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地質(zhì)論文 >

撫仙湖流域過去13300年的植被、氣候和森林火災史

發(fā)布時間:2020-08-11 14:11
【摘要】:撫仙湖是云貴高原著名的斷陷深水湖,其沉積物蘊藏著流域地質(zhì)歷史時期豐富的環(huán)境信息。本論文以撫仙湖南部水深81.2 m處取的900 cm鉆孔巖芯為研究對象,以7個沉積物全樣的AMS ~(14)C測年數(shù)據(jù)建立了鉆孔的年代框架。對鉆孔以10 cm間隔共取91個花粉/炭屑樣品(樣品的平均分辨率約為150 a)作花粉/炭屑分析。通過91個樣品的花粉/炭屑分析及對其花粉數(shù)據(jù)的數(shù)值分析(聚類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揭示了撫仙湖流域過去13300年的植被、氣候與森林火災史;ǚ/炭屑分析和花粉數(shù)據(jù)的數(shù)值分析結果表明,撫仙湖流域過去13300年的植被演替、氣候變遷及森林火災經(jīng)歷了六個階段的變化:第一階段(13300~13000 cal.a BP),植被以松林為主,伴有山地暗針葉林,表明該時期氣候較為冷濕;炭屑沉積通量相對較高,表明森林火災發(fā)生頻率高。第二階段(13000~10400 cal.a BP),植被仍以松林為主,但常綠闊葉樹種明顯增多,表明該時期氣候仍冷,但氣溫較上階段要高,濕度相比上階段明顯變低,森林火災發(fā)生更為頻繁。第三階段(10400~6800 cal.a BP),松林收縮,常綠闊葉林擴張,出現(xiàn)一定數(shù)量的落葉闊葉林,顯示該時期氣候較上一階段偏暖偏干。此階段早期隨著氣候變暖變干森林火災的發(fā)生延續(xù)上階段高發(fā)的狀態(tài),直到9500 cal.a BP后隨著濕度的增加森林火災明顯減少。第四階段(6800~1700 cal.a BP),松林變化較小,常綠/落葉闊葉林比重較大,首次出現(xiàn)了暖熱性的楓香林,顯示該時期暖濕的氣候特征。炭屑沉積通量總體保持在較低水平,表明火災發(fā)生頻率較低。第五階段(1700~1100 cal.a BP),松林擴張,闊葉林收縮,本階段后期草本植被比重開始增加,顯示該時期氣候相對冷干,此階段森林火災發(fā)生頻率升高。第六階段(1100 cal.a BP至今),松林收縮,落葉闊葉樹種增多,草本植物花粉明顯增多,顯示該時期氣候冷干。炭屑沉積通量降低,表明森林火災發(fā)生頻率降低。撫仙湖花粉記錄反映了該流域過去13300年的植被經(jīng)歷了松林+山地暗針葉林→松林+常綠闊葉林→松林收縮+常綠闊葉林→松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樹增多→松林擴張→松林收縮+草本增多的演替過程,指示氣候由冷濕→相對冷干→相對暖干→暖濕→冷干→涼且更干的變化過程。炭屑記錄則反映冷氣候是云南森林火災頻率增加的氣候驅(qū)動因子之一。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Q914;S762;P467
【圖文】:

格陵蘭,冰芯,氣候變化,全新世


圖 1.1 格陵蘭 GISP2 冰芯反映的 16000~10000 cal. a BP 的氣候變化(原始數(shù)據(jù)來自 https://www1.ncdc.noaa.gov)1.2.2 全新世氣候研究全新世(Holocene)是第四紀末次冰期之后的間冰期,也被稱為冰后期(Postglacial Period)。地球在距今 11600 年左右進入全新世時期[29],這個時期氣候由寒冷變得溫暖濕潤,人類在此背景下進入了新石器時代。表 1.1 為國際上慣用的依據(jù)北歐花粉記錄所得到的布利特-色爾南德全新世氣候分期。表 1.1 全新世北歐花粉的氣候分期[30]14C/a BP Calendar /a BP 分期名稱 氣候特征10000~9500 11500~10700 前北方期(Pre-Boreal) 干燥涼爽9500~7500 10700~8400 北方期(Boreal) 溫暖干燥7500~4500 8400~5100 大西洋期(Atlantic) 溫暖濕潤

