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桐柏圍山城金銀礦帶成礦規(guī)律與成礦預測
發(fā)布時間:2020-08-19 10:59
【摘要】:河南省桐柏圍山城金銀礦帶處于揚子陸塊和華北陸塊的結合部位,處于西官莊—松扒韌性剪切帶(龜—梅斷裂)以北,屬北秦嶺褶皺帶,是桐柏最重要的金銀多金屬成礦帶,自西向東分布著破山大型銀礦床、銀洞坡大型金礦床、銀洞嶺中型銀多金屬礦床等。本文旨在厘定桐柏圍山城金銀礦帶的成礦地質體、成礦構造與成礦結構面、及成礦作用特征標志,探討礦床成因,總結成礦規(guī)律和成礦模式,建立“三位一體”地質找礦模型,結合礦產勘查、物化探等信息的綜合提取,建立綜合找礦預測模型;根據研究區(qū)綜合找礦預測模型,圈定找礦預測靶區(qū)。主要取得了以下幾方面的認識和成果:(1)以三個典型礦床建為例,建立了以成礦地質體、成礦構造與成礦結構面和成礦作用為特征標志的“三位一體”找礦預測模型。(2)對桐柏圍山城金銀礦帶內各典型礦床的成因進行了歸納和總結。(3)圍山城金銀礦帶主體控礦構造格架為一共軸疊加的重褶皺,“背形核部虛脫-兩翼順層滑脫破碎帶、剪切逆(沖)斷裂帶-背形軸部縱張斷裂帶”控制礦體具體定位。歪頭山組地層為圍山城金銀礦帶主要的控礦地層,炭質絹云石英片巖為最佳賦礦巖性。(4)深入分析了圍山城金銀礦帶的各種控礦因素,分別以三個典型礦床為例,總結成礦規(guī)律,建立了金銀礦找礦模型。圈出了2個找礦預測靶區(qū):1個A級和1個B級。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P618.5
【圖文】:
1993)、Bonham-Carter( 1993)利用 GIS 進行礦產資源潛力填圖、Groves 等( 1998)提出造山帶型金礦的觀點、Laznicka(1999)統(tǒng)計的全球巨型金礦類型等。圖1-1 查明金礦資源儲量的統(tǒng)計圖(牛翠yN等,2018)1. 與中深成侵入巖有關的熱液型;2.微細浸染型;3.構造破碎蝕變巖型;4.陸相火山巖型;5.變質碎屑地層中熱液型;6.斑巖型;7.砂金型;8.夕卡巖型;9.花崗綠巖型;10.海相火山巖型;
圖 1-2 成礦系統(tǒng)及其演化的結構圖(翟裕生,2010)(2)研究區(qū)以往工作情況及研究現(xiàn)狀1988 年地調三隊在區(qū)內開展大下莊 欒家沖地質普查,圈出 9 個金銀鉛礦體。1992 年河南省第三地質調查隊在本區(qū)江莊開展銀礦地質普查,編寫了桐柏縣江質普查總結,對前人的資料進行了二次評價,圈出了 130米長的銀礦體。1996 年地調三隊肯定了張莊具有一定的找礦前景,但對礦體深部的調查不足,構造蝕變帶為金高含量點未圈出礦體,綜合研究程度不夠。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工程碩士學位論文2.區(qū)域成礦地質背景2.1 區(qū)域地質特征早—中三疊世,華北板塊、揚子板塊發(fā)生了全面的陸 陸碰撞造山(Ames L993; Li C 等, 2001;),研究區(qū)處于揚子陸塊和華北陸塊的結合部位,是經多次聚合貼為一體的復雜構造帶(圖 2-1),屬北秦嶺褶皺帶。
本文編號:2797012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P618.5
【圖文】:
1993)、Bonham-Carter( 1993)利用 GIS 進行礦產資源潛力填圖、Groves 等( 1998)提出造山帶型金礦的觀點、Laznicka(1999)統(tǒng)計的全球巨型金礦類型等。圖1-1 查明金礦資源儲量的統(tǒng)計圖(牛翠yN等,2018)1. 與中深成侵入巖有關的熱液型;2.微細浸染型;3.構造破碎蝕變巖型;4.陸相火山巖型;5.變質碎屑地層中熱液型;6.斑巖型;7.砂金型;8.夕卡巖型;9.花崗綠巖型;10.海相火山巖型;
圖 1-2 成礦系統(tǒng)及其演化的結構圖(翟裕生,2010)(2)研究區(qū)以往工作情況及研究現(xiàn)狀1988 年地調三隊在區(qū)內開展大下莊 欒家沖地質普查,圈出 9 個金銀鉛礦體。1992 年河南省第三地質調查隊在本區(qū)江莊開展銀礦地質普查,編寫了桐柏縣江質普查總結,對前人的資料進行了二次評價,圈出了 130米長的銀礦體。1996 年地調三隊肯定了張莊具有一定的找礦前景,但對礦體深部的調查不足,構造蝕變帶為金高含量點未圈出礦體,綜合研究程度不夠。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工程碩士學位論文2.區(qū)域成礦地質背景2.1 區(qū)域地質特征早—中三疊世,華北板塊、揚子板塊發(fā)生了全面的陸 陸碰撞造山(Ames L993; Li C 等, 2001;),研究區(qū)處于揚子陸塊和華北陸塊的結合部位,是經多次聚合貼為一體的復雜構造帶(圖 2-1),屬北秦嶺褶皺帶。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雷大景;;河南桐柏老洞坡銀礦床地質地球化學特征及成礦機制[J];現(xiàn)代礦業(yè);2011年03期
2 江思宏;聶鳳軍;方東會;劉翼飛;;河南桐柏圍山城地區(qū)侵入巖年代學與地球化學特征[J];地質學報;2009年07期
3 廉宏濤;;銀洞坡金礦(西段)地球物理找礦預測評價[J];礦業(yè)快報;2008年12期
4 張靜;陳衍景;陳華勇;張冠;楊艷;;河南桐柏圍山城層控金銀成礦帶同位素地球化學[J];地學前緣;2008年04期
5 張德會;周圣華;萬天豐;席斌斌;李建平;;礦床形成深度與深部成礦預測[J];地質通報;2007年12期
6 楊贊中;石學法;于洪軍;田貴山;唐竹興;;礦物熱電性標型及其在大洋地質找礦中的應用[J];礦物巖石;2007年01期
7 萬守全;;河南省桐柏縣銀洞坡金礦成礦作用[J];物探與化探;2006年05期
8 張靜;陳衍景;陳華勇;萬守全;張冠;王建明;;河南省桐柏縣銀洞坡金礦床同位素地球化學[J];巖石學報;2006年10期
9 王宗煒;王云;徐春林;;河南省桐柏圍山城成礦帶金銀礦床成礦控制因素初析[J];華南地質與礦產;2006年01期
10 徐友靈;;河南桐柏圍山城金銀成礦帶礦床地球化學特征[J];華南地質與礦產;2005年04期
本文編號:27970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2797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