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準噶爾地區(qū)最晚期巖漿侵入活動——來自早二疊世-早三疊世接特布調巖體的證據(jù)
發(fā)布時間:2023-05-05 19:55
西準噶爾地區(qū)晚古生代構造運動復雜,巖漿侵入活動強烈,地殼生長顯著,處在洋陸構造轉換的關鍵時期。接特布調巖體位于連接西準噶爾地區(qū)、天山造山帶和準噶爾盆地的重要位置,巖石類型以堿長花崗巖、二長花崗巖和花崗閃長巖為主。堿長花崗巖礦物組成以堿性長石(55%~60%)、斜長石(15%~20%)和石英(23%~25%)為主,幾乎不含暗色礦物,巖石內部無暗色微粒包體;二長花崗巖和花崗閃長巖礦物組成以斜長石(30%~40%和~16%)、堿性長石(30%~40%和~50%)和石英(20%~25%和~18%)為主,含少量黑云母和角閃石,內部存在不同數(shù)量和規(guī)模的暗色微粒包體。通過高精度鋯石U-Pb定年,將接特布調巖體的成巖年齡限定為287~250 Ma,巖體內早三疊世(250.4Ma)二長花崗巖是迄今為止在整個西準噶爾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最年輕的侵入巖,該期花崗巖的就位標志著西準噶爾地區(qū)深成巖漿侵入活動的終結。接特布調巖體整體具有高硅(SiO2=67.04%~77.01%)、富堿(K2O=3.45%~4.63%,Na2O=3.62%~4.18%),貧鈣...
【文章頁數(shù)】:24 頁
【文章目錄】:
1 區(qū)域地質背景
2 巖體地質與巖相學特征
2.1 巖體地質
2.2 巖相學特征
3 樣品制備與分析方法
3.1 樣品制備
3.2 分析方法
4 分析結果
4.1 巖石地球化學
4.2 鋯石U-Pb年代學
4.2.1 鋯石形態(tài)及內部結構
4.2.2 鋯石U-Pb定年
4.3 鋯石Lu-Hf同位素
5 討論
5.1 巖體形成時代
5.2 源區(qū)屬性
5.3 巖石類型
5.4 構造環(huán)境與巖漿演化
6 結論
本文編號:3808310
【文章頁數(shù)】:24 頁
【文章目錄】:
1 區(qū)域地質背景
2 巖體地質與巖相學特征
2.1 巖體地質
2.2 巖相學特征
3 樣品制備與分析方法
3.1 樣品制備
3.2 分析方法
4 分析結果
4.1 巖石地球化學
4.2 鋯石U-Pb年代學
4.2.1 鋯石形態(tài)及內部結構
4.2.2 鋯石U-Pb定年
4.3 鋯石Lu-Hf同位素
5 討論
5.1 巖體形成時代
5.2 源區(qū)屬性
5.3 巖石類型
5.4 構造環(huán)境與巖漿演化
6 結論
本文編號:38083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80831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