-W成礦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相對于二長花崗巖,印支晚期似斑狀黑云母花崗巖具有較低的SiO_2、Na_2O+K_2O含量和A/CNK比值,較高的Mg、Ca和P含量;富集Th、U、Rb和輕稀土元素,強烈虧損Nb、Ta、Zr、Hf等高場強元素,為準鋁質高鉀鈣堿性具有島弧巖漿性質的花崗巖,可能形成于甘孜-理塘洋殼俯沖作用結束后,松潘-甘孜地塊和義敦島弧碰撞后伸展環(huán)境,為俯沖期改造后形成的下地殼部分熔融的產物。
【作者單位】: 中國地質大學資源學院;云南省地質調查局;
【關鍵詞】: 花崗巖 Mo-W礦化 鋯石U-Pb年齡 晚白堊世 晚三疊世 義敦島弧 休瓦促 云南
【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項目(2015CB452605) 云南省科技領軍人才培養(yǎng)計劃項目(2013HA001) 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12120113094600)聯(lián)合資助
【分類號】:P588.1;P611;P597.3
【正文快照】: 1.中國地質大學資源學院,武漢4300742.云南省地質調查局,昆明6500511.Faculty of Earth Resource,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430074,China2.Yunnan Geological Survey,Kunming 650051,China*本文受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項目(2015CB452605)、云南省科技領軍人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陳偉;楊克明;李書兵;簡高明;唐進;趙堯;蘇強;;龍門山南段山前印支晚期隱伏生長褶皺的構造幾何模擬與分析[J];科學通報;2009年03期
2 徐巖;胡艷華;顧明光;盧成忠;;浙江東南印支晚期的構造伸展事件:來自諸暨大爽巖體的證據[J];巖石學報;2013年09期
3 ;[J];;年期
本文關鍵詞:滇西北休瓦促Mo-W礦區(qū)印支晚期和燕山晚期巖漿活動與成礦作用:來自鋯石U-Pb年代學和地球化學的證據,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088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508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