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薩地塊北部晚白堊世晚期基性巖墻的成因:來自鋯石U-Pb年代學及地球化學的制約
發(fā)布時間:2021-10-11 19:59
拉薩地塊北部阿索地區(qū)新發(fā)現(xiàn)的晚白堊世晚期基性巖墻對于討論班公湖-怒江洋盆閉合后的碰撞過程具有重要研究意義。本文報道了阿索地區(qū)目思基性巖墻的全巖地球化學組成和LA-ICP-MS鋯石U-Pb年齡。研究表明,目思基性巖墻中一組最年輕鋯石的U-Pb加權(quán)平均年齡為74Ma。巖墻內(nèi)的輝綠玢巖SiO2含量介于51. 90%~53. 55%之間,MgO含量介于3. 98%~4. 97%之間,Mg#為50. 0~57. 5,低Cr(51. 30×10-6~79. 48×10-6)和Ni(55. 94×10-6~74. 17×10-6)含量。巖墻具有輕稀土元素富集的特征,明顯的負Eu異常。在微量元素方面,富集Ba、Th、U、K等大離子親石元素富集,虧損Nb、Ta、Ti等高場強元素,并具有Pb的正異常。La/Sm-Sm/Yb投圖結(jié)果顯示基性巖墻來自于尖晶石+石榴石二輝橄欖巖地幔源區(qū)1%~5%的部分熔融,并在演化過程中發(fā)生了橄欖石、單斜輝石及斜長石的結(jié)晶分異,同時在巖漿上升過程中...
【文章來源】:巖石學報. 2020,36(02)北大核心EISCICSCD
【文章頁數(shù)】:12 頁
【文章目錄】:
1 地質(zhì)概況及樣品描述
2 分析方法
3 分析結(jié)果
3.1 全巖地球化學
3.2 鋯石U-Pb年齡
4 討論
4.1 巖石成因
4.2 構(gòu)造環(huán)境
5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拉薩地塊西北日土花崗巖基鋯石U-Pb年代學、地球化學及構(gòu)造意義[J]. 劉函,王保弟,陳莉,李小波,王立全. 大地構(gòu)造與成礦學. 2015(06)
[2]拉薩地體中北部尕爾窮晚白堊世早期高鎂閃長玢巖地球化學特征指示:加厚下地殼的拆沉?[J]. 雷鳴,陳建林,許繼峰,曾云川. 地質(zhì)通報. 2015(Z1)
[3]岡底斯西北緣晚白堊世石英二長巖的年代學、地球化學、構(gòu)造環(huán)境及成礦意義[J]. 李華亮,楊紹,李德威,張碩,呂志偉,陳桂凡. 大地構(gòu)造與成礦學. 2014(03)
[4]青藏高原班公湖地區(qū)晚白堊世埃達克巖年代學、地球化學及構(gòu)造意義[J]. 張碩,史洪峰,郝海健,李德威,吝巖,馮旻譞. 地球科學(中國地質(zhì)大學學報). 2014(05)
[5]云南中甸地區(qū)翁水晚三疊世火山巖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構(gòu)造意義[J]. 陳玲,許繼峰,陳建林,任江波,黃肖瀟. 巖石學報. 2013(04)
[6]拉薩地塊北部~90Ma斑巖型礦床年代學及成礦地質(zhì)背景[J]. 王保弟,許繼峰,劉保民,陳建林,王立全,郭琳,王冬兵,張萬平. 地質(zhì)學報. 2013(01)
[7]青藏高原西部班公湖島弧帶特提斯洋盆閉合后的地殼伸展作用[J]. 江軍華,王瑞江,曲曉明,辛洪波,王振中. 地球科學(中國地質(zhì)大學學報). 2011(06)
[8]西藏班戈地區(qū)侵入巖年代學和地球化學:對班公湖-怒江洋盆演化時限的制約[J]. 高順寶,鄭有業(yè),王進壽,張眾,楊成. 巖石學報. 2011(07)
[9]拉薩地塊中北部晚白堊世(約90Ma)拔拉扎含礦斑巖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成因[J]. 余紅霞,陳建林,許繼峰,王保弟,鄔建斌,梁華英. 巖石學報. 2011(07)
[10]青藏高原羌塘南部晚古生代地幔柱?——來自基性—超基性巖的地球化學證據(jù)[J]. 王明,李才,翟慶國,彭帥英,解超明,吳彥旺,胡培遠. 地質(zhì)通報. 2010(12)
博士論文
[1]班公湖—怒江縫合帶中西段構(gòu)造演化[D]. 張玉修.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2007
