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西北懷安雜巖的年代學、地球化學、Nd-Hf-O同位素組成及其地質(zhì)意義
發(fā)布時間:2022-10-19 12:49
冀西北地區(qū)懷安雜巖由變質(zhì)表殼巖和變質(zhì)深成巖組成,其中變質(zhì)表殼巖的形成時代、懷安雜巖的構造背景以及其與孔茲巖帶間的關系一直存在較大爭議.本文對懷安雜巖的幾處代表性露頭進行了詳細野外考察,對4件樣品進行了巖石學、鋯石SHRIMP U-Pb定年、同位素和元素地球化學分析.所有樣品都給出了1.86~1.81 Ga的變質(zhì)鋯石年齡,進一步支持懷安雜巖廣泛遭受到古元古代晚期變質(zhì)作用改造的認識.侵入/包裹含BIF表殼巖組合的變質(zhì)輝長巖(HB1425)和片麻狀英云閃長巖(HB1426)分別給出了~2.5 Ga和2.55 Ga的形成年齡,限制表殼巖形成時代老于2.55 Ga,推測為新太古代表殼巖.淺粒巖(HB1431)和紫蘇石榴黑云斜長片麻巖(HB1435)中最老的碎屑鋯石分別為2.46 Ga和2.51 Ga,可能還存在古元古代的碎屑鋯石,表明它們都為古元古代表殼巖.上述結果進一步確定了懷安雜巖中發(fā)育兩期表殼巖組合.變質(zhì)輝長巖和片麻狀英云閃長巖的全巖εNd(t)、TDM1和TDM2分別為+2.19~+3.06、2.67~2.75 Ga和2.67~2.69 Ga,表明其物源區(qū)不存在較大規(guī)模的古老陸殼物質(zhì),新...
【文章頁數(shù)】:19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區(qū)域地質(zhì)概況
2 工作區(qū)巖石樣品野外特征
2.1 變質(zhì)輝長巖(HB1425)和片麻狀英云閃長巖(HB1426)
2.2 淺粒巖(HB1431)
2.3 紫蘇石榴黑云斜長片麻巖(HB1435)
3 分析方法
4 鋯石特征及測年結果
4.1 變質(zhì)輝長巖(HB1425)
4.2 片麻狀英云閃長巖(HB1426)
4.3 淺粒巖(HB1431)
4.4 紫蘇石榴黑云斜長片麻巖(HB1435)
5 鋯石O和Hf同位素分析
5.1 鋯石O同位素
5.2 鋯石Hf同位素
6 全巖地球化學組成
7 討論
7.1 兩期變質(zhì)表殼巖的進一步確定
7.2 新太古代晚期巖漿作用
7.3 古元古代晚期構造熱事件
8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華北克拉通懷安雜巖中“MORB”型高壓基性麻粒巖的成因及其構造意義[J]. 張家輝,王惠初,田輝,任云偉,常青松,施建榮,相振群. 巖石學報. 2019(11)
[2]華北克拉通懷安雜巖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富鋁變質(zhì)表殼巖的地球化學特征及構造意義[J]. 張家輝,王惠初,田輝,任云偉,施建榮,常青松,相振群,初航,王家松. 地質(zhì)學報. 2019(07)
[3]華北克拉通大同-懷安地區(qū)古元古代泥質(zhì)麻粒巖的礦物學特征及變質(zhì)作用剖析[J]. 吳佳林,翟明國,張華鋒,胡波. 巖石學報. 2018(11)
[4]懷安雜巖中含BIF巖石組合的形成時代及產(chǎn)出構造背景[J]. 田輝,張家輝,王惠初,任云偉,王權. 地球科學. 2019(01)
[5]華北克拉通懷安雜巖中早前寒武紀兩期變質(zhì)表殼巖的重新厘定:巖石學及鋯石U-Pb年代學證據(jù)[J]. 張家輝,田輝,王惠初,施建榮,任云偉,初航,常青松,鐘焱,張闊,相振群. 地球科學. 2019(01)
[6]冀西北懷安地體高級變質(zhì)表殼巖的鋯石年代學研究[J]. 蔡佳,劉平華,冀磊,施建榮. 巖石學報. 2017(09)
[7]內(nèi)蒙古烏拉山-大青山地區(qū)變泥質(zhì)巖的地球化學特征及構造意義[J]. 蔡佳,劉福來,劉平華,王舫,施建榮. 巖石學報. 2016(07)