撫仙湖,地形,位置,概況


第 2 章 研究區(qū)概況第 2 章 研究區(qū)概況2.1 地理位置102°49 ~102°58 E,24°21 ~24°38 N)位于云南高原中部原在第三紀抬升過程中形成的高原斷陷深水湖泊,其華寧三縣管轄,距省會云南昆明約 60 km。撫仙湖南北.7 km,北部寬闊,南部狹窄,呈倒葫蘆形;湖泊水域面積為 674.7 km2,湖面海拔為 1721 m;湖泊平均水深為 89是云貴高原最深的湖泊[90](圖 2.1)。

撫仙湖,深度模型,年代測定,分析表


第 4 章 結果與分析表 4.1 撫仙湖巖芯年代測定結果Depth (cm) Lab no.14C age/ a BP Calendar age /cal. a BP320 BA152014 2165±25 2280±20382 BA152015 4615±25 5380±70509 BA152016 5840±25 6650±90576 BA152017 8480±35 9500±40663 BA152018 9215±35 10380±120770 BA152019 10530±60 12430±250865 BA152020 10920±70 12840±140* Calibrated using IntCal 13[10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茜;張虎才;明慶忠;常鳳琴;蒙紅衛(wèi);張文翔;劉夢竹;沈才明;;瀘沽湖記錄的西南季風區(qū)15000a B.P.以來植被與氣候變化[J];第四紀研究;2014年06期

2 馬慶峰;朱立平;呂新苗;郭允;鞠建廷;王君波;汪勇;唐領余;;花粉揭示的青藏高原西南部塔若錯全新世以來植被與氣候變化[J];科學通報;2014年26期

3 唐領余;毛禮米;呂新苗;馬慶峰;周忠澤;楊春蕾;孔昭宸;BATTEN David J.;;第四紀沉積物中重要蕨類孢子和微體藻類的古生態(tài)環(huán)境指示意義[J];科學通報;2013年20期

4 蔣慶豐;季峻峰;沈吉;Matsumoto RYO;童國榜;錢鵬;任雪梅;閆德智;;賽里木湖孢粉記錄的亞洲內(nèi)陸西風區(qū)全新世植被與氣候變化[J];中國科學:地球科學;2013年02期

5 孔維琳;王余舟;向伶;王崇云;和兆榮;楊樹華;;撫仙湖流域植被景觀格局分析[J];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4期

6 程三友;李英杰;;撫仙湖流域地貌特征及其構造指示意義[J];地質(zhì)力學學報;2010年04期

7 溫銳林;肖舉樂;常志剛;翟大有;周朗;許清海;李月從;S.Itoh;;全新世呼倫湖區(qū)植被和氣候變化的孢粉記錄[J];第四紀研究;2010年06期

8 李宜垠;侯樹芳;趙鵬飛;;微炭屑的幾種統(tǒng)計方法比較及其對人類活動的指示意義[J];第四紀研究;2010年02期

9 仝秀芳;肖霞云;羊向東;王蘇民;蕭家儀;;湖北太白湖孢粉記錄揭示的近1500年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J];湖泊科學;2009年05期

10 唐領余;沈才明;李春海;彭金蘭;劉惠;Kam-Biu Liu;Carrie Morrill;Jonathan T.Overpeck;Jonathan E.Cole;楊保;;花粉記錄的青藏高原中部中全新世以來植被與環(huán)境[J];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2009年0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余曉珊;陽宗海流域近1300年森林火災史及其與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關系[D];云南師范大學;2016年

2 郝瑞輝;鄂西大九湖地區(qū)末次冰期的植被與氣候[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78917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278917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93c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