碩士論文
[1]晚白堊世早期(約90Ma)中、北拉薩地體巖漿活動及構(gòu)造意義[D]. 雷鳴.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2016
[2]西藏北拉薩地塊日土花崗巖的巖石學、年代學和地球化學[D]. 馬蓁.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 2013
本文編號:3431148
【文章來源】:巖石學報. 2020,36(02)北大核心EISCICSCD
【文章頁數(shù)】:12 頁
【文章目錄】:
1 地質(zhì)概況及樣品描述
2 分析方法
3 分析結(jié)果
3.1 全巖地球化學
3.2 鋯石U-Pb年齡
4 討論
4.1 巖石成因
4.2 構(gòu)造環(huán)境
5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拉薩地塊西北日土花崗巖基鋯石U-Pb年代學、地球化學及構(gòu)造意義[J]. 劉函,王保弟,陳莉,李小波,王立全. 大地構(gòu)造與成礦學. 2015(06)
[2]拉薩地體中北部尕爾窮晚白堊世早期高鎂閃長玢巖地球化學特征指示:加厚下地殼的拆沉?[J]. 雷鳴,陳建林,許繼峰,曾云川. 地質(zhì)通報. 2015(Z1)
[3]岡底斯西北緣晚白堊世石英二長巖的年代學、地球化學、構(gòu)造環(huán)境及成礦意義[J]. 李華亮,楊紹,李德威,張碩,呂志偉,陳桂凡. 大地構(gòu)造與成礦學. 2014(03)
[4]青藏高原班公湖地區(qū)晚白堊世埃達克巖年代學、地球化學及構(gòu)造意義[J]. 張碩,史洪峰,郝海健,李德威,吝巖,馮旻譞. 地球科學(中國地質(zhì)大學學報). 2014(05)
[5]云南中甸地區(qū)翁水晚三疊世火山巖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構(gòu)造意義[J]. 陳玲,許繼峰,陳建林,任江波,黃肖瀟. 巖石學報. 2013(04)
[6]拉薩地塊北部~90Ma斑巖型礦床年代學及成礦地質(zhì)背景[J]. 王保弟,許繼峰,劉保民,陳建林,王立全,郭琳,王冬兵,張萬平. 地質(zhì)學報. 2013(01)
[7]青藏高原西部班公湖島弧帶特提斯洋盆閉合后的地殼伸展作用[J]. 江軍華,王瑞江,曲曉明,辛洪波,王振中. 地球科學(中國地質(zhì)大學學報). 2011(06)
[8]西藏班戈地區(qū)侵入巖年代學和地球化學:對班公湖-怒江洋盆演化時限的制約[J]. 高順寶,鄭有業(yè),王進壽,張眾,楊成. 巖石學報. 2011(07)
[9]拉薩地塊中北部晚白堊世(約90Ma)拔拉扎含礦斑巖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成因[J]. 余紅霞,陳建林,許繼峰,王保弟,鄔建斌,梁華英. 巖石學報. 2011(07)
[10]青藏高原羌塘南部晚古生代地幔柱?——來自基性—超基性巖的地球化學證據(jù)[J]. 王明,李才,翟慶國,彭帥英,解超明,吳彥旺,胡培遠. 地質(zhì)通報. 2010(12)
博士論文
[1]班公湖—怒江縫合帶中西段構(gòu)造演化[D]. 張玉修.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2007
碩士論文
[1]晚白堊世早期(約90Ma)中、北拉薩地體巖漿活動及構(gòu)造意義[D]. 雷鳴.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2016
[2]西藏北拉薩地塊日土花崗巖的巖石學、年代學和地球化學[D]. 馬蓁.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 2013
本文編號:34311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43114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