[8]華北克拉通大青山-集寧地區(qū)古元古代變質(zhì)沉積巖的鋯石氧同位素組成:SHRIMP微區(qū)原位分析[J]. 董春艷,萬渝生,龍濤,張玉海,劉建輝,馬銘株,頡頏強,劉敦一. 巖石學報. 2016(03)
[9]懷安地體~1.95Ga的高壓麻粒巖相事件的直接證據(jù)[J]. 王浩錚,張華鋒,翟明國. 礦物學報. 2015(S1)
[10]內(nèi)蒙古孔茲巖帶烏拉山-大青山地區(qū)古元古代孔茲巖系年代學研究[J]. 蔡佳,劉福來,劉平華,王舫,施建榮. 巖石學報. 2015(10)
本文編號:3693394
【文章頁數(shù)】:19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區(qū)域地質(zhì)概況
2 工作區(qū)巖石樣品野外特征
2.1 變質(zhì)輝長巖(HB1425)和片麻狀英云閃長巖(HB1426)
2.2 淺粒巖(HB1431)
2.3 紫蘇石榴黑云斜長片麻巖(HB1435)
3 分析方法
4 鋯石特征及測年結果
4.1 變質(zhì)輝長巖(HB1425)
4.2 片麻狀英云閃長巖(HB1426)
4.3 淺粒巖(HB1431)
4.4 紫蘇石榴黑云斜長片麻巖(HB1435)
5 鋯石O和Hf同位素分析
5.1 鋯石O同位素
5.2 鋯石Hf同位素
6 全巖地球化學組成
7 討論
7.1 兩期變質(zhì)表殼巖的進一步確定
7.2 新太古代晚期巖漿作用
7.3 古元古代晚期構造熱事件
8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華北克拉通懷安雜巖中“MORB”型高壓基性麻粒巖的成因及其構造意義[J]. 張家輝,王惠初,田輝,任云偉,常青松,施建榮,相振群. 巖石學報. 2019(11)
[2]華北克拉通懷安雜巖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富鋁變質(zhì)表殼巖的地球化學特征及構造意義[J]. 張家輝,王惠初,田輝,任云偉,施建榮,常青松,相振群,初航,王家松. 地質(zhì)學報. 2019(07)
[3]華北克拉通大同-懷安地區(qū)古元古代泥質(zhì)麻粒巖的礦物學特征及變質(zhì)作用剖析[J]. 吳佳林,翟明國,張華鋒,胡波. 巖石學報. 2018(11)
[4]懷安雜巖中含BIF巖石組合的形成時代及產(chǎn)出構造背景[J]. 田輝,張家輝,王惠初,任云偉,王權. 地球科學. 2019(01)
[5]華北克拉通懷安雜巖中早前寒武紀兩期變質(zhì)表殼巖的重新厘定:巖石學及鋯石U-Pb年代學證據(jù)[J]. 張家輝,田輝,王惠初,施建榮,任云偉,初航,常青松,鐘焱,張闊,相振群. 地球科學. 2019(01)
[6]冀西北懷安地體高級變質(zhì)表殼巖的鋯石年代學研究[J]. 蔡佳,劉平華,冀磊,施建榮. 巖石學報. 2017(09)
[7]內(nèi)蒙古烏拉山-大青山地區(qū)變泥質(zhì)巖的地球化學特征及構造意義[J]. 蔡佳,劉福來,劉平華,王舫,施建榮. 巖石學報. 2016(07)
[8]華北克拉通大青山-集寧地區(qū)古元古代變質(zhì)沉積巖的鋯石氧同位素組成:SHRIMP微區(qū)原位分析[J]. 董春艷,萬渝生,龍濤,張玉海,劉建輝,馬銘株,頡頏強,劉敦一. 巖石學報. 2016(03)
[9]懷安地體~1.95Ga的高壓麻粒巖相事件的直接證據(jù)[J]. 王浩錚,張華鋒,翟明國. 礦物學報. 2015(S1)
[10]內(nèi)蒙古孔茲巖帶烏拉山-大青山地區(qū)古元古代孔茲巖系年代學研究[J]. 蔡佳,劉福來,劉平華,王舫,施建榮. 巖石學報. 2015(10)
本文編號:36933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6933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