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巖加卸載及聲發(fā)射特性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22 06:14
混合巖是遼寧鞍山某礦區(qū)露天邊坡的主要組成巖性之一,卸荷力學特性對于邊坡的穩(wěn)定至關重要,本文旨在通過室內(nèi)常規(guī)三軸試驗來揭示混合巖的變形破壞規(guī)律,用于指導工程實踐。通過SAM-2000巖石三軸試驗機和DS2全數(shù)字化聲發(fā)射信號采集系統(tǒng)做了不同圍壓下的飽和巖石三軸加卸載試驗。如下是研究的內(nèi)容:分析了三種不同圍壓條件下巖石試樣的三軸加載試驗,測出巖石在失穩(wěn)時的特性,并結合聲發(fā)射損傷破壞機理加以研究;在此基礎上,對試驗中三種不同圍壓下的聲發(fā)射信號與軸應力的測試結果進行深入分析,探討它們之間的對應關系,得到了軸應力-時間-振鈴計數(shù)、軸應力-時間-能量、軸應力-時間-累計能量三種圖形,了解了巖石破壞與聲發(fā)射參數(shù)的關系。探討了圍壓對振鈴計數(shù)和能量的影響及與加載損傷演化的關系。分析了三種不同圍壓條件下巖石試樣的三軸卸載試驗,得出巖石在卸載失穩(wěn)時的特征,并結合損傷破壞機理加以研究;在此基礎上,對于試驗中三種不同圍壓下的AE信號與軸應力的測試結果進行深入觀察與分析,可以探討它們某個時間段在軸應力作用下關系,找出對應不同的時間段AE信號的特征,得到了軸應力-時間-振鈴計數(shù)、軸應力-時間-能量、軸應力-時間-累計...
【文章來源】:遼寧科技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的內(nèi)容和技術路線
1.3.1 研究的內(nèi)容
1.3.2 研究的技術路線
2.試驗設備及方案設計
2.1 巖石三軸試驗機
2.2 聲發(fā)射設備及定位原理
2.3 試驗方案設計
2.3.1 巖樣制備
2.3.2 基本物理力學參數(shù)測定
2.3.3 試驗方案
2.4 本章小結
3.混合巖加載試驗研究
3.1 不同圍壓下混合巖加載試驗與分析
3.1.1 圍壓為10MPa試驗
3.1.2 圍壓為15MPa試驗
3.1.3 圍壓為20MPa試驗
3.2 圍壓對振鈴計數(shù)和能量的影響
3.3 混合巖的加載損傷演化
3.3.1 混合巖宏觀破壞
3.3.2 混合巖定位結果
3.3.3 信息提取和原理分析
3.4 本章小結
4.混合巖卸荷試驗研究
4.1 不同圍壓下混合巖卸荷試驗與分析
4.1.1 圍壓為10MPa試驗
4.1.2 圍壓為15MPa試驗
4.1.3 圍壓為20MPa試驗
4.2 圍壓對振鈴計數(shù)和能量的影響
4.3 混合巖的卸載損傷演化
4.3.1 混合巖宏觀破壞
4.3.2 混合巖定位結果
4.3.3 信息提取和原理分析
4.4 三軸加載和卸載的對比分析
4.4.1 巖石破壞的對比分析
4.4.2 振鈴計數(shù)的對比分析
4.4.3 能量的對比分析
4.4.4 損傷變量值對比分析
4.5 本章小結
5.結論和展望
5.1 主要結論
5.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聲發(fā)射技術在采礦工程中的應用[J]. 武斌. 山西能源學院學報. 2018(05)
[2]基于聲發(fā)射試驗的紅層砂巖損傷演化特性分析[J]. 王騰飛,李遠耀,徐勇,郭子正,楊欽富. 地質(zhì)科技情報. 2019(04)
[3]常規(guī)壓縮下砂巖的聲發(fā)射與損傷演化[J]. 郝以瑞,呂嘉錕,寧杉. 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 2018(07)
[4]不同卸荷速率下巖石的聲發(fā)射及損傷特性研究[J]. 李建紅. 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 2018(01)
[5]基于聲發(fā)射監(jiān)測的含水巖石動態(tài)損傷演化過程試驗研究[J]. 高子興,夏冬,楊意德,李友偉. 采礦技術. 2018(01)
[6]高應變強化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裂縫控制機理和研究[J]. 王俊顏,郭君淵,肖汝誠,馬骉,劉國平. 土木工程學報. 2017(11)
[7]利用巖石聲發(fā)射Kaiser效應測試地應力的方法研究[J]. 張昕,付小敏,沈忠,黃興建. 中國測試. 2017(10)
[8]福建武夷山風景區(qū)紅色砂礫巖單軸受壓聲發(fā)射實驗[J]. 雷能忠,張向波,鐘瑜隆,柯榮利,李世峰. 中國地質(zhì)災害與防治學報. 2016(04)
[9]雙節(jié)理裂隙砂巖裂紋擴展特性試驗分析[J]. 鄭雪梅,張通,祝梓航,王述紅. 工程與試驗. 2016(03)
[10]單軸壓力條件下花崗巖導熱特性研究[J]. 陳振鳴,武旭,陳飛,王宏偉,孫大圣. 煤炭工程. 2016(09)
碩士論文
[1]不同應力路徑下巖石的聲發(fā)射特征試驗研究[D]. 梁東旭.安徽理工大學 2017
