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地震活動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05 05:01
貴州省位于南北地震帶南端,省內(nèi)發(fā)育多條斷裂,主要受紫云-埡都斷裂帶控制,構(gòu)造活動較強烈,地震活動水平處于中等水平[1]。貴州省受地勢影響,高原山地較多,房屋公路橋梁等建筑多位于山間,民眾震防意識較薄弱,一旦發(fā)生地震,會嚴重影響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因此值得關(guān)注該省的地震活動性。通過收集貴州省歷史破壞性地震和1970年以來中小地震,分析了省內(nèi)最小完整性震級時間、空間分布特征,對貴州省進行分區(qū)研究,統(tǒng)計分析了地震活動性參數(shù),探討了地震活動規(guī)律性、地震分布特征及未來地震活動趨勢。研究結(jié)果可供貴州省地震活動性分析和地震危險性分析參考。
【文章來源】:貴州科學(xué). 2020,38(06)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M≥4.7級地震震中分布圖
1970年至2019年11月,貴州省共記錄到M≥2.0級地震608次,其中5.0~5.9級地震8次,4.0~4.9級地震13次,3.0~3.9級地震72次,2.0~2.9級地震515次。地震分布圖見圖2。圖2表明,現(xiàn)代地震集中分布在埡都-紫云斷裂帶及其附近,貴州西南部M≥2.0級地震517次,占貴州全省地震次數(shù)的85%,為地震多發(fā)區(qū),東部也發(fā)生過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頻率較低,小震不均勻分布在貴州全省。貴州地震的震源深度具有明顯的特征,從圖3可以看出貴州省地震震源多分布于地表,屬于淺源地震,平均震源深度為15 km。總體上,地震震源深度西南到東北,變化不大。
貴州地震的震源深度具有明顯的特征,從圖3可以看出貴州省地震震源多分布于地表,屬于淺源地震,平均震源深度為15 km?傮w上,地震震源深度西南到東北,變化不大。上述地震的空間分布特征表明,貴州省地震主要受紫云-埡都斷裂帶影響,歷史破壞性地震主要分布在其附近,在沿河和劍河等東部也有發(fā)生破壞性地震的潛能。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庫瑪斷裂帶Ms≥5級地震活動性特征研究[J]. 胡維云,王培玲,馬茹瑩,張麗峰,孫璽皓. 高原地震. 2019(02)
[2]京津冀地區(qū)的地震活動性研究[J]. 謝卓娟,呂悅軍,方怡,張愉玲. 地球物理學(xué)進展. 2019(03)
[3]貴州省威寧地區(qū)地震分布與發(fā)震斷裂探討[J]. 紀星星,羅祎浩,郝婧,梁操. 貴州科學(xué). 2018(03)
[4]貴州破壞性地震研究[J]. 王尚彥,張賢文,梁操,紀星星,羅祎浩,郝婧,歐品智. 貴州科學(xué). 2017(03)
[5]貴州地震時空分布規(guī)律探析[J]. 劉家仁,王尚彥,劉宇. 貴州地質(zhì). 2011(04)
[6]地震活動性的定量化問題[J]. 吳佳翼,曹學(xué)鋒. 地震. 1983(06)
[7]強震前大范圍地震活動性參數(shù)的時空掃描[J]. 黃德瑜,馮浩. 地震學(xué)報. 1981(03)
[8]華北地區(qū)幾次大震前的b值異常變化[J]. 馬鴻慶. 地球物理學(xué)報. 1978(02)
本文編號:3569780
【文章來源】:貴州科學(xué). 2020,38(06)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M≥4.7級地震震中分布圖
1970年至2019年11月,貴州省共記錄到M≥2.0級地震608次,其中5.0~5.9級地震8次,4.0~4.9級地震13次,3.0~3.9級地震72次,2.0~2.9級地震515次。地震分布圖見圖2。圖2表明,現(xiàn)代地震集中分布在埡都-紫云斷裂帶及其附近,貴州西南部M≥2.0級地震517次,占貴州全省地震次數(shù)的85%,為地震多發(fā)區(qū),東部也發(fā)生過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頻率較低,小震不均勻分布在貴州全省。貴州地震的震源深度具有明顯的特征,從圖3可以看出貴州省地震震源多分布于地表,屬于淺源地震,平均震源深度為15 km。總體上,地震震源深度西南到東北,變化不大。
貴州地震的震源深度具有明顯的特征,從圖3可以看出貴州省地震震源多分布于地表,屬于淺源地震,平均震源深度為15 km?傮w上,地震震源深度西南到東北,變化不大。上述地震的空間分布特征表明,貴州省地震主要受紫云-埡都斷裂帶影響,歷史破壞性地震主要分布在其附近,在沿河和劍河等東部也有發(fā)生破壞性地震的潛能。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庫瑪斷裂帶Ms≥5級地震活動性特征研究[J]. 胡維云,王培玲,馬茹瑩,張麗峰,孫璽皓. 高原地震. 2019(02)
[2]京津冀地區(qū)的地震活動性研究[J]. 謝卓娟,呂悅軍,方怡,張愉玲. 地球物理學(xué)進展. 2019(03)
[3]貴州省威寧地區(qū)地震分布與發(fā)震斷裂探討[J]. 紀星星,羅祎浩,郝婧,梁操. 貴州科學(xué). 2018(03)
[4]貴州破壞性地震研究[J]. 王尚彥,張賢文,梁操,紀星星,羅祎浩,郝婧,歐品智. 貴州科學(xué). 2017(03)
[5]貴州地震時空分布規(guī)律探析[J]. 劉家仁,王尚彥,劉宇. 貴州地質(zhì). 2011(04)
[6]地震活動性的定量化問題[J]. 吳佳翼,曹學(xué)鋒. 地震. 1983(06)
[7]強震前大范圍地震活動性參數(shù)的時空掃描[J]. 黃德瑜,馮浩. 地震學(xué)報. 1981(03)
[8]華北地區(qū)幾次大震前的b值異常變化[J]. 馬鴻慶. 地球物理學(xué)報. 1978(02)
本文編號:35697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5697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