[2]考慮溫度效應的巖爆真三軸試驗研究[D]. 徐睿.成都理工大學 2015
[3]混凝土損傷演化的聲發(fā)射區(qū)域定位[D]. 楊婧.燕山大學 2014
[4]深埋隧道巖體加卸載力學特性及圍巖穩(wěn)定性研究[D]. 肖家雙.武漢理工大學 2014
[5]千枚巖加卸載及應力峰值前后聲發(fā)射特性研究[D]. 曾鵬.江西理工大學 2013
[6]塔機材料常規(guī)缺陷的聲發(fā)射信號特性的實驗分析[D]. 富鵬.東北大學 2012
[7]含裂紋巖塊破壞過程精細測試技術研究[D]. 楊宇.長江科學院 2009
本文編號:3242296
【文章來源】:遼寧科技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的內(nèi)容和技術路線
1.3.1 研究的內(nèi)容
1.3.2 研究的技術路線
2.試驗設備及方案設計
2.1 巖石三軸試驗機
2.2 聲發(fā)射設備及定位原理
2.3 試驗方案設計
2.3.1 巖樣制備
2.3.2 基本物理力學參數(shù)測定
2.3.3 試驗方案
2.4 本章小結
3.混合巖加載試驗研究
3.1 不同圍壓下混合巖加載試驗與分析
3.1.1 圍壓為10MPa試驗
3.1.2 圍壓為15MPa試驗
3.1.3 圍壓為20MPa試驗
3.2 圍壓對振鈴計數(shù)和能量的影響
3.3 混合巖的加載損傷演化
3.3.1 混合巖宏觀破壞
3.3.2 混合巖定位結果
3.3.3 信息提取和原理分析
3.4 本章小結
4.混合巖卸荷試驗研究
4.1 不同圍壓下混合巖卸荷試驗與分析
4.1.1 圍壓為10MPa試驗
4.1.2 圍壓為15MPa試驗
4.1.3 圍壓為20MPa試驗
4.2 圍壓對振鈴計數(shù)和能量的影響
4.3 混合巖的卸載損傷演化
4.3.1 混合巖宏觀破壞
4.3.2 混合巖定位結果
4.3.3 信息提取和原理分析
4.4 三軸加載和卸載的對比分析
4.4.1 巖石破壞的對比分析
4.4.2 振鈴計數(shù)的對比分析
4.4.3 能量的對比分析
4.4.4 損傷變量值對比分析
4.5 本章小結
5.結論和展望
5.1 主要結論
5.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聲發(fā)射技術在采礦工程中的應用[J]. 武斌. 山西能源學院學報. 2018(05)
[2]基于聲發(fā)射試驗的紅層砂巖損傷演化特性分析[J]. 王騰飛,李遠耀,徐勇,郭子正,楊欽富. 地質(zhì)科技情報. 2019(04)
[3]常規(guī)壓縮下砂巖的聲發(fā)射與損傷演化[J]. 郝以瑞,呂嘉錕,寧杉. 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 2018(07)
[4]不同卸荷速率下巖石的聲發(fā)射及損傷特性研究[J]. 李建紅. 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 2018(01)
[5]基于聲發(fā)射監(jiān)測的含水巖石動態(tài)損傷演化過程試驗研究[J]. 高子興,夏冬,楊意德,李友偉. 采礦技術. 2018(01)
[6]高應變強化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裂縫控制機理和研究[J]. 王俊顏,郭君淵,肖汝誠,馬骉,劉國平. 土木工程學報. 2017(11)
[7]利用巖石聲發(fā)射Kaiser效應測試地應力的方法研究[J]. 張昕,付小敏,沈忠,黃興建. 中國測試. 2017(10)
[8]福建武夷山風景區(qū)紅色砂礫巖單軸受壓聲發(fā)射實驗[J]. 雷能忠,張向波,鐘瑜隆,柯榮利,李世峰. 中國地質(zhì)災害與防治學報. 2016(04)
[9]雙節(jié)理裂隙砂巖裂紋擴展特性試驗分析[J]. 鄭雪梅,張通,祝梓航,王述紅. 工程與試驗. 2016(03)
[10]單軸壓力條件下花崗巖導熱特性研究[J]. 陳振鳴,武旭,陳飛,王宏偉,孫大圣. 煤炭工程. 2016(09)
碩士論文
[1]不同應力路徑下巖石的聲發(fā)射特征試驗研究[D]. 梁東旭.安徽理工大學 2017
[2]考慮溫度效應的巖爆真三軸試驗研究[D]. 徐睿.成都理工大學 2015
[3]混凝土損傷演化的聲發(fā)射區(qū)域定位[D]. 楊婧.燕山大學 2014
[4]深埋隧道巖體加卸載力學特性及圍巖穩(wěn)定性研究[D]. 肖家雙.武漢理工大學 2014
[5]千枚巖加卸載及應力峰值前后聲發(fā)射特性研究[D]. 曾鵬.江西理工大學 2013
[6]塔機材料常規(guī)缺陷的聲發(fā)射信號特性的實驗分析[D]. 富鵬.東北大學 2012
[7]含裂紋巖塊破壞過程精細測試技術研究[D]. 楊宇.長江科學院 2009
本文編號:32422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24229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